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的云南
蜀汉后主刘禅时,丞相诸葛亮于公元225年分东、中、西三路南征,平定南中,调整郡县,废益州郡,改置建宁、兴古、云南、永昌、朱提、越西、牂牁七郡。东晋成帝司马衍分兴古郡立梁水郡,设梁水县。梁水县属梁水郡七县之一,县辖地除盘溪称毋单县属建宁郡外,大致相当华宁解放前管辖区域。当时梁水郡、县两级政权机构均设在今江川县的旧州。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置南宁州,梁水县属南宁州。七年(624)析南宁州分置西宁州,西宁州仅领二县:梁水县和绛县(江川龙街)。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639)改为黎州,地号浪广,隶属戎州都督府。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737),支持南诏皮罗阁统一了六诏,黎州为步雄部徒蛮所据。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10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属东爨酋,为宁部。大理国后期(南宋末年),东爨首阿几以浪广割与宁部酋豆圭。
元宪宗蒙哥三年(1253),蒙哥命同母弟忽必烈率十万大军征云南,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从临洮(在甘肃省)进兵,过大渡河、金沙江,同年12月破大理国,杀大理相高祥,国主段兴智逃往押赤城(昆明)被执投降。次年(1254)春,忽必烈班师北还,留兀良合台继续征服云南未平之地,共平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此时,宁部酋豆圭已逝,其长子普提附元。又次年(1255),兀良合台在原大理国政权行政区划基础上,将云南分为19个万户府,下设千户、百户,以便军事统治。任普提为宁部万户,领习峨(峨山)千户和马笼(新平)千户,并在西沙(华宁下村)筑城。至元十一年(I274)元世祖忽必烈派亲信大臣回回人赛典赤来云南建立行省。十三年(1276),赛典赤把兀良合台军事统治时期所设立的万户、千户、百户改为府、州、县,改宁部万户为宁海府,普提为宁海府土知府,其弟普永为土知州,准许世袭,从此,宁州建立了土司制度。为了笼络民族上层,还封普提长子阿农为临安路土同知,次子阿只为阿博路(峨山一带)军民总管。同年,改宁海府为宁州,华宁史称宁州即始于此。宁州领三县:“通海、习峨和刚在下村仁善坊内新建立的西沙县,隶属临安路。元英宗硕德八刺至治二年(1322),撤西沙县并入宁州,州仅领通海、习峨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路为府,将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宁州始为与县平级的行政区,直隶临安府。清袭明制,华宁仍称宁州,隶临安府。据《雍正志》记载:“宁州城,州治在浪广,元至正年间迁今地。”宣统《宁州志·侨寓帐恭传》说得更具体:“至正二十八年自浪广迁州至于西沙。”就是说宁州由浪广搬到华宁。民国元年(1912)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遂于2年 10月改称黎县(以唐代曾设黎州而名)。21年(1932)4月再改称华宁县(县城紧靠西北面之华盖山,山上有宁寿寺,又曾称宁州,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称华宁县。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建国后一直隶云南省玉溪地区。 1970年1月12日,经华宁县革命委员会常委讨论,玉溪专区革委会批准,撤销一区革委机构,建立新城、东山、城郊3个公社革命委员会,又将城关镇并入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8月恢复了华宁县人民政府名称后,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0月,东山公社改称登楼山公社,公社党委及其他组织名称也随之改变。
1983年12月设区建乡时,公社改称区,原新城、东山、城郊3个公社,更名为新城区、城郊区,并将原城郊人民公社的城关、甸尾大队和西门、上村的部分村寨划出,成立了城关镇,建立了镇党委,其余地区和原登楼山人民公社的部分地区合并成立城郊区,建立了区党委。
1984年9月城关镇改称宁州镇,党委名称也随之改变。
1987年11月9日至1988年1月25日,撤区建乡,原城郊区、新城区,改为城郊乡、新城乡,乡镇党委同时成立。
1998年12月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3镇6乡撤并为3镇2乡,因此原城郊乡、新城乡、宁州镇“两乡一镇”合并为宁州镇,撤销两乡党委。12月1日新宁州镇党委正式运行。 一、锁水塔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白塔,位于宁州镇2公里的黄龙山麓,傍万松山,临迎春桥,扼恩永河、白龙河、龙珠河交汇处。古人建以锁水,故名。此塔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至1368年),为密檐式空心方形砖塔,塔身高12米,第一级边长3.9米,逐级微收,各级出檐0.3米,檐口饰以莲瓣形。塔座为石彻6级,高3.32米,底级边长7.8米,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虽经600余年,经历6至7度地震,迄今仍岿然耸立。
二、万松山风景区
万松山以松树成林而得名。古诗有吟:“阁前江水绕松楼,入耳清声尽此峰。万派朝来春满麓,千林响处午寒钟。”景区位于县城东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万松山、慈光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墓、锁水塔、迎春桥、土林及华竹苑等景点组成。万松山小巧玲珑,苍松挺拔,翠柏成荫,绿色苍茫,树林间遍生秋兰,曲径通幽,风景秀丽。整座山树木茂密苍劲,东部长松,西部长栎,古树森森,遮天蔽日。慈光寺、锁水塔、迎春桥皆为保存较好的明清遗物,慈光寺又是聊斋故事“狐狸冢”的发源地。
三、西沙映月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双月潭,又名浮月泉,位于宁州镇西北隅7公里冲麦村阱内,中有水池,四周森林茂密,面积两亩余。地下水百余条,从白沙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滚滚翻腾,有如葡萄串珠。下面浮黑沙,风吹波动,忽聚忽散,变化万千。又若明月朗照,玉盘盛珠;更似繁花重叠,珊瑚环绕,尤为宜月夜观赏,水天一色,皎洁若镜。华宁旧县志载云:“西沙印月”,地与通海、江川毗邻,公路畅通无阻。
