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与茶梅的区别?如何栽培呢?
茶花,又名山茶花(学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属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等别名,在韩语中也被叫做冬柏花,在韩国海云台区的冬柏岛就是以茶花的名为此岛命名,又被分为华东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茶梅(Camellia sasanqua)系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属山茶科,性喜阴湿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点,故称茶梅。它体态玲珑,叶形雅致,花色艳丽,花期长,是赏花、观叶俱佳的著名花卉。
形态特征:
山茶花: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1]。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10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背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花两性,常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0片,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单瓣,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cm,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简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滑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荫果圆形,外壳本质化,成熟茹果能自然从背缝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树冠球形或扁圆形。树皮灰白色。嫩枝有粗毛,芽鳞表面有倒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卵形,先端短尖,边缘有细锯齿,革质,叶面具光泽,中脉上略有毛,侧脉不明显。
茶梅:花多白色和红色,略芳香。蒴果球形,稍被毛,宽1.5-2厘米,1-3室,果爿3裂,种子褐色,无毛。花套瓣或半重瓣,花色除有红、白、粉红等色外,还有很多奇异的变色及红、白镶边等。茶梅花径3.5-6厘米,芳香,花期长,可自10月下旬开至来年4月。茶梅不仅花色瑰丽,淡雅兼备,且枝条大多横向展开,姿态丰满,树形优美。茹果球形。茶梅品种较多,大多为白花,少数为红花。
野生茶梅株形疏散,为乔木状灌木;叶形优美,极亮丽;花小单瓣,白色或浅粉红色,芳香,花期秋季。
栽培方法:
1、地栽山茶花
又分为园林栽培与圃地栽培。如作园林绿化栽培,要有蔽荫树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种好遮荫树。温暖地区一般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即:2~3月间施追肥,以促进春梢和花蕾的生长;6月间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为翌春新梢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清洁园地是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灭越冬害虫。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5~6次,但夏季高温季节应停止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山茶花的主要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叶,消山茶花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
2、盆栽山茶花
盆子大小与苗木比例要适当。所用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2~1/3经1年腐熟的切断松针。于11月或翌年2~3月上盆,高温季节切忌上盆。上盆后水要浇足,平时浇水要适量。浇水量要随季节变化,清明前后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渐增多,新梢停止生长后(约5月下旬)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节,应防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叶面蒸发量大,需叶面喷水,喷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中午喷水。冬季植株逐渐进人体眠,浇水次数宜相应减少。切忌在高温烈日下浇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适应,而产生生理性的落叶现象。气温高或大风天,叶面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或喷水。空气湿度大时,要减少浇水量。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立即将植、株置于阴处,浇透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一般茶花大叶大花种和生长迅速的品种需水量大,应多浇水。名贵品种如:十祥景、鸳凤冠、洒金宝珠、凤仙、绿珠球等水分蒸发量少,浇水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夏、秋高温季节要及时进行蔽荫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盆株在室内越冬,以保持3~4℃为宜,若温度超过16℃,就会促使提前发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茶梅:
光照:喜光喜暖喜通风。茶梅喜光,从中秋至翌春宜置于通风良好的日照充足处。茶梅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至25℃。盛夏时,中午要避强光暴晒,而早上或傍晚宜多见阳光,以利于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发育。
夏季每日早晚各浇1次,冬季可数日浇1次,除冬季外,还应隔几天向叶面喷1次水,以保持叶面清洁。
