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鸡枞菌种植栽培技术

鸡枞菌的种植栽培技术有母种制作、菌袋制作、发菌培养、移栽养护等。

鸡枞菌种植栽培技术

1、母种制作

种植鸡枞菌前,要将马铃薯和白蚁巢浸出液放入锅中,加热至马铃薯煮烂,然后过滤残渣,将获取的汁液兑水后,加入洋菜粉继续加热熬煮,直到洋菜粉完全溶解后,将汁液倒入培养容器中,接种鸡枞菌的种子。

2、菌袋制作

使用棉籽壳、木屑、钙粉、骨粉、有机肥、腐叶土、清水等物质配制养料,达到用手捏成形但不积水的状态后,将养料装入塑料袋并压实,然后对菌袋消毒灭菌后,接种鸡枞菌的菌种。

3、发菌培养

接种完成后,要将菌袋放在干净清洁的培养室中,将温度保持在20-25度之间,并采取遮光措施,保持室内黑暗,一个月后菌袋中就会长满菌丝,等待菌袋中长出瘤点后,就可以将鸡枞菌移栽在培养土中。

4、移栽养护

将生理成熟的鸡枞菌菌袋取出,去除外侧的包装袋,然后将其排列在肥沃疏松的田地中,覆盖暴晒消毒后的田园土,覆土深度为20厘米,然后向土面盖上一层松针或竹叶,起到保湿的作用,一个月后鸡枞菌就会长出。

鸡枞菌的地理分布

鸡枞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

鸡枞与白蚁共生。黔西南州白蚁种群最多,与鸡枞共生的有7种。黔西南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雨量充沛,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污染极少,是我国鸡枞等菌类的主产区,品质也最好。

在贵州遵义、六盘水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三八姑”、“三瓣菇”,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云南因其山川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枞是菌簇中的上品。

如何种植茶叶 种植茶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栽培季节的安排

以春季栽培为益,在蜀南竹海地区3-4月份气温在12-18℃,是鸡枞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此时制袋接种,不许加温,成功率高,待40-50天菌丝长满袋,气温回升可埋入土中,很快就能长出第一批子实体,并可延续采收到当年的9-10月份。

2、栽培袋的制作

培养料与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同。采用17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套颈圈加棉塞或打洞贴胶布等方式封口。灭菌后待料温降至25℃时接种,每瓶原种接20-30袋,加大接种量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减少污染率。接种好的菌袋,置洁净,黑暗的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6-20℃,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袋。继续培养,袋壁上会出现许多珊瑚状瘤点,说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在4-6月份即可埋袋栽培。

3、栽培场地的选择

栽培场地宜选南北朝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酸性的菜园地或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先整成宽40-100厘米,长视场地而异,深15厘米的凹畦。根据鸡枞菌喜酸性环境和对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不敏感的特性,不宜与栽培其他食用菌那样在畦底撒石灰粉,却可撒食粮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畦周围开好排水沟。

4、栽培方式

将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整齐地排入畦内,覆20厘米经太阳曝晒过的菜园土或林地肥土(以不板结为佳)使畦地高出地面15厘米成凸畦,畦面盖上废报纸或竹叶,松针等,以保湿遮阳。

5、管理

脱袋覆土后的管理工作主要的保湿,控温和防治病虫害。鸡枞菌出菇季节在6-10月份,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降温,保湿是管理的关键,必须搭建荫棚,棚高距畦面17-34厘米,可以遮阳降温,保湿;向栽培场地及其四周喷水,可以拉大昼夜温差的刺激。

6、采收

当鸡枞菌的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菌柄基部,用小刀沿膨大的柄下部切断,向上拔起即可,细长的假根可留于土中。

7、总的来说,鸡枞菌种植技术还是很简单的,只要配好培养基,做好消毒杀菌工作,控制好湿度、温度等条件就可长出菌丝了,最后做好水分、温度的管理就长出鸡枞了。

1、气候条件

(1)气温 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2)雨量和湿度 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2、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m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3、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30℃,海拔1500m以下;我国名茶大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