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生:越南南部游记(二十九)湄公河上游芹苴
遥想你腾云驾雾,鸟瞰湄公河三角洲,这个被越南人称为九龙江平原的地方的时候,定会发现宽广的平原如漂浮在苍茫水色之上的绿岛、洲澳。白浪滔天的江河、密如织网的川流、还有难以计数的汊湾将勃勃生机的土地分割,水光倩影与平陆沙墥平分天地,各领风骚。
而当我行走在三角洲腹地,从前江之畔的永隆到后江南岸芹苴的短暂时光里,虽常受莽林遮蔽眼界而无那种视野远阔之感,但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水乡泽国,什么叫做冲积平原,比在珠三角时所产生的水乡视觉效应还要强烈。在中南半岛的东南端一隅,竟然冲决出年均入海水量达4750亿立方米的湄公河,这可是在亚洲仅次于两个世界级的文明古国的母亲河长江与恒河的数量级,着实使人惊讶。
湄公河的两个主干流前、后两江间距不远,三五十公里多矣,由西而东并列贯穿安江、永隆、茶荣三省,两江在柬入越时并行不悖,相向而入海门。三角洲平陆之上河川密布,除前后大江外,还又依次分汊排出巴棋河、泳濂河、茶荣江、沙沥江、优昙江、强城江等数十条河流,或纵贯沟通前后江,或独自奔流入海口,或汇入大江成溪流。
沿途所见,稻田为多,虽才三月,早稻正扬花抽穗,快进入灌浆期;村前舍后种有翠竹、椰树,辨认出的果树有柑桔、龙眼、芒果,但似乎并未进入产业化规模,仍以个体种植为主,未脱出搞副业这个穴臼。大小不一的池塘广布田间,阳光下耀闪晶莹。小黄说,塘中除养殖各类淡水鱼外,这两年又兴起了养殖绿鳖虾,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新门道。
上高架路,过后江大桥。江面因中间挟有沙洲而分为南北江流,更空旷的空间显得江之宽阔倍增许多。大桥依水面过江洲由北而南分别建有一座斜拉桥和一座钢梁桥,并由高架路段将之相连,长达数千米,如彩虹卧于江面。
芹苴市四周被水环绕。我们从后江大桥落下后,进入市区。街道宽敞整齐,路旁四五层楼高的建筑物连排成列,粉刷成不同颜色,显得洋气、大方。沿江筑有近水楼台,码头依次展开,长达数百米,靠岸停放数十艘形态各异的游轮,江面上渔舟女把橹摇桨,花地绿丛中游人摆着各种姿势影留美景。即便是夕阳西下众人下班归返时分,作为五个直辖市之一的都市仍车行有序,不见喧哗,彰显这座被称为“琴诗江”的城市所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江河文化格调。
我们在市中心的胡志明广场下车,看着高大的慈眉善目的胡伯伯像。旁边的芹苴河码头稚童正在玩水嬉戏,给空寂的江岸增添不少乐趣。麻石铺就的堤岸紧邻广场,两者之间的观光休闲带向北延伸。绿树遮阴,江风拂面,凭栏轻语,自有一番水乡情调。
四江汇流是芹苴的画龙点睛处。沿堤岸北行,先抵芹苴江与城中溪河汇合处。溪河口中用石块垒一小岛,上立一现代造型的亭塔,饰以合金钢片,如一翼飞鸟状,上下两桥贯通。北边为绿洲,已辟为公园。
行至100米,忽听江涛拍岸声,透过绿树缝隙可见水天一色,横涯无际的大江从西天泻来。竟是湄公河最大的干流后江卧流眼前。我站在突出部俯临远眺,后江水势浩大,涌波连天,虽是三月旱季,春水却占满河道,不见减退。顺流而下,后江一江劈为两河,连续拥抱数个狭长的沙洲汹涌而去。
沙洲如浮动于镜湖中,横卧一弯翠,竹垂扫浪,椰挺排云,河道骤然宽旷,衬出远方位的后江大桥如在云雾蒸腾中。与后江汇合,眼下的芹苴河也渐趋宽广,它挟裹着刚刚与自己合流的城溪河水共同向大江挤去,通人性似的也要水汇东方,向大海这个目的地奔去。仅仅200米的距离三江相汇,并为一流,又迅即再叠分二流,终成四水汇合弥漫处。
立于泛洨之口,河环江绕。举目四望,春水东流。未曾料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冰雪之水远行九千里,在此奔腾赴海门,与我们不期而遇,既是万难,更是万幸,能览此胜景,平我心愿。三个月前,我与福东、舒明、维民四人驾车驰骋云贵高原,在西双版纳南阿河口处,望澜沧江(入老挝后改名为湄公河),在老缅边境处的千山万壑中一路南行。
舒明当时感慨,半年前唐古拉山澜江溯源,五天前高黎贡山观“三江并流”时它的雄姿,今日目送欢水南下,它日必定看涓涓细水酿成滔天巨浪,如何奔腾到海,造福六方。往日渴望,已慰平生。沿江沙土膏腴,丘阜肥润,田园茂盛,稻果丰沛,林榛莽莽,民居幢幢,真乃美地也。饮水思源,中华绝不气傲。
