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河蟹池塘伊乐藻的复活攻略

在追求高产中规格的养蟹模式下,伊乐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环洪泽湖为例,蟹塘水草超过90%是伊乐藻。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腐烂后易引起水质恶化,河蟹病害增加,规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河蟹池塘伊乐藻的复活攻略

在追求高产中规格的养蟹模式下,伊乐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以环洪泽湖为例,蟹塘水草超过90%是伊乐藻。

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腐烂后易引起水质恶化,河蟹病害增加,规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伊乐藻腐烂至少导致河蟹减产30%,规格下降3~5钱。

如何保草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前期水草不好的塘口,梅雨”是长草、让水草恢复活力的最后机会。

伊乐藻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水温30℃以上其生长受到抑制。

要求水深小于2-2.2倍水体透明度,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达到最大生物量。

在生长季节内,40%~65%的茎生物量集中在水体中上部离水面下30cm左右的水层。

当伊乐藻快长出水面时,开始分生侧枝,形成厚密的灌丛。

夏季高温期水温上升至30℃以上,伊乐藻生长停滞。

底层根、茎由于缺少光照以及溶氧开始发黄腐烂,植物体漂浮于水面即漂草”现象。

水草漂浮后,水质一般开始恶化,水体中蓝藻爆发,透明度下降。

严重者水草腐烂,河蟹病害开始爆发。

六 七月份伊乐藻活力下降原因1.水浑每年5月,蟹塘水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

没有及时处理水混的蟹塘,水草一般会挂脏”萎缩,这也直接导致七月伊乐藻活力下降。

伊乐藻的提前衰败给中后期蟹塘的水质调节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有超过半数的蟹塘后期没有水草是因为前期没有及时处理水混”。

因此水混”算得上蟹塘水草的第一杀手。

2.营养缺失五月是伊乐藻疯长”的季节,也是伊乐藻开花的时节。

伊乐藻属沉水植物,其光合作用所需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水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离子。

在蟹塘这类小水体中,水体的流动交换性差,当伊乐藻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碳酸根离子被大量消耗,水体pH值会快速升高。

当水体pH值高于10.0时,往往会抑制伊乐藻的生长,甚至出现萎缩。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伊乐藻叶片卷曲扭旋,叶片上布满白色结晶矿物盐,这个时候水体一般呈现乳白”色。

另一方面,伊乐藻大量开花,造成营养盐的浪费,且自身消耗大,抑制茎、叶的生长。

开花后的伊乐藻活力开始下降,茎叶开始发黄。

3.附着物随着水混、自身活力下降,伊乐藻叶片开始附着有机质和附生藻类(俗称挂脏”)。

悬浮有机物附着在水草上不但阻碍了伊乐藻的光合作用,还为青苔孢子提供了附着点。

一般在水草挂脏”一个星期左右,青苔就会滋生。

随着附着物以及青苔的不断增加,伊乐藻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作用速率以及伊乐藻的生物量都开始下降。

4.虫害五月小麦成熟的时节也是毛蜢幼虫大量繁殖的时期。

毛蜢幼虫以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的叶片和嫩茎为食。

当毛蜢幼虫爆发的时候,可以在3天内吃光全塘伊乐藻的叶片和嫩头。

受虫害严重的蟹塘如果不及时换水调水,水质会变成酱油颜色(裸藻为主),水草活力非常差。

5.河蟹、龙虾由于温度上升,河蟹的觅食、摄食量都大大增加。

野杂鱼也开始大量滋生和河蟹争夺饵料。

如果投喂量不足,河蟹、龙虾等会大量夹草。

下风口能见到特别多的白根和嫩芽,这直接影响水草的生长。

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

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

"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

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9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