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的繁殖栽培技术
红枫又名红叶鸡爪槭,是鸡爪槭(青枫) 的变种。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近圆形或伞形,单叶对生,嫩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红枫又名红叶鸡爪槭,是鸡爪槭(青枫) 的变种。
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近圆形或伞形,单叶对生,嫩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叶5~9 掌状深裂,裂深常达叶片直径的1/ 2 或1/ 3 ,基部心形,叶的裂片呈狭长的椭圆形,顶端锐尖,裂缘有缺刻状的缘,叶柄较细软,长4~6 cm ,无毛。
枝细长,呈紫色、紫红色或略带灰色,光滑; 花紫色,顶生伞房花序,形小。
翅果,未熟前微紫色,熟时棕黄色,果体两面突起,果翅开展,形成钝角,翅的先端微向内弯。
花期4~5 月,果9~10 成熟。
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现栽培较广泛。
喜温暖、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也能适。
喜光,耐旱怕涝,较耐荫,不耐严寒,在强光高温下,枝叶、树皮易造成叶尖焦枯或卷叶产生日灼”现象。
繁殖方法1.播种繁殖红枫育苗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沙性大、防旱能力差的土壤,应培粘性较重的细泥土和腐熟的土杂肥。
对于粘性土壤,多施有机肥料,适当加入沙性土以调节粘度。
对于易积水的圃地,应开深50~60 cm 左右的排水沟。
红枫育苗应选择微酸、湿润、透水性好,灌溉条件良好的砂壤土。
播前每亩施入有机肥4 000 kg、NPK三元复合肥50~80 kg。
为防止苗木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每亩需用硫酸亚铁5~0 kg、辛硫磷颗粒剂2 kg ,和细土拌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深耕、耙细、平整作畦,要求畦宽1 m ,畦埂宽30 cm ,畦长20~30 m。
红枫种子出苗率较低,一般在30 %~40 %左右。
秋天果熟后采收,晾晒去翅。
红枫种子没有休眠性,既可进行秋播也可沙藏至次年进行春播,现主要介绍春播。
播种时间以3 月上旬~4 月下旬为宜。
播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 ∶3 的比例拌匀,放在5 ℃左右的条件下进行1 个月的低温沙藏处理。
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现有发芽的种子,要及时进行播种。
播种时先在畦内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种量200 ~ 250 粒左右。
播种后要覆土约1 cm。
为保墒提高地温,使种子出芽早、出芽整齐,可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风。
幼苗怕晒,中午温度超过30 ℃要适当遮荫。
2.嫁接繁殖砧木用青枫、五角枫、三角枫的实生苗。
以青枫亲和力好、成活率高。
嫁接可用切接、T”型芽接、插皮枝接、靠接及双舌接等法,嫁接时,砧木常用2~3 年生的青枫实生苗。
(1) 切接 在早春3 - 4 月间,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接穗尚未发芽时进行。
砧木选直径1~2 cm 的幼苗,距地面5 cm 嫁接。
(2) T”型芽接 夏季嫁接以5 - 6月为宜;秋季嫁接则以9 月中、下旬为宜。
在砧木距地面10~15 cm处的北面(不易被风折) 、光滑无分枝处进行嫁接。
秋季芽接应适当提高嫁接部位,多留茎叶,能提高成活率。
(3) 靠接将砧木置于红枫母树的枝条旁,选粗细与砧木相同的红枫枝,在其向阳面成15°的斜角削至形成层,再往下平削2~3 cm 后撬出木质部。
然后将砧木向阳面也同样平削后,与接穗形成层对形成层紧贴一起,用塑料薄膜条将削面绑紧,待伤口愈合后,便可与红枫母体分离。
靠接虽较麻烦,但易保证成活。
(4) 插皮枝接在接穗下端用刀削出长3~4 cm 的大斜面,再在削面后下端削出长016 cm 的小斜面,使其成楔形。
然后将砧木在离地面4~5 cm 处截断,从截面边沿由上而下垂直划一刀深达木质部,并用刀尖向左右挑开皮层,把接德大斜面朝向砧木木质部慢慢插入,随即用塑料薄膜条,从下至上缠绕砧木的纵开口,连同砧木横截面一起绑扎严紧,以防风干及渗透雨水。
(5) 双舌接 嫁接时间以3 - 4 月砧木芽膨大时进行为宜。
在已定植好的砧木上进行嫁接,在接穗基部芽下面削成长215 cm 的长削面,削面要光滑平整,在削面距顶端1/ 3 处切一长约1 cm 的纵切口。
用同样的方法削取砧木。
然后将接穗和砧木的舌型口对接,形成层对齐;最后用塑料条将接口完全扎好。
嫁接完后要检查成活和松绑扎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3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