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三七的种植技术

中药三七的种植与管理技术x0d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x0dx0d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棚高5.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可盖密些。x0dx0d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畦宽为1.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x0dx0d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随采随播,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覆盖厚度为0.3—0.5寸,覆盖畦面约80%。x0dx0d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6寸或8×6寸行距开沟,沟深1—1.5寸,栽苗时,使苗与沟底呈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x0dx0d调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透光度过小,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也少;透光度过大,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可逐渐扩大为50%—60%。x0dx0d除草追肥: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约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达70%时进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叶时,每亩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过磷酸钙50斤,发酵后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施绿肥(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x0dx0d冬季护理:主要是清除残叶,稀疏围篱(调整透光度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围篱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剂消毒),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和减少越冬病虫。然后于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三七的种植技术

黄瓜又叫胡瓜、刺瓜、王瓜、青瓜等,以味道甘甜可口收到大家喜爱。

夏天必备去暑凉菜,有着利水,的功效。

黄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非常有好处。

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棚黄瓜种植方法以及夏季大棚黄瓜管理技术。

大棚黄瓜种植方法

黄瓜的播种方法

1、品种选择:黄瓜栽培要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2、种子处理:黄瓜播种前1~3天进行晒种,晒种后将种子用55℃的温水进行烫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到水温降至30~35℃,将种子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洗净粘液,浸泡3~4小时,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8~32℃的条件下催芽1~2天,待种子70%“露白”时播种。

3、土壤配制:黄瓜的营养土应用近3~5年内没有种过瓜类蔬菜的园土或大田土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占30%,土和有机肥混匀过筛。

将过筛后的营养土按照每1立方米土加入100克多菌灵混匀配成药土。

4、适时播种:黄瓜的播种期为1月中旬或下旬,可在加温温室或节能日光温室内育苗,用直径10厘米、高10厘米的营养钵,内装营养土8厘米,浇透水,水透后在每个营养钵内播发芽种子1粒,上覆药土1厘米厚,平盖地膜,以利保墒。

黄瓜的苗期管理

1、地膜覆盖:黄瓜播种后用地膜密封2~3天,当有2/3的种子子叶出土及时揭掉地摸。

苗期尽量少浇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高脚苗,及时揭草苫增加光照。

2、温度管理:一般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不宜过高,夜温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12~13℃,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温室草苫早揭晚盖,减少浇水,增加通风量和时间,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8~10℃,并需要1~2次短时间5℃的锻炼。

3、壮苗标准:苗龄35天左右,株高15~20厘米,3叶1心,子叶完好,节间短粗,叶片浓绿月巴厚,根系发达,健壮无病。

黄瓜的定植技术

1、整地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的营养特点、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利用专家施肥系统,确定蔬菜的施肥量,进行平衡施肥,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

中等肥力水平的菜地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75千克、硫酸钾30千克。

基肥撒施后,深翻地30~40厘米,土肥混匀、耙平,按1.2米宽做畦,畦内起两个10~15厘米的高垄,垄距50厘米。

2、四膜覆盖: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一层大棚薄膜,二层天幕膜和苗上一层小拱棚膜,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以便提高地温,在大棚内10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即可定植。

定植前5~7天挂天幕2层,间隔20~30厘米,选用厚度0.012毫米的聚乙烯无滴地膜。

3、适时定植:定植前1天在苗床喷一次杀菌剂,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

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垄上开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水时按株距32厘米左右放苗,水渗后土封沟,此法称“水稳苗”,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

夏季大棚黄瓜管理技术

黄瓜死棵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黄瓜定植后,常常会发生死棵现象,这是因为:

一、死苗或萎蔫原因

1.肥害。

一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二是施肥浓度过大。

2.在持续阴雨或雨雪天后骤晴,会造成原本缺水的黄瓜急性萎蔫,如时间较长,补救措施不及时,易造成死苗。

3.通风不合理。

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蔫,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

4.冷害或冻害。

当遇低温或气温低于-10℃时,日光温室内黄瓜易产生冷害或冻害。

菜农常因连续多年冬季气温较高造成准备不足,遇到低温时无法防御,植株由于冷害或冻害而死苗。

5.沤根。

沤根造成的死苗现象多发生在苗床或定植后不久,多因为苗床或栽培田一次浇水太多而造成低温下土壤湿度大,根系沤烂,使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死苗。

03水果黄瓜温室栽培技术

一、育苗

1.育苗时间

根据水果黄瓜的生育特性及本地的实际情况,育苗时间在2月中下旬较为适宜。

2小黄瓜底部叶片应该咋处理

摘除老叶好处多

地膜有用,但作用有限。

棚内铺设地膜对于降低湿度有一定的作用,但黄瓜茎蔓下部贴近地面处仍是湿气的聚积地,下部老叶染病更易,且会逐步向上感染,造成更大的为害,菜农用于防治病害所花费用肯定多于雇工的劳务费用,省钱一说无从谈起。

植株衰弱,产量低。

老叶病叶会消耗植株营养,菜农都了解,但菜农往往忽视病叶上的病菌,它们也会消耗植株自身大量的养分,因此患病植株的衰落程度是非常快的,这就需要引起菜农重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3黄瓜的白化叶病的防治

一、症状表现

黄瓜白化叶病是日光温室黄瓜生产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特别是在日光温室深冬一大茬和冬春茬黄瓜进入盛瓜期后容易发生的一种病害。

发病叶片首先是从主脉间的叶肉开始褪绿变白,随后向周围扩展,除叶缘保持绿色外,整个叶片叶脉间的叶肉基本都变为黄白色,俗称“白化叶”或“绿环叶”.因病叶早枯致使植株长势衰弱,导致严重减产。

二、发病原因

黄瓜白化叶病的发病原因是植株缺镁。

镁元素是植物叶绿素组成的核心部分,当黄瓜植株进入盛瓜期后,对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此时镁元素供应不足,就会因为缺镁而使黄瓜叶片白化。

黄瓜植株缺镁可以是土壤中缺少镁元素;也可能是土壤中并不缺镁,但由于我们施肥不当会引起植株对镁的吸收障碍而造成缺镁。

生产中如果施入钾肥过量,或氮肥偏多,就会影响植株对镁的吸收,磷肥不足也会引起植株对镁的吸收。

黄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的功效。

黄瓜的市场供给量大,发展前景广阔,有很大的种植空间。

对于农民朋友也是不错的种植商机,今天为大家推荐大棚黄瓜种植方法,夏季大棚黄瓜管理技术能为你们的种植过程中提供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