凉薯的栽培技术
凉薯应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土为宜。一般耕深20厘米~24厘米,每亩施厩肥2 500公斤~5 000公斤,草木灰 100公斤~112公斤,过磷酸钙24公斤~30公斤。凉薯种子坚硬,干籽播种发芽慢而不整齐,生产上多催芽播种。催芽时先将种子浸10~12小时,吸水膨胀后放在 25 C~28 C的温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一次,经 4~5天选已萌芽的种子播种,分2~3次播完。凉薯一般用直播,如果育苗可提前在3月下旬用冷床、温床或塑料棚育苗,育苗时必须播在营养钵内,以免损伤主根,影响块根发育。
凉薯的播种方式可分为爬地栽培及支架栽培两种。爬地栽培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播种子l~2粒,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种3 000株,需种子2公斤左右,支架栽培采用深沟高畦,畦高 20厘米~25厘米,沟宽 50厘米,畦面 90厘米,每畦栽 2行,行间距 50厘米,株距 33厘米,每穴放种子3~4粒,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种2.5公斤~3.0公斤,播后盖土2厘米~3厘米,经半月左右出土。 凉薯的田间管理有间苗、补苗、追肥、中耕、支架、引蔓、打杈、摘心、打花等工作。江淮流域无霜期较短,为集中养分及早促使块根肥大,在主蔓18~24叶时摘心,并随时摘去花序。
凉薯茎叶中含杀虫的鱼藤酮,对病虫害抗性极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一般凉薯播种后经5~6月后可收获肉质根,长江流域早、中热品种在9月收获,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生食块根应早收,块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凉薯皮薄、不耐霜冻,应在霜冻前收获。
江淮流域凉薯一般不留种,如需留种应选生长健壮、蔓细、侧蔓少的优良母株,每株留最早开的花序2~3个,每个花序留荚4~5个,将主蔓和侧蔓顶梢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供种子生长。成熟的种荚应由绿变黄,种子变硬、果荚摇动有响声时,连同果柄一起采收。
1、选地整地,穿心莲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温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2、种子处理,穿心莲常用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0.93~1.52克,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
3、播种时间,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
4、苗床管理,穿心莲的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厘米,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和商品田两种。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厘米,株距30~35厘米。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厘米,株距16~20厘米,每平方毫米栽105000~195000株。
5、田间管理,穿心莲的田间管理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天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株高30~40厘米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6、病虫防治,穿心莲的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1000倍液浇灌病区。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发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