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漆蓝卷象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橄榄漆蓝卷象属卷象科,蓝卷象属,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系中国昆虫新记录种,在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是首次发现的橄榄新害虫。橄榄漆蓝卷象成虫吸取橄榄嫩梢、果实的汁液,受害果园受害株率达80%~100%,嫩梢受害率60%~100%,受害枝梢干枯,受害幼果千疮百孔,甚至掉落,严重影响橄榄的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从1999年以来,该场对漆蓝卷象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已系统掌握了该虫的生活史、在橄榄上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1.1 生活史 该虫在福建平和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筑土室越冬,也有少数幼虫直接在橄榄枯梢中越冬。
4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鸹沙妫?月下旬成虫出土活动开始危害春梢,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盛发期。
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下旬开始入土化蛹,7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出土危害,8月上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幼虫孵出,9月下旬开始入土越冬。
成虫10月上旬为末期,但在11月,仍有少数幼虫在枯梢中取食,各代虫态发生时间不整齐。
1.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不包括头、喙)3.2~4.0 mm。
前胸、鞘翅具青蓝色光泽,触角、足黑色。
喙细长,略向下弯,长约等于前胸背板长的1.4倍。
触角着生于喙基部1/4处,触角11节。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5;4),中部之后最宽,两侧圆。
鞘翅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倍,两侧基部近平行,中间以后向外略凸;肩显著,鞘翅基部向中间小盾片方向略倾斜。
臀板部分外露,具明显刻点和细小刚毛。
前足基节大,紧靠一起,后足基节与后胸前侧片相连,腿节棒状,胫节细长,爪离生,有附爪。
卵:长椭圆形,长0.8~1.0 mm,宽0.5~0.7 mm,光滑略透明;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黄白色。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0~1.4 mm,体宽约0.8 mm;体弯曲呈蛴螬形,被稀疏白色刚毛。
身体除前胸背板靠近头部浅褐色外,其余为乳白色至浅黄色,略透明。
老熟幼虫体长4.0~5.3mm,体宽约1.7~2.2 mm,淡黄色。
蛹:体长3.7~4.3 mm,宽1.9~2.4 mm,乳白色,腹末、喙端部有刚毛。
漆蓝卷象以成虫危害橄榄的嫩梢和果实,一年中从4月下旬橄榄的晚春梢开始危害。
2.1 危害新梢 取食时找到刚抽发很幼嫩的新梢,一般由梢的基部开始,头朝下四足直立紧绷,并用力向前顶,身体随之上下移动数次,如木工钻孔,使整个喙插入嫩梢茎中,深度约2 mm,然后吸食汁液。
每次吸食时间依食物汁液多少而定,一般取食一孔仅需4~7秒钟,取食完一孔后抽出喙,在梢上左右擦拭1~3次,弄干净喙上的黏物,接着在相邻的取食孔边1~2 mm处继续钻孔吸汁,被钻的孔会渗出橄榄汁液,经氧化而变成黑褐色孔痕。
取食的顺序为先从梢基部到端部紧密相邻,基本上呈一直线直至梢端,每梢有12-30个针眼孔,雌虫会在一些受害梢针眼孔中产卵,一梢产卵1~2粒,最多5粒;最后在受害梢的基部呈环状或螺旋状刺吸1~3圈,由于被危害枝梢汁液被吸,而且基部被环状刺伤,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在1~3天内迅速枯萎,枯梢容易剥离,如遇到刮大风或台风,有一部分枯梢会脱落。
每头成虫一天可危害新梢8~12枝。
2.2 危害花果 新梢逐渐木质化后,成虫会转向花穗,危害单花花柄,造成花朵干枯。
6月上旬橄榄着果后,又转移危害幼果;在果实上钻孔吸取汁液,造成千疮百孔,果实受害较重后一般会干枯脱落,较壮实的果实虽然不脱落,但果实变小畸形,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7月以后,果实逐渐粗硬,不再被危害。
2.3 危害过程 成虫都在白天取食,一般先从树冠顶部新梢开始,具有群集取食危害现象,在同一株橄榄树上将大部分新梢取食完后,再转移到邻近植株继续危害,被为害橄榄树呈块片状集中。
成虫具有假死性,在受到惊忧后会滚动掉落,到半途中又飞翔逃走,给人工捕捉造成困难。
产在枯梢上的卵经8-12天后孵化成幼虫,据调查,被为害枯梢中有幼虫1头的占70.4%,2头的占19.7%,3头的占4.9%,4头的占2.7%,5头的占2.3%。
幼虫不具爬行能力,靠蠕动挪动位置。
孵化后的幼虫在枯梢中取食蛀道,最后枯梢中间段被蛀空,仅剩一层表皮。
老熟幼虫会咬破枯梢表皮掉落地上,然后钻入士中1.0~7.0 cm处筑土室化蛹越冬。
2.4 危害程度 据测定,5年生嫁接树,受害较重的比轻微受害植株冠幅减少0.7 m,树高减少0.8 m,单株产量减产45%。
特别是3月底4月初嫁接的小树,由于嫁接芽抽发时正遇上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可把抽发的接芽全部危害,再抽发再危害,造成接芽全部受损。
在同一坡度橄榄园,下坡较重,中坡较轻,上坡最轻,受害率分别为75.3%、68.3%和55.7%。
在橄榄品种间,春梢抽发早,新梢粗壮的品种比新梢抽发迟和枝梢较细小的品种受害轻。
由于漆蓝卷象成虫受到惊忧会立即飞走,卵和幼虫在枯梢内度过,蛹在地下土室中,所以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治该虫的危害。
3.1 人工摘除枯梢 在新梢抽发危害期,利用受害梢易剥离的特点,组织人员对受害的枝梢进行摘除。
小树可直接用手摘取,大树可用竹竿绑一个铁钩钩断,将枯梢集中烧毁,消灭卵和幼虫。
3.2 冬季松土灭蛹 在每年12月,对橄榄园进行浅耕,深度在10 cm左右(橄榄忌深翻,以免伤根产生流胶),浅耕可破坏象虫土室,使越冬蛹受到伤害死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