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大规模种植瓜蒌,需要注意些什么
可用种子和分根繁殖,但生产上以分根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当年无收益,效果差,只作为采收天花粉和培育新品种所用。块根繁殖需消毒催芽,技术性强,需有经验的瓜农或技术人员集中育苗。
种植密度:肥沃的大田一般每亩种植150棵。较差的大田每亩种植200棵。行距3米以上,株距1.5米左右。
适时种植:抓住季节,适时种植是种植瓜蒌当年获得收益的关键。一般惊蛰前后十天处理好的块根要下苗圃,清明前后十天秧苗要移栽到大田;否则就很难保证当年有一个好收成了。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每年春、冬季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生长期间视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可谨慎使用除草剂。(2)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追施人畜粪水和复合肥为主,冬季应增施过磷酸钙。施肥时应远离植株根部一尺左右,以防肥害。(3)搭架当茎蔓长至30厘米以上时,可用竹子或树木等作为支柱搭架;最好在整地时就把架子搭好。棚架高1.8米
左右;(以架下适宜操作为宜)棚架顶部用钢绞线拉成网眼一米左右的大网,原后用专用的尼龙瓜蒌网覆盖。钢绞线尼龙网结构的架面省时省力,通风性能好,是现时瓜农普遍采用的方法。也可用竹木结构(较耗时耗力)(4)修枝打杈在搭架引蔓的同时,去掉多余的茎蔓,每株只留壮蔓一根。当主蔓长到4至5米时,摘去顶芽,促其多生侧枝。上架的茎蔓应及时整理,使其分布均匀。(5)人工授粉瓜萎自然结实率较高,采用人工授粉方法简便,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方法是:用毛笔将雄花的花粉集于培养皿内,然后用毛笔蘸上花粉,逐朵抹到雌花的柱头上即成。但人工授粉有些耗时耗力,很少被人采用。一般每亩栽两至三棵雄性瓜蒌,给雄瓜蒌插一根高高的攀援杄子,也就能满足授粉的需要了。
瓜蒌是一种常见中药,要想提高瓜蒌产量,应该如何种植?
瓜蒌种植技术如下
1、选择良种,虽然说瓜蒌并不常见,但是并不代表没有人种植,所以经过多年的种植,针对不同的天气也鸡土壤等条件,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瓜蒌品种,一般种植的话建议是选择仁瓜蒌,当然还有特殊的情况,我们就需要根据种植地以及天气变化来进行选择了。
2、选地整地,瓜蒌它的抗涝性比较差,所以我们尽量是不要选在有积水或者是土壤坑洼比较多的地块,最好是土壤土质较为疏松并且养分充足,光照也比较充足的沙性土壤,这样的土地更适合瓜蒌的生长。
3、合理播种,瓜蒌播种的时间和瓜蒌播种的方式有关,如果是采用种子直播的话一般是在秋季九月份左右进行播种,以每株间隔一米五到两米的距离种下。
4、肥水管理,在瓜蒌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是一年需要进行两次施肥和浇水,而且每次浇水、施肥都是和中耕除草想结合的,每次都需要先除草,然后进行施肥,最后浇水,这样可以保证瓜蒌在此期间正常并快速的生长。
5、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也是瓜蒌生长期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中间包括了中耕除草,搭架,修枝剪叶,人工授粉以及病虫害防治。
瓜蒌是一种常见中药,要想提高瓜蒌产量,应该如何种植?
