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最古的农书
[编辑本段]书名简介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编辑本段]贾思勰简介
贾思勰贾思勰(读音:xié ),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编辑本段]背景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编辑本段]评价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因此说《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本段]妙语佳句
1.“耕而不劳,不如作暴”。
天气新晴,是夜必霜
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
耕锄不以水旱息功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耕而不耢,不如做暴
二月三月种者为植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穉禾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3.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莱不殊。
[编辑本段]内容
一、耕作技术
人类从刀耕火种的远古发展到今天,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很显然和发明及使用工具是分不开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而《齐民要术》一书在谈到耕作技术的时候,并没有开篇就直接介绍耕作技术,而是首先提到了耕、耙、耱等重要的农具,可见工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气候和土壤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作者在《齐民要术》归纳概括了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特征:处于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或夏季降雨量稀少,降雨时多为暴雨。鉴于这种独特的气候状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抗旱保墒(保墒即保持田地里的湿度)方面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探讨。
《耕织图册》之一
《耕织图册》之一贾思勰在书中分析了黄河上游的高原土壤的特点,指出其具有天然的优良土质,只要在后天能够得到适当的使用及维护,就可以确保收获丰盛的农作物。合理适当的维护土地,实际上有着非常丰富的学问。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很多,包括有改造和熟化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地力、作物轮作换茬、绿肥种植翻压、田间井群布局及冬灌等方面,在《齐民要术》中,作者对这些问题都有周全细致的阐述。
气候和土壤条件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依靠人的后天努力来挽救和弥补的。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怎样打井浇地、积雪、冬灌等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特别是总结了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保墒防旱的技术。对于这些环节之间的巧妙配合及灵活操作、运用都做了系统的归纳。《齐民要术》中列举了形式多样的耕作方式,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等。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他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此外,对于已经耕坏了的土地,作者也记述了补救和改良的措施。
书中还专门提到了怎样保持和提高地力。我国魏晋以前的农民们,主要依靠轮换休闲的办法来恢复提高土壤肥力。这种方法虽然对耕作过后的土地具有一定程度的改良作用,但在提高土地实用率方面不但没有多大优势,相反的,这种休闲的方法实际上是妨碍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浪费了土地的有效资源。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恢复土地的肥力,又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换一种更直观的说法,就是:能不能使土不经过休闲就能不间断的进行生长,在不间断的工作过程就是不间断的恢复和提高地力的过程。这种想法看起来似乎矛盾,行之不通。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们在劳动的过程当中,总能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发现生产中的诀窍,创造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汉代开始,连年种植在华北的许多地区已是司空见惯,到了贾思勰生活的北魏时期,民间开始推广实施轮作制,并且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方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大田作物的轮作,即“作物轮栽”法。
