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植物学为现代生物能源的开发应做的贡献有哪些?
(1)从民族药中发掘新药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草药在3500种以上,云南民族民间药已知2300余种。近年来已经从这些草药中开发具有现代药物水平的新药在20种以上。在抗癌、避孕、治疗精神病药物和杀虫驱虫药剂方面,民族民间草药具有很大的潜力。从民族民间传统使用的单方、验方中也有可能发掘出一批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药物,进入地方药物标准扩大应用范围(据统计,建国以来,已有60种民族民间药列入国家和地方药品标准使用)。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发掘方面,通过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还可以扩大资源的来源,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如通过对藏药进口热带药材的研究和我国热区民族药物的比较研究,可以为传统进口的藏药找到国产资源,从而减少进口〔10〕。
(2)从传统食品中开发新型食品和饮料
我国各民族传统食用的植物,由于自然环境、植物分布和民俗的差异而千差万别。通过对各地区各民族传统食用植物,调味品、水果、饮料的调查,营养成分分析和烹调加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从中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风味的食品,为旅游业服务和食品工业提供新产品。例如魔芋原本为我国南方山区的民间传统食品,于日本奈良时代传入日本〔11〕,并沿用中国古代的名称“ ”(日本人称Koniac),近几十年已成为日本的低热量低脂肪热门食品;猕猴桃为我国中部的野生水果,于1906年(清光绪32年)由我国传入新西兰,现已成为新西兰的主要出口商品和世界水果市场上最昂贵的鲜果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已从民间食用的野果中开发出了不少果品饮料,如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刺梨(Rosa roxburgii),山楂(Crataegus binnatifida),葛根(Pucraria thomsoni),桑椹(Morus alba),羊奶果(Elaegnus confert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等等,已加工制成多种现代食品,行销于国内外市场。
(3)从集市植物产品中发掘地方名特优产品
我国农村集市,自古以来就是以多种地方植物产品为特色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植物学内容。由于交通不便和文化沟通不够,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产品和工艺品一直局限在很小范围内流行。随着交通、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许多集市植物产品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确定其实用价值和文化的内涵,把各地方的名、特、优产品推广介绍到整个社会,从而形成和增强地方经济的优势,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加工业发展。例如,我国热带地区少数民族用省藤(Calamus spp.)藤条编织的工艺品;云南西北部的木雕家具;云南大理三月街集市的各种地产药材;云南南部传统加工的多种粗茶品种等等。集市植物产品的开发,在我国尚属一块空白,值得加以调查和研究。
(4)从传统生态技术的研究中获得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知识
根据人与环境植物相互作用的观点,一般而论,传统农业的技术方法是科学而合理的。由于近代人口增长过快,世界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传统农业面临困境,在热带地区尤其突出。例如刀耕火种农业的衰退和现代种植园农业的迅速扩展。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寻求农业现代化的一切有效方法,其中包括从传统农业知识中学习有价值的生态技术和方法。例如,在七十年代,科学家就从墨西哥传统农业技术中发现了Chinampasystem,一种在热带沼泽地进行间种的生态农业技术,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推广计划。我国广东球江三角洲创造的“桑基渔塘农业生态系统”也是基于民间传统经验而建立的。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薪炭林技术,就是傣族人民在湿热带地区实践定耕农业所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特生态技术,他们人工种植铁刀木(Cassia siamea),作为农村能源的主要来源,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热带森林植被〔12〕。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经营的樟树—茶叶;桤木—茶叶;八角树—砂仁等合理生态配置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当代农林混合业(Agroforestry)新技术的原型知识;民间对同一种植物的多种利用方法就是现代多功能作物(Multiple-Function Crops)的知识源泉。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立地条件各异,从民族民间利用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功能的传统经验中学习,是一条为农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化。
你好,这看起来像山楂,是可以吃的,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高可达6米。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等地均有分布。
一、山楂的生长环境
山楂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海拔100-1500米。 山楂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寒又耐高温,在36-43度的高温种也可生长。
山楂喜光也能耐荫,一般分布于荒山秃岭、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度为好。耐旱,水分过多时,枝叶容易徒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均能生长。
二、山楂的管理技术
1、深翻熟化,改良土壤:
翻耕园地或深刨树盘内的土壤,是保蓄水分、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帮助根系生长的有效措施。
2、施肥
条施,即在行间横开沟施肥;全园撒施,即当山楂根系已密布全园时,可将肥料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20厘米深;穴施,即施液体肥料时(可选用海餐沃水溶肥),在树冠下按不同方位,均匀挖6~12个,30~40厘米深的穴倒入肥料,然后埋土。
3、冬季修剪
少短截。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以保护花芽。
4、夏季修剪
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枝拉平,缓势帮助成花,增加产量。
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