但就越南而言,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澜湄大江干流全长4700公里。它源于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扎曲河,在中国境内逶迤而行,一顾三盼,经青藏高原,切横断山脉,与金沙江、怒江并行,演“三江并流”之绝色,授世界地质文化景观之名号。
中国境内的干流称澜沧江,长约2100公里,送去湄公河六分之一之水量。被称为湄公河段的干流长约2600公里,所经之处皆为热带风雨带,汇老、缅、泰、柬四国山脉、平原、河川水,流量倍增。且挟大量的泥沙、腐殖质和浮游生物入海,演就下游的肥田沃土和丰美渔场。湄公河上、中游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河面时宽时窄,多激流险滩、暗礁,航路时常受阻、断断续续。据勘察,只要财力充沛,从技术上而言,完全可以疏浚河道,打通航道。无奈所经之途国小力蹙,尚不具备条件。望借助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之力,尽快完成夙愿,但要待时机成熟。
俗言险要出美景。在老柬交界处,雨季到来时,河道最宽处可达14公里,为老挝境内最宽的一段“腰”。旱季江水退落,“宽腰”处顿现数以百计的小岛,如果把小渚、沙洲都算上,数量过千,此区域被当地人称为“四千美岛”。游艇穿梭,带来不尽欢乐。继续南下,江面横亘孔南瀑布,猝然一跌,海量洪流撞入柬埔寨境内;在瀑布与高棉桔井平原之间,山谷莽流和冲积平原交错。再往下,形成江水泛滥平原之上的广阔冲积带,给人的感官以极大地欣赏满足。
两大世界级的美景,由于地处偏僻,路途塞堵,尚为 旅游 的“处女地”,留待世人开发。柬首都金边以下,所余湄公河干流仅330余公里,这一段被称之为湄公河三角洲,而越南则占有其中的220余公里,河道均水丰面阔,可直达南海。
福东问,湄公河水量如此大,三角洲地区海拔仅三五米,为什么很少发生洪水泛滥,酿成洪灾?经此一游方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其诀窍就在于一蓄一放。金边西约100公里有一大湖洞里萨湖,湖与湄公河通过洞里萨河相连。雨季水大,水路不济,溢水流向洞里萨湖,湖面顿涨,可由旱季时的2000多平方公里湖面,扬漫成7200多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个别年间,甚至达到上万平方公里。
在这次游访越南后,我等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柬埔寨,泛舟于洞里萨湖,但见湖岸上落潮和涨潮时的水痕落差足足有七八米之多,而湖面面积东几乎可达金边西边的磅清扬市。而旱季,蓄留的湖水又缓缓退落,补充下游和三角洲地区用水之不足,以致湄公河常常保持水量充沛而不干涸。洞里萨河河水忽高忽低,忽东忽西,是世界上少有的顺逆双流向河流。
洞里萨湖的“蓄水池”效应,对于下游而言,唯百利而无一害,之与中国的洞庭、鄱阳两湖对长江三角洲的作用,何其相似乃尔。此乃一“蓄”,再说一“放”。湄公河在金边附近接纳洞里萨河后分成前后江,前江在同塔省和安江省相邻处入越南,后江在安江庆安处入越南,两江之间有多条自然河道与运河相连,形成河网。两江干流在流经越南百余公里后,又在低平的冲积平原之上分枝扩杈为六条河流,继而再分成九个海门注入南海。湄公河在越南段称为九龙江,盖源于此。
即使河水猛涨,可流河短粗,河道宽阔,出口众多,因而排泄舒畅,收放自如,直达南海,少停潴致灾祸。反而,沉积物所带来的积淀,鬼斧神工地造化为5万多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平原。且目前各大出海口滩涂仍以每年几十上百米的速度向外伸展,扩大着滩涂和平地的面积。这块年轻的土地已经成为世界“三大米仓”之一。有人说,仅九龙江平原就可养活1亿人口。
与邻省村庄携手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后,光泽县山头村再造农耕模式,引入专业企业,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
山头?三变?田地?生金?
