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象鼻虫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象鼻虫又称象虫、象甲。

象鼻虫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为害情况

为害柑橘的象虫有多种,其中以大绿象鼻虫、柑橘灰象虫和小绿象鼻虫比较普遍。成虫为害叶片,被害叶片的边缘呈缺刻状。幼果受害后果面出现不正常的凹入缺刻,严重的引起落果,为害轻的尚能发育成长,但成熟后果面呈现伤疤,影响果实品质。

主要特征

大绿象鼻虫成虫体长15~18毫米,体表面有绿、黄、灰等发光的鳞片和灰白色茸毛,鞘翅有10条纵沟,有群集性;柑橘灰象虫的成虫体长约10毫米,灰褐色,前胸背面中央有1条黑色的纵带,鞘翅上有10多条黑色刻点。卵椭圆形,初为乳白色,以后变为灰褐色。幼虫为圆筒形,无足,黄白色。蛹黄白色。小绿象鼻虫的成虫体长约7毫米,粉绿色,比较活泼。卵长椭圆形,乳白色。幼虫黄白色,无足。蛹淡**。

发生规律

象虫在广东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过冬,次年清明前成虫陆续出土,爬上树梢,食害春梢嫩叶,4月中旬至5月初开始为害幼果。成虫产卵期长,4~7月均可陆续产卵,积聚成块。雌虫一生可产卵31~75块,每次产卵达20~100粒,据室内观察,每一雌虫一生产卵总数多的可达1250粒以上,一般能产850粒左右。5月中下旬是幼虫孵化最盛时期,幼虫孵化后从叶上掉下钻入土中,入土深达10~15厘米,以后在土中生活,蜕皮5次,早孵化的幼虫当年可化蛹羽化,以成虫在树上越冬,7月以后孵化的则以幼虫越冬。成虫有假死性,寿命长达5个多月,4~8月在果园均可见到。

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每年清明以后成虫渐多,进行人工捕捉,可在中午前后在树下铺上塑料薄膜,然后摇树,成虫受惊即掉在薄膜上,将其集中杀灭。盛发期每3~5天捕捉1次。

②胶环捕杀。清明前后用胶环包扎树干阻止成虫上树,并随时将阻集在胶环下面的成虫收集处理,至成虫绝迹后再取下胶环。

胶环的制作:先以宽约16厘米的硬纸(牛皮纸、油纸等)绕贴在树干或较大主枝上,再用麻绳扎紧,然后在纸上涂以粘虫胶。虫胶的配方为:松香3千克,桐油(或其他植物油)2千克,黄蜡50克。先将油加温到120℃左右,再将研碎的松香慢慢加入,边加边搅,待完全熔化为止,最后加入黄蜡充分搅拌,冷却待用。

③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期选用如下农药喷杀:成虫出土期,用50%辛硫磷乳油200~300倍液于侉晚浇施地面。成虫上树为害时用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晶体90%敌百虫、50%杀螟松800、80%敌敌畏800倍液喷杀。

危害梨树的象鼻虫有好几种,不同的象鼻虫,在防治上是稍有不同的。具体说来,危害梨树的象鼻虫,主要是:梨虎象、榛绿卷象、苹果金象、梨花象、梨铁象。

梨虎象,也叫朝鲜梨象虫,梨实象甲、梨果象鼻虫,成虫取食花丛和嫩枝,咬成大小不同的伤斑,幼果和成果可被咬成麻脸状。梨虎象能产卵果柄,使被咬伤果柄的幼果容易脱落。梨虎象在梨果上产卵后,产卵孔有粘液封口,封口处呈黑褐色斑点。幼虫在落地果内蛀食果肉,使被害果皱缩干枯。

梨虎象1年发生1代,成虫从5月上旬梨树开花时开始发生,到7月下旬结束,发生盛期是5月底到6月上旬。成虫出土1——2周后,交配产卵在梨幼果内,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被产卵的梨果,在4——20天内脱落。

防治梨虎象,可在清晨利用其假死性,在树冠下铺好塑料布,摇树振落,收集消灭。成虫出土始期,可在树冠下喷雾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或25%对硫磷微胶囊剂200——300倍液,地面喷雾15天后复喷1次。树上防治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0——15天后复喷1次。

榛绿卷象苹果金象危害和长相差不多,榛绿卷象也叫梨卷叶象甲、白杨卷叶象甲,苹果金象也叫苹果卷叶象鼻虫,2种成虫都是食害梨树新芽、嫩叶,会把展开的叶片又卷叶成卷筒状。产卵孵化的幼虫在卷叶内食害,会使卷叶逐渐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梨园,树上会挂满虫卷。

榛绿卷象和苹果金象都是1年发生1代,梨树发芽时成虫出蛰危害活动,补充营养后进入产卵期,产卵时成虫以卷叶产卵危害,或将叶柄咬伤,或将嫩枝咬伤,产卵后将3——5片叶子卷成筒卷。幼虫孵化后钻入土中生长化蛹,8月后羽化为新的成虫。

防治这2种以卷叶危害为主的象甲,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摘除卷叶,捡拾落地卷叶,集中烧毁,减少后续虫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产卵前的每天清晨,摇树振落捕杀成虫。药剂防治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梨花象,也叫梨花象鼻虫、梨花潜象虫、梨花象虫,成虫取食危害嫩叶和花蕾,在花蕾上咬出产卵孔,产卵孵化的幼虫在花蕾内食害花蕊和子房,使梨花不能开放,花瓣干枯呈霜冻状。梨坐果后,其幼虫在幼果内孵化食害,被害梨果极易脱落。

梨花象1年发生1代,梨花现蕾时出蛰活动,每年6月出现新的羽化成虫,8月中旬开始越冬。

防治梨花象,可以在冬季或早春刮除老翘树皮,清理落叶,以消灭越冬成虫。出蛰后,摇树振落捕杀成虫。及时清除被害花果,减少后续虫源。成虫发生期,可在树下喷雾50%辛硫磷乳油300——400倍液,或在树冠下撒施4%敌马粉剂每株0.25——0.5公斤。虫情严重时,半月后可以复施药剂。

梨铁象,也叫梨铁虫,成虫啃食1——3年生枝芽基部的梨树皮,造成大小不等的凹陷斑痕。幼虫蛀食主干或大侧枝表皮下的木质部,蛀道为不规则长方形。被蛀连片时,梨树表皮干枯、翘裂、整块脱落,被害枝条上常常出现软腐和坏死症状,受害枝条叶片稀疏、赤黄,所结果实小,容易早期脱落,甚至可以导致梨树枯死。

梨铁象1年半到2年完成1代,习惯晚上活动危害、交配和产卵,白天不活动。交配产卵期可从4月上旬持续到7月,每雌成虫都可多次交配产卵,卵产于树干皮层深约2毫米下被产卵成虫咬出的小洞内,并分泌胶状物封堵产卵口。幼虫孵化后既在树干内取食危害,10个月后老熟化蛹,羽化后钻出。

防治梨铁象,可在树干上涂抹石灰,防止成虫产卵。成虫产卵盛期,可于每晚9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杀。新建梨园应当与有虫梨园进行隔离,距离至少保持间隔500米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