四、春雷古洞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俗称龙洞,位于宁州镇4公里的阳暮山麓龙洞河旁,系中生代石灰岩形成,每春雷出时,人间愦愦,洞中已隐隐有声,帮得名春雷古洞。山脚共有3个洞,上洞空旷如数间屋,下洞有泉出其中,中洞深约数公里。洞内深窄县殊,高矮迥异,宽处10米,窄处约1米。高者30余米,低者半米许,岔道分歧,孔穴繁复。洞顶钟乳垂吊,洞底底石笋丛杂,洞壁有若长廊屏风,有如龙蛇盘旋、群鸟翱翔的,有似洞府开门、戛然有声的,有高大如厅堂的,有窄狭如小径幽谷的,诸如“石楼梯”、“仙人过桥”、“二龙抢宝”、“五百罗汉”、“石钲”、“石鼓”、“石幡”、“石灯笼”。
五、象鼻温泉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华宁城南12公里处,有山形如象鼻,原建有一间火龙庙,内供石象一尊,现庙已毁。石象被搬到桥南洗澡塘村庙内保存。象鼻岭脚,石壁屹立,林木丛生,岩隙间涌出温泉两股,相去10多米,水温摄氏38度至40度,属碳酸泉,清澈如玉,水中含钙、镁、锶、镭、锌、硫等13种有益人体的元素,对防治皮肤病、风湿病等有特殊疗效。又因势凿石砌墙,左为女塘,右为男塘,故名象鼻温泉。每逢花朝月夕,春秋佳日,远近浴人,不绝于路。许多游客骚人都为徐霞客、杨升庵未能至此游而惋惜,发出“惜不遇升庵,汤名书第一”的感慨。清代宁州诗人张凌云吟道“天下汤泉莫漫夸,传闻温沼让西沙;岭如象鼻岭无异,水比安宁水更嘉;入浴解教人似玉,到来几许貌如花;春寒我欲频经此,童冠讴歌乐岁华”。
六、爪水拖岚
宁州公园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城东2公里的迎春桥下游龙珠河、恩永河汇合处。白龙河(旧称浣江)发源于江川县雄关老尖山,流经冲麦、朱家冲、普沼,进入宁州坝子,纳龙潭河(恩永河)、王马小沙河水在迎春桥下游与龙珠河河汇流而成的水似“爪”字形,秋冬季节常有岗气蒸腾,故称“爪水拖岚”。“爪水作字流,蒸岗松山下;相映蔚蓝天,合号染溪者”便是诗人何宗淮对这一景观的真实写照。迎春桥、白塔、龙珠河构成一幅优美画面。旧时将龙珠河称为“爪江”。现已看不到“爪水拖岚”的景观。
七、阳暮回光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位于县城东5公里的三台山之西南有一阳暮山,为大卓旗山东干之干脉,高约900余尺,周15余公里,此山视之蠢蠢若不堪与楼山为奴者,日光入地,返照横空,则经紫万状,变幻顷项刻,素有“阳暮回光”称谓。
八、楼山耸翠
古宁州八大景之一。距城东南15余公里,属大卓旗山东干脉,高2491米,周20余公里,为景内名山,孤峰耸翠,峭壁凌空。山上有天池,水无源,盖为云气所积也,木叶落其中,即有异鸟衔去。在阳关明媚的春夏或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则抚仙、星云、杞麓3湖尽收眼底,烟波浩渺,远山近水相得益彰,让人心旷神怡,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登楼山风景区是一个风景秀丽、空气清鲜的森林浴场,有国有森林92160亩,以华山松为主。森林茂密,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更为可观的是在山顶所见的地域,竟与旧时华宁所辖之境相当,可观赏宁州“无江三半江、无海三半海”、“楼山日出”、“楼山耸翠”等景观。
九、火特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面的分水岭至盘溪公路沿线,海拔2376米,磷矿储量约3亿吨,森林茂密,植被较好。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在火特开展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开挖了许多土窑,砍伐森林大炼钢铁,当地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今可以隐约看到一些土窑,见证当年大炼钢铁的场景。随着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的实施,曾遭到严重毁坏的森林已得到恢复,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向。每年二三月份,山茶花、映山红等竞相开放,是人们春游的好去处,夏天更是避暑的好地方。尤其是当地加工腌制的火腿,更为引人注目,因当地海拔高、湿度大,加之农民养猪不喂饲料,所生产的猪肉肉质较好,也比较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十、邑格冲民族生态园
位于华宁县城东南方向15公里处的一条山谷,距象鼻温泉度假村仅8公里,距离不算太远,非常适合陡步探险者旅游。邑格为彝族话,邑是水的意思,格是流动之意,邑格冲是流水不止之意,叫这么个名就是因为有不知源于何处的泉水淌满了整个山谷。比起不远处文静、秀气的象鼻温泉度假村来,邑格冲多了几分原始和险峻。风景秀丽,气候阴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集石、洞、林、竹、溪、流、瀑布为一体,可观性强,还有怪石、险峰以及石树奇特的景观,是徒步旅行、康体健身的好去处。
十一、慈光寺
通济桥
坐落于县城东2公里的万松山巅西麓,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现存殿宇系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由天王殿、藏经楼、紫金殿、玉皇殿、观音殿及厢房、方丈组成,形成大小6个院落,占地1900余平方米。殿宇建筑风格为歇山顶和硬山顶、抬梁式构架。紫金殿以供奉的9尊铜佛得名,其中如来佛千余斤。院中植有两株桂树,生气盎然,每逢金秋,银花怒放,三开三谢,香飘数里,州人视为宝树。寺内陈匾联甚多,其中有复制北宋米芾所书“宝藏”匾、明末董其昌题书“江声任日夜,树色无冬春”联、明末宁州土知州禄洪题书“紫金严相”匾、清末州人朱家宝所书“慈光寺”匾。
十二、文庙
宁州古建筑之一,位于县城宁秀街,自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间不断兴建、重修、扩建功立业而成。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由大成殿、启圣宫、明伦堂、名宦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大成门、腾蛟起凤门、泮池、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等组成,占地3640平方米,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顶、斗拱式构架,檐柱、额枋、雀替雕刻彩绘,正脊、垂脊、戗脊饰以陶制宝瓶、仙人、兽头等。
十三、宁寿寺
宁州古建筑之一,俗称顶寺,位于县城北1公里的化盖山南麓。始建于明初,清咸丰十年(1860年)曾毁于兵燹,现存建筑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整个建筑群坐北向南,东西宽30米,南北长130米,占地3900平方米,由金刚殿、盘龙祖师殿、大雄殿、诸佛殿、关圣宫、魁星阁、雪神殿、天王殿、太白阁、玉皇阁以及其它附属房舍组成,从山门至最后的玉皇阁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形成大小14个院落。建筑风格为歇山顶和硬山顶、抬梁式构架,檐柱、额枋雕刻彩绘,主殿有斗拱。
