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秸秆碳到底什么作用

秸秆碳的作用:

秸秆碳到底什么作用

1、秸秆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

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

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公顷还田秸秆15t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2250kg/hm2。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秸秆6亿t,其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700多万t,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3、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

此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4、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

秸秆还田可形成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储存降水和提高地温等诸多优点。据测定,连续六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10倍,地温提高1~2°。

亩玉米秸秆还田后相当于增施硝氨35kg、磷肥375kg、磷酸钾307.5kg,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小麦、玉米平均增产10%~20%。

扩展资料

秸秆碳的制作:

秸秆碳是以玉米、棉花、大豆、小麦、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及花生壳、锯末、枯枝、杂草等为原料,采用煤炭在地下形成的原理,原材料无需粉碎,干湿没有严格要求,利用秸秆生物质自然进行分解,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6-8小时即可形成生物质碳。

碳化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不使用电,不使用碳化池以外的其它设备,炭化池无需密封或加盖,整个碳化过程零成本,不会造成污染,加入粘合剂配方机制成型。

目前可以生产出蜂窝煤、煤球、炭棒和烧烤炭等五种产品。是替代传统原煤的钨金产品;前景十分光明、国家又非常重视的一种新型清洁环保能源。

百度百科-秸秆煤

秸秆还田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不需要争论,我认为既然国家一直都在推广秸秆还田,那肯定就是利大于弊!作为农民,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并执行好秸秆还田的要求。

我也知道网上出现了一些反对秸秆还田的声音,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而我们看待问题应该综合权衡其好与坏所占的比例,不能单看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说事,就秸秆还田来说,我认为既然专家也认可,国家也推广了多年,那就说明它的好处肯定是要大过它的坏处的。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

秸秆还田实施了多年,其好处大家应该都清楚,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单产等几个方面。

当然要让秸秆还田实现它的好处,自然不能是简单、敷衍了事,肯定要按照秸秆还田的处理办法去做,比如秸秆要粉碎到位;秸秆还需发酵等。但是现在的农村由于劳动力很欠缺,在秸秆还田上做得不够到位,使得秸秆还田的好处不仅没有发挥出来、反而还放大坏的方面,这是我们下一步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秸秆还田的坏处

1、可能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秸秆粉碎不够细,那么秸秆粉末与土壤之间的结合就不够紧密,在对土壤翻犁时,秸秆粉末就会有很多停留在土壤表层的3~5厘米深处,小麦播种后种子可能就会分布在秸秆碎末上,导致营养吸收较差而不发芽;同时秸秆碎末可能也会使底肥不均匀,导致发芽种子生长不均匀、出苗不整齐。

2、秸秆碎末也有可能会与作物幼苗抢养分

因为秸秆粉末的分解需要氮元素的参与,所以秸秆粉末在土壤中分解时,会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可能就会影响到作物种子对氮元素的吸收,造成农作物出现苗弱、苗黄甚至是死苗的现象。所以在田间管理中药注意肥水的充足、合理施肥。

3、可能会让土壤过于疏松。这主要是因为秸秆没有粉碎到位,使得土壤结构变得过于疏松,不能支撑开春后长高的小麦,导致小麦倒伏。

4、秸秆还田也让一些越冬菌虫得以存活。冬季严寒对于病虫害的生存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由于秸秆还了田,这些菌虫可能就会进入到秸秆内部潜藏过冬,当开春后再出来危害庄稼。

三、掌握秸秆还田的正确处理方法,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好处

秸秆还田固然有好和坏两个方面,但并不说明秸秆还田就不是一个好的农业增产措施,我们只要正确操作秸秆还田的方法,就能抑制住它坏的方面、而充分发挥出它好的方面。

我认为一定要认真对待秸秆还田的科学处理技术,秸秆一定要粉碎到5公分以下,每亩还田量不要超过500公斤,同时在未翻耕前按每亩50公斤左右的标准补施氮肥,再进行适度的深耕,至少达到10厘米以上。

总之,秸秆还田虽有弊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还田的好处,我认为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按照秸秆还田的科学操作要求,高质量地处理好秸秆,那么秸秆还田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还田所带来的弊端,该做好防范措施的就一定要把防范措施做到位!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