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运输技术指南
粮食运输技术指南(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提高粮食运输效率,保持运输粮食品质稳定,提升粮食运输技术水平,降低运输环节粮食损耗,服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粮食运输减损工作,特制订本指南。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强化粮食运输过程管理,突出系统布局,落实节粮减损,加强粮食运输技术指导,加快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应用,提升粮食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粮食质量,切实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失损耗,确保运输安全和操作安全。到2027年,粮食运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建立粮食运输技术支撑体系,粮食物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粮食运输装卸更加顺畅,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粮食运输环节减损降耗效果明显。
做好粮食安全运输准备(一)做好装运准备。
粮食托运人应选用适宜载具运输粮食,优先选用各类专用粮食运输载具。
对于确需采用非专用载具运输粮食的,应做好必要防护处理并备好包装物、铺垫物等。
铺垫物不应破损,不得使用谷壳、篾片、苇席或其他不适宜的铺垫物。
加强包装物、铺垫物和必备用品管理,确保质量良好。
(二)检查运输载具状态。
各粮食托运人、承运人应加强对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载具检查,确保状态良好。
认真检查运输载具门、窗、舱盖等处,确保无漏雨雪、漏粮、水湿、污染等异状,车辆、船只等粮食运输载具的装载空间规整完好,包装袋、集装袋、集装箱等完整无破损,内部空间清洁干燥,卫生条件良好,确保运输途中不开裂破损。
及时检查车辆、船只铺垫物及防雨设施,避免粮食撒漏或湿损风险。
做好粮食接卸和输送设备维护,确保传动、承载、运输设备状态良好。
(三)确保运输载具卫生安全。
禁止使用不符合质量、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运输粮食。
装载过化肥、农药、玻璃纤维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或装载过活牲畜和其他污秽物的包装材料及承载用具,须按规定彻底清洗洁净或消毒,在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前不得运输粮食。
(四)加强托运粮食质量管理。
粮食托运人要加强运输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不得违规托运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或其他危害物质超标的粮食,霉变或色泽、气味异常的粮食,以及储存期间使用储粮药剂未满安全间隔期等不符合食用质量标准的粮食。
对于上述指定用途的粮食,要严格执行安全运输要求,确保不流入口粮市场。
粮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
高水分粮、虫粮等,由粮食托运人在托运前进行妥善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告知承运人。
按有关规定落实粮食、包装物、运输工具相关的防疫检测。
不得在运输途中使用国家禁止的化学药剂或违规使用化学药剂进行保质杀虫等作业。
做好出入粮库运输技术应用(一)做好粮食清理抑尘降碎工作。
注意做好粮食装卸、入仓过程降尘清理工作,可使用高效环保粮食清理系统、密闭高效输送设备或其他除尘和抑尘技术装备降尘。
装船、装车机具设备落粮处宜加装降碎抑尘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粮食输送设备可采用弹性挡板等设施,降低作业粮食破碎率。
(二)做好出仓粮食质量管理工作。
库存粮食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出仓时如发现粮食遭受污染、水湿、虫霉变质等情况,该部分风险粮食须分类处置。
根据粮食污染因素、水湿程度和质量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理、抢救,防止损失扩大。
平房仓粮食出仓前应进行通风散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防止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粮堆或粮芯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异较大时,应降低出仓速度,避免结露。
提前检修扒谷机等机械设备,防止作业时出现故障或发生漏电事故。
做好输送带等设备桥接,安排好开机顺序,防止出现遗撒。
作业时应及时清扫粮仓和场地,收集遗撒粮食。
(四)做好港口中转作业。
加强港口作业设备检修维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
合理设置设备启动顺序,减少不必要停机,降低作业环节抛撒损耗。
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散粮物流管控一体化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运输、仓储及作业数据流的高度融合、动态作业协同,及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做到设备预测性管理和预防性维护。
促进粮食运输减损(一)做好在途粮食安全管理工作。
粮食运输应遵守各项相关管理要求。
铁路运输,应确保车辆密封性能良好,保证装车后篷布苫盖质量良好,绳索固定系牢,行驶过程中遮盖牢固,有效防风、防雨雪、防危害物质混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4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