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遣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杜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其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词:《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词:《兰陵王》
孤灯不如思欲绝,卷惟望月空长叹……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词:《临江仙》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共看明月应泪垂,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岳飞 《满江红》
回 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 《满江红》
拜将名歌,怀贤阁杳,空指冲冠鬃,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 词:《酹江月》
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孤忠耿耿。剑铓冷侵秋月。
(南宋)黄中辅 词:《念奴娇》。
想故国,高台月照,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南宋)刘辰翁 词:《柳梢青》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维主?……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刘辰翁
龙虎敬,风云天。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反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东晓碾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月圆缺。 王清惠;《满江红》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邓剡 词《酹江月》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赤璧怀古》词《念奴娇》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辛弃词:《满江红》。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词《江城子》。
沙上弃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词:《天仙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扬花过无影。
张先 词:《木兰花》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蒋氏女 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吕本 《南歌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词:《雨霖铃》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苏过 《点绎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词《西江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月夜》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顾况 《宫词》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 《瑶瑟怨》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竹里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宿建德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枫桥夜泊》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苏轼 词《洞仙歌》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戴叔伦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酬张少府》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墟。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沦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杜牧 《旅宿》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楚江怀古》
渚云低暗渡, 关月冷相随。
崔涂 《孤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 《霜月》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 《秋浦歌》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春宿左省》
几时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旅夜书怀》
水月通禅寂, 鱼龙听梵声。
钱起 《送僧归日本》
长簟迎风早, 空城澹月华。
韩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杜甫诗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王以宁 《水调歌头》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 词《临江仙》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王昌龄 《忆山阴崔少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暝》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洗影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 《山石》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南宋)岳飞 词《小重山》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自己!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曹豳 词《西河》