农耕图壁画那么作物轮作究竟好在哪里,和北魏之前轮换休闲的方法相比,它的先进之处有哪些?在《齐民要术》中可以找到关于轮作优点的详细解释。作者不单肯定了轮作在防止土地肥力衰退递减方面的明显效果,而且还分析说明了轮作在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防止作物生长良莠不齐等方面的功效。农作物的品种虽然很繁杂,但《齐民要术》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清楚的告诉人们哪些作物可以先种,哪些作物要后种,哪些作物要留到最后播种。使读者明白,不同的作物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同样的作物组合,因为种植的顺序不同,其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使用绿肥的方法: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5、6月中穰种,7、8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贾思勰很重视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套种,提到了为土壤提供适当肥力的前茬作物。对于豆类,作者还专门比较鉴定了几种主要豆类作物的肥效和不同轮作方式对谷物产量的影响。包括诸如大豆、小豆、绿豆等豆科作物在内的轮作,极大地取代了休闲的土地中的作用。现代的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土地中的养分丰富多样,每一种作物所需的养分都各自不同。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换栽种营养需求不同的作物,就可以合理地使用土地中的各种养分。
良好的耕作方法为丰收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施肥在农事中的作用。施肥工作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大意的一环。例如书中介绍了踏肥法。
中国远古时代·石杵臼二、在作物栽培种植方面
《齐民要术》在栽培植物方面,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农田主要禾谷类作物上。
播种是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既要考虑作物自身的因素,也要顾及“天时”与“地利”的影响。从广义上讲,播种是一系列的工作。实际上包括了从选种、育苗、播种直至后期预防等步骤。如果没有好的种子,再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不出丰美的果实。播种的密度不合理,只能浪费土地资源和肥力,或是导致作物争肥,良莠不齐,从整体上降低生产质量。所以选种是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在选留作物良种方面,《齐民要术》记载了97个谷物的品种,其中黍12个,粱4个,秫6个,小麦8个,水稻36个(包括糯稻11个)。在这97个谷物的品种中,除了11个是从前人的书籍记载中收录的,其他的86个是贾思勰自己搜集补充进去的。贾思勰很注重对这些种子的品种及特性的研究,在《齐民要术》中对它们的成熟期、植株高度、产量、质量、抗逆性等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
书中还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贾思勰认为选种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收成和质量。为了保证种子入土后能够保持完好,并顺利的发育成熟,长出健康的嫩芽,《齐民要术》中特意交待了播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在育苗的步骤中提到了水稻的催芽技术。
选种之后接着要播种,《齐民要术》中介绍了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在具体情况下的播种比例。例如提到麻的播种时,指出麻是一种对土地肥力要求较高的作物,需要良田栽种,如果土地的肥力不够,则要通过施肥来提高地力。每亩良田播三石子麻种,如果是薄田的话,则每亩播种二石。又如讲到种小豆时,书中记载到:夏至后十天种小豆是最佳的时节,一亩用豆种八升。初伏终了下种稍差,一亩用一斗豆种。
选择好了优良的种子,确定了科学的播种比例,还应该有一个适宜的播种时机。这个“天时”问题也是不可小视的,《齐民要术》中曾引用了我国古代流传的一句农谚:“以时作泽,为上策也”,说明我国的农民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天时对作物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从作物播种之时就开始起作用的。《齐民要术》认为,播种时应该考虑到季节、气候和墒情等几个因素。季节气候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墒情, 《齐民要术》中把播种的时机分成了三类:上时、中时及下时。作者指出如果能够顺应和遵循自然界的时令、节气的变化,预测到土质的肥沃程度,就可以节省人力,还能得到更大的收成。
