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茴香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茴香菌核病是茴香春季生长期主要的病害,一般危害茎和茎基部及叶柄,发病初期主要症状为植株外观呈凋萎状,患部褐色湿润状或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即菌丝体,严重时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下面将茴香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农业防治(1)实行轮作重病田实行与粮食轮作2-3年。

茴香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或收获后,病田深翻土壤,深达20厘米以上,把土表层的菌核翻入深层内,可使子囊盘不能出土。

或者收获后,灌水淹没土壤,保护10-20天,并覆盖地膜,也能杀死大部分菌核。

(2)消灭田间及周围的杂草把田间及田块周围的杂草,及时彻底铲除干净,可减轻发病。

(3)及时铲除子囊盘加强中耕松土,一旦发现子囊盘长出,立即铲除,带出田外消灭。

(4)加强管理施足经腐熟的不带菌的粪肥,并增施磷钾肥;密度适宜;合理灌水,防止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湿度过大;保护地种植的应加强放风,降低湿度。

(5)铺盖地膜铺盖地膜可以阻挡子囊盘出土或子囊孢子散发出来。

如果能铺盖黑色膜或紫外线阻断膜,效果更佳。

2.无公害农药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40%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2000倍液。

保护地种植的,可用3.3%特克多烟剂,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隔7天喷1次,连续3-4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0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