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盆菊矮化综合技术

【盆菊矮化综合技术】针对盆菊株型高、叶茎瘦弱、花朵小、花期短及病虫害严重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我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培育“株型矮、茎杆粗壮、叶片厚绿、花朵大而艳、花期长、病虫为害轻”等盆菊矮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下是详细介绍。比较适合矮化的10个品种作为母本培育,即争艳、金杯、早黄、黄十公、一品红、白虎笑、金背大红、黄牡丹、醉蟹、黄海淘生。从母本上选健壮、无病虫害、节间均匀的第三代嫩梢作为插穗,扦插基质一般采用当年新鲜垄糠灰,切忌用陈年垄糠灰。

盆菊矮化综合技术

扦插苗生根5条以上才可上盆。

上盆2周缓苗后开始打顶摘心,盆菊浇水要坚持不干不浇。

关键要及时剥蕾抹芽,减少养分不必要的内耗。

可采取松、定、浅、加的技术措施。

松:即用疏松透水性能良好的培养土栽培,一般可用40%菜园土、40%腐熟的鸡粪和20%的垄糠灰配制培养土。

定:花盆过大、过小都不适宜,应定植在口径20厘米左右的泥盆中。

浅:即浅土栽培,分次培土,最后达到深植的目的。

加:浅土栽培的菊苗,到9月下旬用50%菜园土、40%腐熟鸡粪、10%过磷酸钙配制的培养土进行培土,保持正常深浅。

此外,还可采用2000毫克/千克比久(b9)处理,每株使用50毫升左右喷施矮化效果最好。

在矮化处理的基础上,做好追肥工作至关重要,特别在菊花生长后期,通过根外追肥以补充盆菊根部的吸收养料不足,喷洒0.1%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混合液,对盆菊叶片厚绿、茎杆粗壮、花大色艳、延长花期有明显效果。

一般可使花朵直径增大6—8厘米,花期延长20—25天。

盆菊病害主要是褐斑病,防治方法是:将培养土消毒后再上盆,或用800倍乙磷铝液喷施防治。

虫害主要是蚜虫,针对菊花吸收水分、养分快,体内传导功能强的特点,选用内吸杀虫剂呋喃丹灭蚜,每盆用量5克,效果较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3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