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地膜栽培技术
油葵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油料作物,其出油率达到35%~40%,油质清澈透明,气味芳香,各方面表现十分不错。下面给大家介绍油葵地膜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油葵对前茬作物要求不甚严格,但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前茬较好,轮作周期应在4年以上。及时清地、灭茬,深耕25cm~27cm,耕作质量要求“直、平、齐、净”。施足底肥,抢墒铺膜,用种子重量0.3%的甲霜灵拌种,防止油葵霜霉病的发生。
2、播种
抢时早播,力争全苗,播深4-5cm,每穴下籽3粒~4粒,播后用脚轻踩,使种子与土壤结合,利于出苗。精选良种,葵杂5号、G101为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要求纯度在95%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合理密植,选用80cm幅宽的超薄膜,采用宽窄行种植形式,每道膜上种植两行油葵,行距40cm,株距27cm,膜间距30cm,每公顷留株数90000株左右。要求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株距一致。
3、苗期管理
油葵要做好间苗、定苗管理,从1对真叶期开始间苗,3对真叶期定苗,定苗要留足苗,留匀苗。定苗后除草1次~2次。加强田间病情监测对菌核病发生的田块,定苗后用甲基托布津500倍~ 800倍液全田喷雾1次~2次,及时拨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
4、中后期管理
油葵现蕾初期结合追肥培土,每公顷追施硝铵225kg~300kg。油葵属异花异株授粉作物,且自花不实,主要靠昆出和风力传粉,应通过放蜂铺助授粉,也可采用拉绳法或花盘接触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收获
油葵花盘背面呈现柠檬黄色、茎杆变黄、中上部叶片开始退绿变黄时,即达到生理成熟,应适时收获。花盘和籽粒含水量均较高时,此时收获,花盘易腐烂,籽粒易霉变,在生理成熟后8天~10天,当油葵茎杆变黄、叶片枯黄下垂或脱落、花盘黄褐色,果皮变硬时收刈为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1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