瓜萎是一种葫芦科植物,也可以称其为栝楼、吊瓜等。其成熟果实被称为全瓜蒌、苦瓜等。瓜萎的根、皮、仁都能够入药,对于咳嗽、便秘、胸闷等病痛均有显著的疗效。部分研究表明,天花粉也就是瓜蒌块根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同时对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瓜蒌种植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瓜蒌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1选地整地瓜蒌种植针对土壤并没有很高的要求,绝大多数土壤都能够栽种,如房子空闲地、花草树木周边等均可栽种。但由于瓜蒌根部可以掩埋土底1.0~1.5m,因此栽种时要尽量挑选土壤层偏厚、土壤富饶、周边没有环境污染且具有一定排水管道标准的平原。此外,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15~40℃的朝阳农耕地也可以栽种。但下列地区不适合栽种瓜蒌,如地形严寒、田间持水量稀有、低山地等处。
在选择瓜蒌种植地时,应融合其生物特点来进行选地。在栽种第1年将要结冰前需要进行深松,平整耙细,然后开挖栽种沟。打开的土务必保证彻底晒干,再按层覆入栽种沟内,土壤通过一段时间会彻底风化层烂熟。进行晒土回填土后,在土壤中施用复合肥料并将其做为底肥,上肥完毕后将面土和化肥进行拌和直到匀称,最终盖一层薄土提前准备栽植。
2育种育苗移栽一般会在专业的栽种地面上做畦,然后进行进行开沟栽种,最好的栽种的时间为2—3月。下种前需要先取下瓜蒌的种籽,然后选择颗粒物非常细腻的果实将其存放于温开水中泡浸,水的温度维持在40~50℃,时间为24h。在这里一环节中,需要鱼缸换水两三次。取下后将其和湿河砂进行混和,然后置放于25~30℃的房间内进行催牙,发现这里大部分种籽裂开时就能进行栽种。
播种后需要遮盖一层3~5cm的土壤层,畦表面则需要遮盖一层农用地膜,在寒枝来临时具有隔热保温的功效。通常情况下,667m2用种量为0.5~1.0kg。13~18d便会出芽,当苗的出叶长到约30cm高时就能进行移栽。这类方式便于栽种做种,而且高效率、工期较短。
3规范栽植街边栽种的时间一般在3—4月,最好栽植相对密度为1.5m×0.5m,1.3m×0.5m也可以。穴径为30cm,深层一样为30cm。施用底肥后,需要与穴土进行混和,然后填写一层8~10cm的细土,进行以上一系列实际操作后就可以栽植种籽或小苗。栽种以前,种籽应在温开水中侵泡一段时间,直到漏白再进行栽种。
对块根进行栽种时需要先将根取下,将其按段割开,每班长5~8cm,创口需要蘸一层草木灰,并在通风干燥的位置晾晒,直到创口痊愈后再将其栽种到地底,遮盖一层8~10cm厚的土,穴上加盖一层覆农用地膜,约20d便会出芽。
4田间治理进行栽种后,除开冬天,每一个时节都需要进行一次锄草。在瓜蒌生长发育环节,假如田间发生野草,需要立即拔掉。在茎蔓发布以前,需要进行浅翻土,同时要避免 对茎蔓导致损害。施肥及锄草应同时进行,进行移栽后的第一年需要多增加基肥,增加时要保证多次、少许。在茎蔓的成长相对高度高于30cm时,可以用竹杆等材质构建棚子,一般相对高度约为1.5m。
在植物周边,每间距2.0m上下立1根立柱,每过2行构建1个横架,将竹杆用钢丝进行绑扎,构建出棚子。每棵茎蔓周边插进1根竹杆,将竹竿上方和棚子横竿绑扎在一起,并且用塑胶带将茎蔓捆缚在竹杆上,便捷其发布。
在茎蔓上架时,对茎蔓进行剪修,仅保存两三条较为壮实的茎蔓。第二年再度进行剪枝,促使主蔓可以再次生长发育,已经发布的茎蔓遍布更为匀称,避免出现重合互压等问题,同时更为有利于通风透光性。
5病虫害防治瓜蒌一般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病虫害,可是部分土壤并不适合进行瓜萎的种植,易引起一些病虫害问题,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止。例如,每一年9月至第二年3月需要对农田进行深松,使土壤在太阳底下充足曝晒,做到灭菌实际效果;选择高品质种籽进行栽种,避免 病原菌散播。
在多雨季节需要对排水管道问题进行严苛查验;一旦发现病虫害,务必采取相应对策断开症结,一般可以在病穴处撒一层生石灰粉,防止病况进一步扩张。瓜蒌普遍病虫害有飞虱、青虫等,需要进行打药解决,实际使用药物需要在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引导下进行。
6采收加工瓜蒌栽种后两三年便开始结果,一般9—10月果实逐渐成熟,在果实表层发现白粉有所泛黄时便可以进行采摘。栽种后两三年就可以将根挖出,一般宜在11月上旬开挖。由于瓜蒌的根埋入土壤较深,因此采挖时需要进行深挖,挖出根后将泥土清洗干净同时去掉芦头,刮去表面的粗皮,切成瓣状后就可以晒干,然后贮存在通风干燥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