选择了适宜的播种时机,还应该为种苗挑选合适的土地,但是没有一块土地是无可挑剔的,但是,田地无论是瘠薄还是肥沃,都应当做到物尽其用。能否取得理想的收益,关键在于种什么、怎么种。贾思勰认为土地的地形条件有高有低,各不相同,山地适宜种茎杆壮实的苗,低洼湿地可以种茎杆稍弱的苗;土质地力各有不同,应该做到肥地晚种,薄地早种。《齐民要术》还提出了“区种法”,通过在区内集中投入、加强管理、合理密植等途径,保证充分供应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水条件,发挥作物最大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把耕地向山丘坡地扩展。
三、在蔬菜瓜果、果树林木的栽培方面
《齐民要术》还广泛地涉及到蔬菜、果树和林木(包括用于养蚕的桑树)的栽培,其中还有一节论及养蚕。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蔬菜种植、果树和林木扦插、压条和嫁接等育苗方法以及幼树抚育方面的技术。介绍了葵、蔓菁、蒜、葱、韭、姜、苜蓿等的水土要求、养料条件、采摘及收割方法、储藏方法等;介绍了枣树、桃树、李树、栗树、木瓜、花椒等果树的栽培和养护技术;介绍了桑树、榆树、棠、楮树、槐树、竹子、紫草等经济林木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对于树木果蔬的培植管理,书中提到了许多精确科学的方法和经验。例如书中在谈到枣树的管理时介绍了“嫁枣”和“疏花”两个重要的方法,在今天看来,其中的道理是和科学解释相吻合的。又如在谈到种槐时运用了“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经验,提到要将麻与槐混种,这样做可以使槐树苗生长得自立笔挺。此外还记录了从西汉到北魏期间植桑树、养蚕缫丝的丰富经验。
在防治和保护植株方面,《齐民要术》中还提到了很多方法。例如熏烟防霜害;又如将楮子与麻混种,在秋冬时节保留麻,对楮树幼苗有防寒保暖的功用,这种保护植株的方法既简便又有效。
四、在动物养殖方面
《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详细记述了家畜饲养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对家畜的鉴别品种、饲养管理、繁殖仔畜到家畜疾病防治,均有记录;对家畜的鉴别,书中从眼睛、嘴部、眼骨、耳朵、鼻子、脊背、腹部、前腿、膝盖、骨形等方面制定了标准;对于家畜的饲养,书中提到了家畜的居住环境、备粮越冬、幼仔饲养、群养与分养、防止野兽侵害等内容;对于繁殖仔畜,书中介绍了选取良种、家畜的雌雄比例、繁育数量、动物杂交、无性繁殖等内容,对于优化物种、提高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我国的生物学发展和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家畜疾病防治方面,《齐民要术》还搜集记载了48例兽医处方,涉及外科、内科、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方面,提出了对病畜要及早发现、预防隔离、注意卫生、积极治疗等主张。其中有的处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我国古代畜牧科学的宝贵遗产。例如书中介绍的直肠掏结术和疥癣病的治疗方法,在一千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仍被广泛运用于兽医领域。
五、在农产品贮藏、加工及酿造方面
持叉的农夫《齐民要术》提到了许多鲜菜冬季贮藏的方法,例如书中说道: “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详细说明了鲜菜冬季贮藏的具体时间、地点的选择、贮藏步骤及来年的实际效果。
《齐民要术》详细介绍了制作神麴(酒曲)、酿酒、做药米、做酱、做醋、做豆豉、做脯腊、做羹、做饼、做醴酪、做素食、做糖、煮胶等的过程,运用到的制作手法一共包括了蒸制、煎消、炙、烤、煮、熬、过滤、日晒、风干等许多方法。
《齐民要术》在介绍食品的加工及酿造工序时,着重叙述了酱、醋及酒等产品的酿制过程。其中制作酱类列举了肉酱、速成肉酱、鱼酱、虾酱、豆酱、麦酱、榆子仁酱等许多品种;制作醋类介绍了大醋、糯米醋、大麦醋、神醋、糟糠醋等30多种;其中记载的酒有小麦苦酒、水苦酒、乌梅苦酒、蜜苦酒等40多种。
六、商业意识
《齐民要术》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所讲述的范围并不囿于农业,还涉及了和农业联系紧密的经济范畴。例如书中曾介绍,楚威王向赫赫大名的商人陶朱公请教致富之术时问:“听说你一会儿打鱼、一会儿贩卖,很容易就赚到上千万的钱,家藏亿金用的是什么办法呢?”陶朱公回答说:“赚钱谋生的方法很多,湖泊地区,水产养殖是五种办法中的一种”威王依计在后苑挖池养鱼,当年就得钱三十余万。又如在介绍种植蔬菜时,著者建议农民如果离城近,就一定要多种瓜、菜、茄子等,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多余的还可以拿到城里销售,获取利润。可见,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使农民生活富足,国家增加财政和赋税收入,因此不但介绍了稳产、高产的科学方法,而且也提到了一些致富的经验。
蔬菜种植新技术的图书目录
hold on a minute please.....
