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真菌病害是花卉发生最多的常见病害,约占花卉病害的90%左右。常见的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等。
(1)白粉病。
白粉病是花卉最常见的病害,多发生于月季、菊花、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等。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病害常造成花卉植株矮小,嫩梢弯曲,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整株死亡(见下图)。
彩图49 紫薇白粉病
(2)炭疽病。
多发生于兰花、君子兰、仙客来、鸡冠花等。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嫩梢、花蕾、果实等部分。初期从叶尖和叶边缘开始发病,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多呈紫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呈轮纹状排列,严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见下图)。
彩图50 兰花炭疽病
(3)灰霉病。
灰霉病多发生于仙客来、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月季、翠菊、唐菖蒲、杜鹃、一品红、百合等,主要为害叶、茎、花和果实等部位。一般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状物,严重时整株死亡(见下图)。
彩图51 月季灰霉病
(4)叶斑病。
叶斑病是由于花卉受到不同的病菌侵染后,引起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而表现出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灰斑、黑斑、褐斑等,其中发病较多、为害严重的是真菌性叶斑病,其主要分为黑斑病和褐斑病。黑斑病主要为害美人蕉、月季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褐斑病主要为害一品红、杜鹃、月季、菊花、非洲菊、鸡冠花等。发病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褐色病斑,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焦叶(见下图)。
彩图52 月季黑斑病
彩图53 杜鹃褐斑病
防治方法:①花卉生长期间,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②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销毁。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③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与施肥,提高抗病力。④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灰霉病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匀,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药8~10克。
如果你种任何花,你就会死。不是你不够爱花,而是你需要知道花的需求。喜欢花的人,她有她想要的东西。人要吃饭,花要喝水;要运动,花需要晒太阳;所以养花,一定要知道花的气质。现在我们来解花!植物病害一般分为生理性病害和生物侵染性病害。常见的生理性疾病有:夏季强光照射导致的烧伤;冬季低温导致冻伤;水分过多引起的根腐病;水分不足导致叶缘灼热或萎蔫;土壤缺乏一些营养元素,如缺氮导致大量老叶变黄,缺磷导致叶子成熟而不开花,叶子颜色正常,缺钾导致大量叶子脱落,整株枯萎。过量施肥或施用未分解的有机肥导致嫩梢和烧焦;喜酸植物的叶子在土壤和水呈碱性时会变黄脱落;土壤和水中的偏酸使喜碱植物变弱,叶子烧焦。生理性疾病是不会传染的,只要及时改善栽培环境,采取相应的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措施,就有可能好起来。常见的生物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拟杆菌等侵染植物后引起的。一般家庭花卉栽培的常见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多危害叶片,是球根海棠常见的叶部病害,也危害多种花木,如白兰、杨梅、日本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鹃、凤仙花、天竺葵、鸡冠花等。症状是叶片上的局部细胞坏死,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状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纹斑、圆斑,灰色、黑色、棕色。严重时,叶子会变黄、烧焦、脱落。白粉病多危害花木的嫩枝、芽、叶、芽。主要危害月季、蔷薇、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患处出现褪斑,之后逐渐变成白粉色斑点,就像被蒙上了一层白粉;后期病变变成灰色。受影响的植株越来越矮,嫩芽弯曲,叶片参差不齐,花少而小或不能开花或花形扭曲。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会萎缩、干枯,甚至整株植物死亡。应适当施用磷钾肥,停止叶面喷水。炭疽病主要危害叶、茎、嫩枝、花蕾和果实等。主要危害兰花、君子兰、三色堇、仙客来、金鱼草、白兰花、玉兰和绣球花等。大多数植物受伤后,从叶片的头部和边缘开始发病,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的斑点。斑点边缘多为紫褐色或深褐色,中心为浅褐色或灰白色。后期斑点上有黑点,往往呈轮状排列。当病情严重时,叶子会枯死。要加强通风透光,停止叶面喷水。灰霉病菌主要为害叶、茎、花、果,多为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春、菊花、山茶。发病初期出现水斑,之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天气潮湿时,斑上长出灰毛,病情严重时,整株枯死。细菌性软腐病细菌侵染根茎、鳞茎、鳞茎、块茎等营养器官。多为为害花卉,如马蹄莲、唐菖蒲、鸢尾、仙客来、风信子、君子兰、大丽花等。通常患处开始是水渍状,然后变成褐色,再粘软,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变成一袋腐臭的果肉汤,在干燥的情况下变成粉状、干燥的东西。根癌病原体多感染根部和须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危害梅花、菊花、玫瑰、康乃馨、樱花、丁香、紫薇、大丽花、天竺葵等植物。肿瘤初期为浅棕色、粗糙、柔软或海绵状;后期颜色变深,内部组织木质化,变成硬瘤,甚至整株死亡。
线虫钻入叶片内部组织时,受害叶片变成淡绿色,有淡**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黄褐色,叶片干枯变黑;严重时花朵细小变形,容易枯萎。防治花木病虫害,重在预防,预防贯穿于日常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比如注意盆、土的消毒,通过蒸、冻、暴晒或吃药等方式消灭病菌和害虫。选择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幼苗进行培育;种植环境要通风,保持清洁,防止病菌和害虫滋生;不是用污水施肥浇花,而是要注意合理施肥浇水;发现病株时,除了随时除病外,还要用多菌灵对伤口进行消毒,病情严重的要及时焚烧,避免感染其他植物。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或每半个月向茎、叶、枝喷洒一次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起到预防和保护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