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海水养殖溶解氧多少氧气产生气泡病

海水养殖溶解氧14.4毫克/升以上氧气产生气泡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气泡病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需要将溶氧量控制在每升14.4毫克以下的氧气,超过14.4会产生气泡病。

海水养殖溶解氧多少氧气产生气泡病

气泡病的外观症状是在体表隆起大小不一之气泡,常见于头部皮肤(尤其是鳃盖),眼球四周及角膜,对光检查上述部位不难发现气泡的存在。若气泡蓄积在眼球内或眼球后方,会引起眼球肿胀,严重时可将眼球向外推挤而突出,所以本病亦为突眼症原因之一。若气泡栓塞而鳃丝血管则会引起病鱼呼吸困难,而浮游水面,可取病鱼之鳃丝进行鳃压片镜检,而鳃丝血管中很容易看到气体栓子。急性病例(过饱和气体压力小于50mmHg到200mmHg之间)易发生于鱼卵孵化期或鱼苗期,病程往往只有几分钟,却可造成100%死亡率。主要症状为腹部膨大、突眼、鳃丝肿大及卵黄囊异常膨大,养殖业者发现时往往只见到腹部膨大已经死亡之鱼苗。但是绝大多数病例属于慢性(过饱和气体压力小于77mmHg,或气体饱和度低于100%),死亡率低于5%,但是所产生的症状与病变则较多与明显。春节后,水浅、冰透明度好,水生植物多,春节前一直不缺氧的越冬池,一定要注重氧气的过饱和,当水体溶氧量大于每毫升20毫克时,应向池中注水,以降低水中溶氧量,预防鱼类气泡病的发生。在没有测氧条件的越冬池,只观察水中各种生物活动情况也不易发现此病,往往死鱼后才发现得了气泡病。所以,要以防为主,一旦发现死鱼,要立即注水,可起到应急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