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的系统植物分类是怎样的呢?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龙柏、香樟、广玉兰、银杏、龙爪槐、垂枝碧桃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通过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贴梗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
在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区内道路两侧各植1至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阴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在种植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做到一条带一个季相,或一片一个季相,或一个组团一个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
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园林植物配置
planting arrangement
作者/朱钧珍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徵。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孤植
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於庇荫的孤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对植
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於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列植
也称带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於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丛植
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群植
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徵,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於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於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祗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木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缘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於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常绿树与落叶树塔配,可使冬夏景色皆有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则以常绿的乔木和灌木作多层配置,紧密栽植,起隔离作用。面积较大的植物空间,为了增添植物情趣,可适当设置各类园林小品。如在地形略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在色彩平淡的季节,可摆设盆花,构成各种图纹等。
实例
中国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中的一个园林植物空间,面积2 150平方米,地形呈东南向倾斜,四周以树木围成封闭的空间。主景为自由栽植的五株合欢树,位於空间的最高处。主景树对面坡下为九株悬铃木,悬铃木背後为一片柏木林。空间南部为樱花,北部为各色春花灌木。合欢树的西侧为一片三角枫树林。春天,南有樱花、北有各色春花灌木遥相开放;夏天,在四周一片碧绿的树丛中,红花盈盈的主景合欢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树叶落,三角枫林的红叶和悬铃木的黄叶,东西遥相辉映;冬季,在一片青翠的柏木林前,衬托出九株白绿色的悬铃木树干,不显凋零。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使这个空间出现了四季景观都很优美的效果。
景和植物配置
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路旁植物配置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造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根据园林树木生命周期特点应该采取怎样的管理技术措施
1、单位职工人数不少于15人,有职称的工程、经济、会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占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的10%以上。其中,园林绿化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
2、单位专业技术工种应包括绿化工、花卉工、养护工等,三级以上专业技术工人占单位年平均职工人数的30%以上,不少于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4人。
3、单位技术设备有药泵、水泵、草坪机、割灌机、绿篱机、计算机等。
4、具有独立的企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有6年以上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经历,近2年承担过面积为5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或承担过3公顷以上的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
扩展资料: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1、根据植物生态习性,修剪基本合理,剪口基本平滑,树形基本整齐,长势较好、无严重枯枝、焦叶。
2、绿篱生长较好,修剪基本整齐、合理,基本无死株、无严重缺档。
3、草坪生长较好,基本平整,高度控制在10厘米左右,无较大杂草,无严重裸露地面,无较大成片枯黄。枯黄面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
4、花坛(台)、草坪等绿地内保持无杂草生长,基本无杂藤攀援树木,无明显污物、垃圾等。