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司马槱 词《黄金缕》
举怀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出隐隐。……满地平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
张绍文 词《酹江月》(淮城感兴)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陆游 词《秋波媚》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 词《夜游宫》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万里想龙河,泣孤臣关越。
(南宋)张元干 词《石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 词《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词《江城子》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胡铨 词《好事近》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佺期 《杂诗》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 《长恨歌》
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张元干 词《贺新郎》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投?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 词《木兰花慢》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长记曾携手处……几时见得。
姜夔 词《暗香》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姜夔 词《齐天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鸟夜啼》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苇荘 《章台夜思》
江山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刘长卿 《寄李儋元钖》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杜甫 《宿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 《子夜歌》
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树风入衣。
李颀 《琴歌》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谁为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 《独不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祜《题金陵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谢枋得 《蚕妇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泊秦淮》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却下水清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 《玉阶怨》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赠孟浩然》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 《蜀道难》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将进酒》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 《采桑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李清照 词:《蝶恋花》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 《青门引》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生查子》
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万年机会,从前未有。
戴复古 《贺新郎》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秦观 《水龙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 《踏莎行》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贺铸 《六州歌头》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清
晁补之 词《摸鱼儿》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
夜投佛寺上高阁, 星月掩映云曈昽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枥辘牵金井
周帮彦 词中《蝶恋花》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去如幛褰开……冰轮动,光满楼台……
周邦彦 词中《锁阳台》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谢逸 词:《千秋岁》
猛期月满会姮娥,谁知是初生新月
谢逸 词:《花心幼》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牛希济 《生查子》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少
蒋捷 词《贺新郎》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琵琶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塞下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