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的种植方法
覆盆子,也被称为掌叶覆盆子,是一种兼具果实和药用价值的功能性植物。其果实呈浆果状,质地柔软多汁,味道甜酸适中,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风味。覆盆子的外观色泽诱人,同时富含多种易于被人体吸收且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下面一起看下覆盆子的种植方法。
1、选地与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避风且排水灌溉便利的地段,土壤富含腐殖质,略偏酸性为佳。种植前需全面翻耕土地,施足基肥,每亩施用2500千克腐熟农家肥和30千克复合肥。耙平土地,起垄,畦宽0.8-1.0米,高0.2-0.4米,沟宽1米,每亩种植约400株。
2、中耕与除草
全年进行3-5次中耕除草,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至6-10厘米,注意勿伤根。后期枝条茂密时,及时疏花并清除杂草。每次灌溉和雨后需松土,夏末秋初停止耕作,以促进枝条老化,增强越冬抗寒能力。
3、水肥管理
避免积水,干旱时进行灌溉,可采用喷灌或浇灌等方式。根据覆盆子需肥规律,幼苗在2-6月吸收较多氮肥,5月达高峰,之后逐渐减缓;磷肥在3-5月吸收较多,果实采收后逐渐减少。每年施1次基肥和3次追肥,基肥在秋季落叶后进行,每亩施用300千克腐熟有机肥和50-75千克过磷酸钙。第一次追肥在春季萌芽前,每亩施用10千克尿素和5千克钙镁磷肥。第二次追肥在花前一周,每亩施用10千克硫酸钾肥。第三次追肥在坐果后,每亩施用10千克尿素,施于距离树干20厘米以外的根系分布区。试验表明,开花前10天喷施0.1%硼砂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量。
4、搭架与引缚
覆盆子枝条柔软,果实重压易下垂至地面,导致果实受污染。同时,下垂枝条相互遮挡,通风透光不良,管理不便,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需设立支架,将枝条绑缚在支柱上,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经济效益和操作管理角度考虑,采用支柱引缚法较为省时省钱。具体做法是在株丛间设立支柱,直接将枝条引缚到支柱上。
5、整形与修剪
春季及时整形修剪,合理修剪上年枯萎枝条,清理过密枝条;夏季对主干枝条进行处理和修剪。果实采摘完毕后,将果实果枝全部摘除,使枝干更健壮。
6、病虫防治
覆盆子抗病性强,病虫危害较少。主要病害有茎腐病和白粉病,可用生物杀菌剂如多氧霉素、农用链霉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喷洒防治。主要虫害有柳蝙蛾、卷叶蛾、穿孔蛾、天牛类等,可用生物杀虫剂如阿维菌素等喷施防治。新建场地病虫害更少,只要秋季加强管理,及时集中销毁处理枯枝,消除病原,即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综上就是覆盆子的种植方法介绍,覆盆子味道酸甜,营养价值高,是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其种植前景也比以前更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