秋延西瓜是补充中秋、国庆节前后市场西瓜紧缺的重要来源。秋延西瓜具有品质优、口感好、投入低和效益高等优点。其栽培技术如下。
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地势稍高带有坡度,排灌方便,未种过瓜类作物的沙壤土为好。上茬作物收完后应及时翻晒,亩用有机肥或土杂肥2000-2500公斤,尿素30公斤,硫酸钾30公斤作基肥。撒人翻好晒过的地里然后耙平起小厢,厢面宽60~70厘米,厢高15~20厘米。
2、选择优良品种。选用中、早熟,抗病,耐高温,高湿,耐运输的品种。金钟冠龙、京欣一号、阿福小西瓜、无籽西瓜等品种比较适合南方种植。
3、适时播种、定植。为了赶在中秋、国庆期间上市。一般在7月20~25日前、后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移栽定植。(1)浸种催芽。浸种前1天晒种两小时,然后将种子放于30~C水中浸泡4小时,捞时搓淘种子表皮粘物、洗净,沥干水后放在25~30~C环境下催芽。(2)培育壮苗。苗床宽80厘米,采用lOxlO厘米的营养杯育苗。营养土配制:6份土壤,4份优质腐熟牛、猪粪,每平方米营养土加尿素0.5公斤,二铵和硫酸钾各0.5公斤,充分混匀装人营养杯中后播种。为了保证育苗成活率高,苗床采用小拱棚盖杂草防雨防太阳晒措施。(3)定植。8月上、中旬大田定植,行距1.6米,株距0.4~0.5米,亩定800-900株。植后如覆盖地膜,可改善田间小气候,起到防旱、遮阴的作用。
4、加强田间管理。其秋延西瓜生长时间短,速度快,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蔓整枝。采用两蔓或三蔓整枝,在主蔓基部3-5节留1-2条健壮侧蔓,其余多的瓜蔓全部摘除。整枝时忌用手掐,应用沾有托布津溶液的剪子剪枝,防止病害传染,
(2)人工授粉。秋延西瓜开花授粉正值多雨或干旱季节,加上雌花节位低,不易坐瓜,利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能够提高坐瓜率。授粉时间在上午6-9时进行,同时做好授粉时间标记,以便采摘瓜时辨认。
(3)及时防病虫害。秋延西瓜正是高温病虫较多的季节,常发生的病害有炭疽病、疫病、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防治时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炭疽病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用70%的乙磷铝锰锌500倍防治;霜霉病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枯萎病用10%的双效灵2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1.5%的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或病毒A防治。虫害有蚜虫、绢螟等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1%的灭杀毙乳油6000倍液喷雾防治。
and
教你鉴别西瓜种子
西瓜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基础。为了保证瓜农购买到质量好的西瓜良种,购买西瓜种子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纯度 纯度是指受检种子符合本品种性状特征的种子占全部受检种子的百分率。也就是说百分率越高,种子质量越好。
净度 净度是指除去夹杂物,纯净种子的重量占全部受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数。千粒重
千粒重是指一千粒西瓜种子的重量。不同品种千粒重不同,但同一品种的种子千粒重基本上是一定的。在标准含水量条件下,种子千粒重反映出种子饱满程度,千粒重高的种子质量就好.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对种子寿命和保存年限影响较大。在常温下贮存种子含水量应保持在12%—14%以下。也就是说含水量越低,表明种子质量越高。
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是指发芽试验终期,在规定的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发芽率(%)=规定日期内全部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粒数×100,发芽率是确定播种量大小的依据之一。一级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二级种子发芽率应在80%以
西瓜大田整治注意啥
