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大水面池塘大银鱼养殖技术

报道银鱼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近年来水产养殖的热点。下面将大水面池塘养殖大银鱼技术简介如下。

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

大水面池塘大银鱼养殖技术

报道银鱼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近年来水产养殖的热点。

下面将大水面池塘养殖大银鱼技术简介如下。

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受惊扰时,钻入底泥中。

子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诱集成群,可用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趋光性。

在池塘中,大银鱼能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

池塘中大银鱼性腺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的银鱼基本相同。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

在带有水草的硬质底池塘,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90%。

幼鱼出膜后10日龄开食,饵料是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

大银鱼为肉食性,以小的鱼虾为食。

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

单养池面积3亩~4.5亩,套养池面积4.5亩~9亩,池深2米以上,池周有适量水草,底泥厚0.2米。

不要与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在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几次适当翻动表层底泥后,将该池水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放养池中。

因大银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于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可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

此项工作应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

首次饲养所需的种苗,可在天然水域中采集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人工受精而获得受精卵(鱼种场有受精卵出售)。

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当水温保持在4℃~6℃时,30天~40天出膜,孵化率较高,放养效果较好。

控制孵化时间有重要的生产意义。

卵苗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在鱼卵胚胎期放养效果比放鱼苗好。

出膜前1周将卵放入池中孵化,每亩放2万粒受精卵,9月~10月可捕获大银鱼30千克。

如放养量太大,子幼鱼饵料不足。

池水深1米~1.5米为宜。

子鱼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食。

孵出10天后开食,开食后3天,若无饵料便死亡。

因此放养池要提前施足肥,保证开食时有足够的饵料。

施用充分发酵的粪肥,适当施用石灰水,经10天~15天,水色转浓,轮虫就能达到相当密度。

幼鱼主食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

此期可勤施肥,施肥量根据水色和水温控制,尽量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水深保持在2米。

成鱼期(全长40毫米以上)摄食量大,生长显着加快,必须勤施肥以维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腐熟发酵肥,也可少量泼洒豆浆(每天每亩用250克~500克黄豆),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