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植技术
1、土地整理。土地的好坏是一个决定因素,因此就一定要经过整地的环节,才能让土地松软,甘蔗的根须才能更好的扎根到深层,进而吸取底部土层的养分以及水分。
2、开植蔗沟。“深沟浅植”是旱地甘蔗提倡的种植方法。
3、施肥环节。肥料的种类大致包括有机肥以及氮磷钾肥,磷肥和钾肥通常作为基肥使用,因为在甘蔗生长的前中期,磷肥的需要量是比较大的。
4、选用良种。甘蔗种苗应该选择土壤肥沃、没有病虫(尤其是绵蚜虫)害过的新植的甘蔗做种。
5、种苗处理。种苗处理,有三样内容,先晒中,然后浸水,最后是催芽,增强甘蔗的萌芽生长,增强生长速度,减少一些病虫危害。
果蔗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技巧1:种植甘蔗
种植甘蔗第1步就是翻地,把地给翻新一遍,疏松透气的土质有利于生长,第2就是开沟,为什么要开沟呢?南方一般雨水天比较多,在里地开沟有利于排水,增加透气性,这样根系健壮了,植株才会越长越高,种出来的甘蔗甜又大。
第3就是选择种子,也就是现在出芽多的甘蔗,出芽越多,说明成活率越高。准备好用来作为繁殖的甘蔗种子后,要砍成一段一段的,每段都留有芽点,如果芽点有几个挤在一块,可以考虑切掉一些,留下1~2芽点即可。
第4就是进行播种,在沟旁边挖上一个长洞,横着挖,大概深5厘米就好。之后,把种子横着摆下去,覆盖上一层薄土就好,小菊是这样干的,效果还不错,朋友们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技巧2:水肥管理
露养的几乎不用浇水,只需要靠雨天下雨吸收露水,所以不用担心会冻死旱死,甘蔗可是挺耐旱的。肥料肯定要追施,要不然种出来的甘蔗没有那么高也不甜,小菊用的是有机复合肥和化肥,前者用得多些,因为有机肥对土壤有改善作用,能促进甘蔗的生长,而化肥使用久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小菊建议大家使用有机复合肥,每隔1个月左右追肥1次。
技巧3:土壤环境
甘蔗生长环境,需要肥沃的土壤,一开始可以施底肥,也就是颗粒肥,这样给土壤增加好了养分,自然有利于加速芽点生长,更快地爆出笋。
技巧4:病害防治
任何植物都逃避不了病害,一般来说病害发生的初期,小菊会用用百菌清稀释1000倍液喷洒植株,全面喷洒到叶片上,每周1次,坚持几次就能解决了,还有如果有病叶要及时地用镰刀割掉,并且就地销毁,以免植株再次感染。
所以说,甘蔗还是挺好种植的,觉得有用的快分享给家人吧!
果蔗的种植:选地和整地
不同的果蔗品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和适应也不尽相同。如广东的潭洲大蔗更适宜在水肥条件好的水田栽培,浙江温州的陶山蔗品种,更适宜于沿江冲积黄砂土栽培。一般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松碎、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栽培。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果蔗生长壮旺,产量高,质量好。宅旁的菜园土,因经常施用较多的人粪尿,不利于积累糖分,影响成熟和质量,不宜选用。
果蔗用地一般要精耕细整,使耕作层的土壤充分细碎、平整。深耕的深度因不同土壤而异,土层比较深、土质比较黏、土壤比较肥沃的,深度宜深些;反之,土层比较浅、土质较砂的土壤,深度宜浅些。为了使土壤耕耙得比较细碎,要进行多犁多耙,可进行二犁二耙或三犁三耙,犁耙的次数因土质而异。犁耙碎土以后,即可开沟下种或开沟起畦下种,以起畦种植较为普遍。开沟起畦前施入底肥,每亩底肥使用细碎有机肥1500公斤,加优质硫酸钾复合肥50-60公斤拌合均匀撒施于植沟。开沟起畦要求整齐,畦沟平,蔗畦齐。畦宽、沟宽和种蔗行数因蔗区而异。凡品种萌芽力差、分蘖弱、有效茎少的,可用宽畦双行植;反之,可进行窄畦单行植。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畦宽150-170厘米,沟宽33厘米,种蔗1行。
果蔗的种植:蔗种催芽与下种