金秋收获季节,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传出?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的喜讯?这意味着,在此开展四年多时间的?三变?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山头村是福建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之一,与江西省贵溪市樟坪乡西排村山水相连。2017年底,分属闽赣两省的两村因携手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声名鹊起。四年多时间过去,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改革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取得了什么经验?笔者日前走进山头村,一探究竟。
两省两村一公司
土地是农民的根。山头村三组的熊建彬全家都在福州做生意,每月有几万元收入,可家里6亩承包田却一度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心头之患:不能抛荒,出租又没人要。
改革之前,分属两省的两个村庄都被这种?人走田荒?的阴影所困扰,村民都期盼将抛荒、半抛荒的田地和路、沟、渠等资源盘活,统筹耕作经营,让在外的人放心,让留守的人赚钱,让村集体增收。
?三变?改革带来了春风。2018年初,光泽县和寨里镇根据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前期多方接洽商谈的基础上,以?拨改投?方式,分别投入400万元和200万元,山头、西排两村通过盘活资产,分别以路、沟、渠、坝等经营性资产折资投入200万元,撬动江西省贵溪市大三元公司投资1000万元,共同组建?福建绿兴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绿兴公司?)。
公司先吸收山头村900亩、西排村180亩耕地折资入股,从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除了少数村民以及自留的口粮田、菜地外,两村入股公司的家庭和耕地比例达90%。
公司种田 省心赚钱
?公司来种田,省时省钱省心还赚钱。这是山头村一组村民童纪财得出的结论。2018年,他把自己9亩田全部入股公司,还承包种了公司38亩田,当年就获得8万元的纯收入;熊建彬的心也放下了?自己的田有人帮种,每年每亩能收到400元租金,还另有分红。
公司种田,不是简单的变分户经营为集中经营,而是一场对传统农耕模式的再造:生产上,实行分户作业,以产量计酬,避免吃?大锅饭?;在服务上,实行供种、供肥、供药和技术指导、收购价、加工、销售?七统一?,让耕者专心种田;技术上,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当顾问,县里下派科技特派员常年指导;品种方面,公司全部选种优质稻和富硒稻;销售方面,变卖稻谷加工精米包装销售,并在插秧之前就拿到了订单。
2018年当年,其中山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就由之前的19万元增至35.8万元,入股农民每亩田增收1000元以上,还能获得公司分红,不少承包种田的村民还有工资收入。改革解决了闽赣两村?人走田荒?、集体增收难、种田收入低的问题,还使两个边界村亲如一家人。
迎难而上再升级
跟所有改革一样,?三变?改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2020年,产品订单因疫情等原因突然中止。当时正值年末岁首,大米卖不出,公司拿什么给股东、股民交代?火烧眉毛之际,来光泽对接帮扶的厦门大学后勤集团一行救了急,当场承诺先购5万斤大米。此后,绿兴公司的大米几乎都由厦门大学包销。
帮扶政策也来了。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大实施消费帮扶,并把它作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虽然有惊无险度过这次销售危机,但绿兴公司也吸取了教训。在厦门大学帮扶下,公司开始调整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把单一种富硒稻、优质稻的种植结构调整为稻菜、稻果轮作;把公司?包打包唱?的经营模式调整为聘请?能人?,让外地企业带资金、技术、销路来公司租地经营。
凭借改革试点村的名气、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扶持政策,今年已经有一家水稻制种公司与绿兴公司开展合作,其中的500亩制种田喜获丰收。
记者手记>>>
做好?三变?的后半篇文章
□记者 张辉
?三变?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山头村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在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实打实的收入和获得感的同时,也遇见了一些成长的烦恼。
例如,农业生产仍然摆脱不了?人做天收?看天吃饭?的风险,一家外省公司在此租种550亩蔬菜后,头季玉米遭遇洪涝、二季的茄子和茭白又逢干旱;又如,因驾驭市场能力所限,好山好水种出的好粮食、好蔬菜,却因市场风向变化,随时都有滞销的隐忧?
既然是改革?试点?,其任务就是为改革探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作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绿兴?公司所面临的烦恼,可以说是大部分农村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新型经济组织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下一步改革发力重点之所在。
必须肯定的是,以?三变?为代表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赋予了广大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广大农民通过与社会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深度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共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激活了产权,优化了利益分配机制。但是,这仅仅走出了第一步。如何做大?三农?发展蛋糕,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是?三变?后半篇文章的核心课题。
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看天吃饭?丰产不丰收?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等问题,依然是现代农业发展中老大难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更多的?厦大?提供订单支持与对口帮扶,更需要重塑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人才、资金、技术、渠道等资源下沉乡村,赋能农业发展,让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更有底气。
由此可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绝不能?一股了之?,更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既要真正激活产权,尤其是通过产业高效高质发展,持续增强股份的增值与变现能力;更要有效发挥农业保险等工具的作用,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尽量避免让农民?入了股却亏了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