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梅雨季节对虾养殖 如何预防和预防什么

每年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那么,梅雨季节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对虾养殖管理呢?如何预防?预防什么?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细菌病。

梅雨季节对虾养殖 如何预防和预防什么

连续阴雨天气,细菌容易大量爆发。

而这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副溶血弧菌。

主要是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

一般情况是由于底质比较差引起的,这时我们不能进行杀,可能会导致越杀越多。

能够提前做好这方面的预防最好。

连续阴雨天气,池塘容易出现倒藻,产生藻毒素。

同时不合理的投喂也会造成氮源污染。

预防肝胰腺、肠炎疾病。

对虾处于转肝期或者还未进入转肝期,需要做好保肝护肝的工作。

连续阴雨天,池塘能量逐渐减弱,溶氧不足,藻类不稳定,容易倒藻。

预防细菌病首先必须从稳定水质,提高池塘能量,安全消毒。

方案:入梅前,使用活力钙3亩/包提高水体硬度,长期没有进行补钙的池塘需要连续使用两次,尤其是淡水池塘。

入梅时,使用润琪水安康150g/亩提高池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能量),为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抑制有害细菌,尤其是副溶血弧菌的生长。

入梅后,可以定期对水体使用蛭弧菌等安全不伤藻的消毒产品进行消毒,预防对虾细菌感染。

出现肝胰腺、肠道疾病,往往是因为对虾体质下降,中毒,感染有害细菌,甚至可能感染肠孢子虫引起的。

方案:针对对虾体质下降,入梅前泼洒美丰+速调速补抗应激,定期撒活力钙。

同时在饲料中拌料内服乳酸菌、速调速补、中草药等保肝护肠产品。

针对中毒、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参照①、②条的方案。

预防纤毛虫等寄生虫病。

纤毛虫轻者造成对虾鳃丝发黄、发黑,严重会造成对虾脱壳困难,死亡。

纤毛虫的出现一般是因为底质变差、缺乏钙质导致的。

所以需要定期使用底改,改善底质,同时使用活力钙进行钙质补充,提高水质硬度。

主要预防藻毒素、指标异常引起的中毒(氮源污染造成的)。

方案:入梅第一天使用润琪水安康150g/亩+润琪底毒净150g/亩对水体进行全面解毒。

养殖户应对水体进行全面立体的解毒。

每隔7天对水体进行全面的解毒。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0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