首先是对土壤进行消毒。种植西瓜的田块可用1平方米3-5克的地菌灵撒施或亩用生石灰100公斤进行撒施消毒(以上两种方法均在撒后进行翻耕,让药土混匀,生石灰不能连年用)。虫害较多的田块可用土壤杀虫剂进行点播窝,或者全田撒施杀虫剂。
第二是重施底肥。底肥可选择的配方是:农家肥3000公斤,磷肥100公斤、硫酸钾40公斤;或鸡鸭粪3000公斤(鲜粪经发酵后用)、磷肥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
第三是田地整厢。把肥料均匀地混入土中后,按2.5-3.5米,进行开厢(包沟)。如果实行套种,瓜路留1.3米,其它1.3米种其它蔬菜,这样,西瓜瓜路用的底肥的用量就要减半。若没有硫酸钾的,每亩可用10公斤磷酸二氢钾代替,效果更佳。然后把施好肥的瓜路在定植前翻匀整细,做好厢,沟深20厘米以上,做好围沟(围沟应为30厘米,达到雨停水过、沟干即可)
第四是采用化学药剂除草。西瓜田由于面积大,人工除草非常麻烦。经过实验表明,在覆膜前土壤喷雾封闭,用以下除草剂效果较好:氟乐灵、杜尔对禾本科和马齿苋、地乐胺对香附子、敌草胺对禾本科和莎草防效都相当的好
西瓜咋个防治病虫害
西瓜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如果患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多菌灵和绿亨一号进行苗床消毒;如果患枯萎病,可用15%的西瓜重茬剂一号300-350倍液灌根。每次0.5公斤,在定植后3-4片真叶时用药,防治效果较好;如果是白粉病和炭疽病,可用百菌清,托布津,粉锈灵等药防治效果较好,交替使用。
西瓜的虫害主要有蝽象,蚜虫,瓢虫,根蛆,红蜘蛛等。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敌敌畏、敌杀死等交替防治,根蛆可用敌百虫灌根。提倡安装杀虫灯和黄板诱杀,进行物理防治。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根结线虫非常严重,在很多地区都有暴发。根结线虫主要在苗期对植株进行感染,造成较大危害。所以苗床地一定要选择无根结线虫的地块。在幼苗定植以后若发现线虫,可用阿维菌素类药剂如1%螨虫清2000倍液、1.8%阿巴丁3000倍液灌根。大田可以在整地的时候选用辛硫磷、米乐尔、丁硫克百威、二嗪磷、毒死蜱等药剂撒施。
西瓜性喜炎热,极不耐寒,瓜体大,皮厚,却不耐贮藏。西瓜对低温敏感,在9.5℃以下贮藏,
就有冷症状;而在高温下贮藏,则糖分含量降低,随后腐烂。
编者的话
一、蔬菜生产技术基础知识
(一)蔬菜的种类
(二)蔬菜生长发育特性
(三)蔬菜栽培制度
(四)蔬菜良种与种子生产
(五)蔬菜育苗技术
二、大棚蔬菜生产新技术
(一)性能与用途
(二)结构与设置
(三)栽培技术要点
(四)大棚周年生产安排
(五)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六)大棚秋冬延后栽培技术
(七)大棚叶菜类栽培技术
(八)大棚遮阳防雨栽培技术
三、蔬菜地膜覆盖生产技术
(一)地膜覆盖的效果
(二)地膜的种类及作用
(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四)丰收布(无纺布)覆盖栽培技术
四、蔬菜无土栽培
(一)蔬菜无土栽培特点
(二)蔬菜无土栽培设施与方式
(三)营养液的配制与调整
(四)主要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五、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一)无公害蔬菜发展概况
(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三)无公害番茄病虫防治技术
六、主要蔬菜生产新技术
(一)根菜类蔬菜
(二)白菜类蔬菜
(三)甘蓝类蔬菜
(四)芥菜类蔬菜
(五)绿叶蔬菜
(六)瓜类蔬菜
(七)茄果类蔬菜
(八)豆类蔬菜
(九)薯芋类蔬菜
(十)葱蒜类蔬菜
(十一)水生蔬菜
(十二)多年生蔬菜
(十三)食用菌
七、新特蔬菜生产技术
(一)新特根菜类
(二)新特白菜类
(三)新特甘蓝类
(四)新特茄果类
(五)新特豆类
(六)新特瓜类
(七)新特葱蒜类
(八)新特绿叶蔬菜
(九)新特薯芋类
(十)新特水生蔬菜
(十一)新特多年生及其他蔬菜
(十二)野生蔬菜
八、高山蔬菜生产新技术
(一)高山气候特点
(二)高山蔬菜栽培技术
(三)几种高山蔬菜栽培要点
九、蔬菜生产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应用效果
(二)植物生长抑制剂、延缓剂的种类与应用效果
(三)其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用技术
十、菜地化学除草技术
(一)菜地杂草种类与发生规律
(二)菜地常用除草剂种类
(三)菜地除草剂使用方法
(四)菜地除草剂应用技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