1、催芽:因为早春气温低,蔗种萌发时间长,采用催芽方法可以加快蔗芽的萌发,发芽整齐,发芽率高。对萌发率较低的品种,效果尤为显著。催芽以催至芽微胀而根不萌发或很少萌发为原则。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堆积保温催芽和堆肥酿热催芽两种方法。
堆积保温催芽:把经过浸种消毒的蔗种堆成宽和高各1m左右,长度视播种量而定,淋水保湿,上面盖一些稻草,再盖薄膜封严保温。此法简单易行,但因没有酿热材料,催芽时间长些,发芽率低,适于春季温暖的地区采用。
堆肥酿热催芽:用半腐熟的堆肥或厩肥先铺垫10厘米左右,然后放一层经浸种的蔗种20-25厘米厚,又放一层堆肥,再放一层蔗种,这样堆4-5层,最后在堆上覆盖堆肥,加盖尼龙薄膜,保温保湿。每天检查温、湿度1-2次,温度最高不宜超过40℃,最低不低过25℃,以30℃左右为宜,经过5-6天后达堆芽要求即可下种。切勿催芽过长,以免下种时碰断芽,并影响出苗。
2、下种期 果蔗不耐低温、干旱,过早下种,种苗容易腐烂,特别是梢头种苗更容易腐烂,影响发芽。下种过早,将来蔗茎基部节间过短,影响商品价值。所以果蔗的下种期一般以气温回升、春雨开始时为好。华南蔗区有灌溉条件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可以下种。
3、下种技术 下种时先开植沟或在畦中央开浅沟,沟内淋水,拌成泥浆,然后下种。下种后一般不覆土,只要种苗大部压入泥浆中即可。有些地方不进行泥浆拌种的,下种后要把蔗种压实,切口用泥土捺紧,蔗种两侧用细土填满,上面用砂、火烧土、细泥、碎草或草灰进行覆盖。
果蔗的种植密度因品种及各地栽培习惯而不同,一般情况下,行距比糖蔗要宽些,下种量每亩为5000-8000个芽。
果蔗的种植:生育期管理
果蔗整个生育期分为5 个阶段:
(1) 萌芽期。为果蔗下种后至萌发出土蔗芽占总芽数的80 %以上时。种苗萌发温度一般为13 ℃左右,萌芽适温为25~30 ℃,蔗芽冻害致死临界温度为- 2 ℃。
(2) 幼苗期。为蔗芽有10 %发生第一片真叶起到50 %以上的幼苗发生5 片真叶时。幼苗生长需最低温度在15 ℃左右。
(3) 分蘖期。为有分蘖的幼苗占10 %起,到全部蔗苗开始拔节。分蘖要求的最低温度为20 ℃,最适为30 ℃。
(4) 伸长期。为果蔗开始拔节,平均每旬伸长达3厘米以上起至伸长基本停止。蔗茎伸长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
(5) 成熟期。蔗茎糖分积累达14~15 %时。
果蔗的种植:螟虫防治
1.农业防治:通过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减轻蔗螟为害。
减少越冬虫源:小锄低砍、清除枯叶残茎和蔗头可除去在蔗蔸、秋笋、残茎内越冬的二点螟、黄螟以及在蔗干叶鞘内侧结茧越冬的条螟,消灭大部分越冬蔗螟,降低翌年春天发生数量。适时提早种植、早管理,使分蘖早生快发,减少螟害造成的缺株。在甘蔗生长中期,适时剥除枯老叶鞘,以减轻蔗螟为害。
2.生物防治:①古巴蝇:一般是在每年春天蚁螟开始孵化后释放到蔗田,每亩释放2-4头受孕的雌蝇或6-8粒蛹。在以上释放标准的基础上,如果螟害特别严重的要增加释放量。放蝇时间应为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早上或黄昏,一个蔗区应释放同龄蝇或蛹。释放的蛹应装在袋中,保护其免受雨淋和阳光直射及其它生物的蚕食(鸟类,蚂蚁和蜥蜴等)。古巴蝇通过螟虫分泌的外激素来识别寄主,寄生在螟虫的幼虫上。成虫可以在蔗地里飞行超过1公里的距离去寻找寄主,还可以借助风力传播到更远的距离。每年释放古巴蝇3-4次,可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为害。
②赤眼蜂:是二点螟、条螟,黄螟等甘蔗螟虫的主要天敌。它主要是寄生在螟卵上来抑制蔗螟的发生。目前一般是用人工繁殖方法,在每一代螟蛾产卵初期和盛期释放到蔗田,每亩每次一万头,可大大降低枯心苗、虫蛀节和风折率。
③螟虫性诱剂:应用人工合成的甘蔗螟虫性诱剂可防治二点螟、条螟和大螟等甘蔗螟虫。诱杀法:在甘蔗幼苗期,每亩放2-3个诱捕器(水盆),每20-25天换一次诱芯,诱杀田间雄蛾。每种诱芯只诱杀一种螟虫。迷向法:在甘蔗幼苗期以后,可用迷向法,每亩用诱芯一袋(约100条塑料管或橡胶片)按每亩2.5米左右插一条在蔗叶上,20-25天插一次,每种诱芯只诱杀一种螟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