5、树木花草无严重病虫危害症状,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15%以下,基本无药害。
6、无严重人为损害花草树木。
7、基本无死树,无明显枯枝。
8、古树名木挂牌、建档管理,有保护复壮措施。
9、花坛图案、造型新颖,花大叶肥,有一定观赏效果,保持一季有花。
10、当年植树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达80%以上,老树保存率达98%以上。
11、主要地段园容整洁卫生,园路基本无坑洼、无积水、无焚烧垃圾树叶现象,园林建筑小品保持清洁,无乱贴乱画。
百度百科-绿化养护
3.37
级养护管理
根据园林绿所处位置重要程度养护管理水平高低园林绿养护管理同等级由高低:特级养护管理、级养护管理、二级养护管理等三等级
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4.1特级养护质量标准
4.1.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植物配置科合理达黄土露
4.1.2园林植物
4.1.2.1健壮新建绿各种植物两内达形态
4.1.2.2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枯枝死杈;主侧枝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合理;内膛乱通风透光花灌木花及株形丰满花修剪及合理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枝叶茂密整齐致整型树木造型雅观行道树缺株绿内死树
4.1.2.3落叶树新梢健壮叶片、颜色般条件黄叶、焦叶、卷叶叶片保存率95%针叶树针叶宿存3结枝条10%
4.1.2.4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色彩艳丽残缺残花败叶
4.1.2.5草坪及植物整齐覆盖率99%草坪内杂草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少于300;暖季型草少于210
4.1.2.6病虫害控制及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卵、虫;园林树木主干、主枝平均每2500px2介壳虫虫数超1较细枝条平均每750px超2且平均害株数超1%叶片虫粪、虫网虫咬叶片每株超2%
4.1.3垂直绿化应根据同植物攀缘特点及采取相应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习性覆盖率低于90%花攀缘植物应适花且花繁色艳
4.1.4绿整洁杂物、白色污染(树挂)绿化产垃圾(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内水面杂物重点区随产随清其区产清做巡视保洁
4.1.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牌示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维护及
4.1.6绿完整堆物、堆料、搭棚树干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距树干2m范围内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现象
4.2级养护质量标准
4.2.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比较完善管理基本植物配置合理基本达黄土露
4.2.2园林植物
4.2.2.1新建绿各种植物3内达形态
4.2.2.2园林树木树冠基本完整主侧枝布均称、数量适宜、修剪合理内膛乱通风透光花灌木花及、花修剪及绿篱、色块枝叶整齐致行道树缺株绿内死树
4.2.2.3落叶树新梢叶片、颜色般条件黄叶、焦叶、卷叶带虫尿、虫网叶片超5%叶片保存率90%针叶树针叶宿存2结枝条超20%
4.2.2.4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适花残缺
4.2.2.5草坪及植物整齐致覆盖率95%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超2%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少于270暖季型草少于180
4.2.2.6病虫害控制及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危害株数超1%;园林树木主干、主枝平均每2500px2介壳虫虫数超2较细枝条平均每750px超5且平均害株数超3%叶虫粪虫咬叶片每株超5%
4.2.3垂直绿化应根据同植物攀缘特点采取相应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习性覆盖率低于80%花攀缘植物能适花
4.2.4绿整洁杂物、白色污染(树挂)绿化产垃圾(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内水面杂物应产清做保洁及
4.2.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牌示等园林设施完整、安全基本做维护及
4.2.6绿完整堆物、堆料、搭棚树干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距树干2m范围内堆物、堆料、搭棚设摊、圈栏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现象
4.3二级养护质量标准
4.3.1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基本完善植物配置基本合理裸露土明显
4.3.2园林植物
4.3.2.1新建绿各种植物四内达形态
4.3.2.2园林树木树冠基本修剪及明显枯枝死叉枝点合适枝条粗壮行道树缺株率超1%绿内死树
4.3.2.3落叶树新梢基本叶片、颜色条件黄叶、焦叶、卷叶带虫尿、虫网叶片株数超10%叶片保存率85%针叶树针叶宿存1结枝条超50%
4.3.2.4花坛、花带轮廓基本清晰、整齐美观残缺
4.3.2.5草坪及植物整齐致覆盖率90%除缀花草坪外草坪内杂草率超5%草坪绿色期:冷季型草少于240暖季型草少于160
4.3.2.6病虫害控制比较及园林树木蛀干害虫危害竹数超3%;园林树木主干、主枝平均每2500px2介壳虫虫数超3较细枝条平均每750px超8且平均害株数超5%虫咬叶片每株超8%
4.3.3垂直绿化能根据同植物攀缘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视攀缘植物习性覆盖率低于70%花攀缘植物能适花
4.3.4绿基本整洁明显杂物白色污染(树挂)绿化产垃圾(树枝、树叶、草屑等)、绿内水面杂物能产清能做保洁及
4.3.5栏杆、园路、桌椅、路灯、井盖牌示等园林设施基本完整能进行维护
4.3.6绿基本完整明显堆物、堆料、搭棚、树干钉拴刻画等现象行道树距树干2米范围内明显堆物、堆料、圈栏或搭棚设摊等影响树木养护管理现象
4.4绿化养护等级技术措施要求参考表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