浇水必须浇透。施肥宜清淡,特别在幼苗期。一般2-3月份可施l一2次人类尿,促使其枝叶生长;4-5月施1次饼肥水,促其花芽分化;9-10月再施1次磷肥,促其开好花,也有利于过冬。
除冬季应移入室内过冬外,茶梅均应放在荫棚下养护。
冬季,移入室内后室温不可超过7℃,以3-6℃为宜。
茶梅可用扦插、嫁接、压条和播种等方法繁殖,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扦插在5月进行,插穗选用5年以上母株上的健壮枝,基部带睡,剪去下部多余的叶片,保留2- 3片叶即可。也可切取单芽短穗作插穗,随剪随插。插床要遮荫,约经20一30天可生根,早晚逐步透光,幼苗第二年可移植或上盆。
盆土适宜
茶梅盆栽宜选择质地疏松、肥沃、排水畅通、微酸性的培养土。北方宜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配成的培养土。茶梅栽植用盆以泥瓦盆为最好,以利透气、吸水,新盆用水浸泡一昼夜退火后才可用;旧盆必须用水清洗干净,消毒后再用,以防病虫害。茶梅小苗宜用小盆,随着植株的长大,再逐渐换稍大一点的盆,盆的大小与植株大小要合比例。盆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山泥或沙质壤土,粘性土、碱性土均不适合,石灰土更忌用,百栽不活。盆底孔要通畅,盆底先铺一层粗砂粒或粗渣粒,以利排水和通气。栽植时间最好在早春2-3月,栽好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避风、温暖处缓苗1-2周,即可恢复生长,并可正常进行养护管理了。
施肥清淡
施肥要力求清淡,且充分腐熟。若施生肥或浓肥会烧伤根系。尤其是茶梅一、二年生小苗,根系嫩弱,更不能施浓肥。一般情况下,2月至3月施一次稀薄氮肥,促进枝叶生长;4月至5月间施一次稀薄饼肥水,以利花芽分化;9月至10月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促使花大色艳。为使盆土保持适当酸度,可结合施肥浇施矾肥水或用青草泡刷的水浇灌。新栽植的茶梅小苗,开始切忌施肥,如过早施肥,易造成小苗死亡,由于茶梅小苗的生长环境变了,加之在起苗时烧根、断根,邮途中又有伤害,栽后又要适应新的环境,恢复生机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如果刚刚开始生嫩根,就连连追施肥料,势必会烧死苗株。因此,栽后两三个月不能浇施根肥。待发叶生根时,给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加喷极少量尿素氮肥,加速茶梅小苗的旺盛生长。7-10天喷一次,连喷1-2个月,通过叶片吸收养分,促进根系的生长,直至长出新枝叶,并基本老化,才能追施浇根肥,但开始不能浇施浓肥,要做到淡肥勤施,半月一次,促使其根壮叶茂,快速生长。
浇水得法
适当浇水是新植茶梅成活的关键。特别是邮寄小苗title,浇水更要仔细,使其地上部分的茎干枝叶与地下部分根的供水与蒸腾平衡。邮寄苗由于挖苗时植株根须的损伤及邮途期长,其根、枝、叶受伤害较严重,造成复活能力差,根系吸水能力更差,如浇水过多,盆土过湿,造成根系缺氧,呼吸受阻,致使根系窒息而死亡,第一次浇足水后,只要盆土不过干就不要浇水,每天向植株及盆面喷水2-3次,保持盆土微湿润即可,既保证了叶面不缺水,又不使盆土过湿,直至茶梅小苗开始发芽、展叶长新枝,表明已成活,才可正常浇水。
浇水宜保持盆土湿润而又不使之过湿。浇水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切忌浇拦腰水。
遮荫适当
茶梅性喜阴湿,半阴环境最适宜。一般每年4月至9月,应在萌棚下养护。夏季烈日强光会灼伤叶和芽,造成叶面卷曲、枯焦而脱落。即使是秋冬季节,光照过强对其生长发育也不利。 茶梅性喜阳光充足,春季应接受全日照。由于新植茶梅早春经受不住寒风日晒,应把它放置在室外避风、温暖、半阴处;如室外寒冷,应置于室内有散射光照处,随着气温的回升,才可把盆逐渐置于室外。承着气温的继续升高,中午前后可把盆放置南屋北窗台或北屋阳台上,只接受朝阳和夕阳,而避开中午前后的直射阳光。入夏应放于廊檐下或院中的棚架下。如无以上设备,可用稀疏苇棚遮荫,以免中午前后的强烈阳光灼伤叶子,导致病害的发生。
病虫防治
茶梅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有灰斑病、煤烟病、炭疽病等,要早防早治,一旦发病,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300倍液喷杀。如有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可用人工刷除,有红蜘蛛发生,可用泡烟叶水掺辣椒水喷杀,效果也很显著。一般不要用农药,以防污染环境。
金线莲的生长发育习性
种子发芽特性
金线莲种子成熟时呈粉状,深褐色,极其细微,一枚茹果带有过千至数十万粒种籽,没有胎芽、胚根和嫩叶等结构,只是由未生长分裂的椭圆形胚及单层细胞组成的种皮所构成。成熟后开裂撒落在枯叶层下、草丛里中、沟谷旁、深涧崖壁等处,由某类细菌入侵,将种籽胚体细胞中的木薯淀粉转换为糖,才推动种子发芽生长,因而,出苗率很低,是天然的资源稀缺的关键缘故之一。
物候期
天然的金线莲在当然情况下,伴随着不一样平均海拔的温度差别及不一样的环境,其物候期略微区别。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出芽出芽,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11月上中旬果子相继成熟,冬天生长迟缓或终止生长。
生长发育
金线莲植株矮小,根茎不发达,在7~10cm长的根状茎上,平均4.8~7.7节。在适合的环境下,节上可长根,均值数量2.6~4.2条,最多4.5cm,最短0.8cm,根状茎敏感,再造能力较差。植株延年迟缓,每年只长3~5片叶,叶面积指数小。因为天然的金线莲常被覆盖于枯叶层下或生长于潮湿处,因此,光合强度低,根的同化力弱。从栽种到开花,必须2年三个月。选用外植体组培技术苗,移瓶后,约8个月上下开花结果。金线莲植株水分含量在90%之上,折干率约0.9%。
开花结实
在自然状态下,开花阶段因植株生势、年龄、生态环境略有差别,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而在福建永安洪田,当初收集野生苗种植,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花序慢慢显出,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花芽分化进行,9月27日初花,11月12日末花,11月25日果子相继完善。单独花序从第一朵花开到完毕,约6~22天,在其中7~12天为数最多,占数量的81%,开花次序由总状花序尖部先开,先后开向顶部,1天中的开花时间从17时逐渐,21~23时为数最多,次日午前完毕,授粉后3~5天,花药逐渐彭大产生幼果。从开花到果熟58~72天,每果序有1~5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