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凤梨黑腐病的防治方法

凤梨黑腐病,又称软腐病,是凤梨在田间和贮藏中的重要病害。它危害果实,也危害幼苗和叶片。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有发生。

凤梨黑腐病的防治方法

凤梨腐烂后失去食用价值。

①危害未成熟果实及成熟果实,多发生于成熟果实;该病从受伤的小果(果眼)或果柄和果实顶芽的伤口或切口侵入;感染初期常呈V”字形,先沿果心纵向扩展,呈深褐色,不易软化,然后横向果肉迅速软腐、变黑。

从小果伤口侵入,表面呈暗色水渍状软斑,病健界限初期不明显。

当果肉受侵染后,病部稍呈内陷状,果肉组织开始被分解,并迅速软腐,变为黑色,大量分解的汁液从病部外溢,而且散发出特殊刺鼻的酒精气味。

在果肉受害后,病健界限较明显。

②危害刚定植的幼苗,使其发生基腐。

其基部叶片及根变黑腐烂,后期柔软组织败坏,仅余下纤维组织,极易被踢倒。

病菌还能危害茎顶部及嫩叶基部,引起心腐。

不论是基腐还是心腐,病部都变成黑色,发出香味。

③危害叶片,使其出现叶斑。

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迅速扩大成长达数厘米长的不规则黑褐色水渍斑块。

上面生灰白色霉层(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在干旱条件下病斑转变为草黄色,纸状,边缘黑褐色的病斑。

该病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尤为严重。

在雨天打顶(除冠芽),或摘除冠芽过迟、伤口过大、难以愈合时,果实较多发病。

低温霜冻期间,受害果实也易发病;采收贮藏运输期间,机械伤口多;发病也多。

该病由真菌奇异根串球霉Thielaviopsisparadoxa(De,Seyn)VanHohn引起。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潜伏于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

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4年之久。

菌体可借雨水溅射或气流、昆虫传播,遇寄主、条件又适宜时,即萌发芽管,从伤口侵染,引起发病。

病菌在果实采后堆放、运输与贮藏期间,可通过接触传染和蔓延危害。

①去冠芽应在晴天进行。

当果实生长到一定时候,要摘除冠芽,使植株中的养分集中供应果实,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实施时,要尽量选择晴天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染。

为防止感染,可采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800倍,用以涂抹伤口,防止病菌感染。

②凤梨采收宜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或者阴天采收,切忌雨天采收。

采收时,可用刀切割,果柄留2~3厘米长。

③采后的选果、分级、包装和保鲜处理等操作,要尽量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和减少机械损伤。

④果实经处理后,用硬纸板箱或木箱装载。

贮藏库须先打扫干净并消毒。

贮藏中要注意仓库的通风和降温。

贮运中,夏天应注意通风降温,冬天须注意防寒保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