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猪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

1.易感性

本菌可感染多种动物,家畜中以牛、猪、山羊、绵羊易感性较高,其他动物如水牛、牦牛、羚羊、鹿、骆驼、猫、狼、犬、马、野兔、鸡、鸭及一些啮齿类等都可以自然感染。实验动物中,以小鼠、豚鼠、鸽和幼猫最易感,家兔次之。

2.传染源

主要是病畜和带菌动物。尤其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病原菌可随感染动物的精液、乳汁、脓液,特别是流产胎儿、胎衣、羊水以及子宫渗出物等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饮水、饲料、用具和草场的媒介而造成健畜感染。患病公猪的睾丸炎精囊中带菌,随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母猪。病母猪流产时,病菌随流产胎儿、胎水和胎衣及阴道分泌物等排出,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

猪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

3.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即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源等而感染。也可通过结膜、阴道、损伤或未损伤的皮肤、自然配种和呼吸道等而侵入机体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

4.流行特点

一般为散发,接近性成熟年龄的动物较易感。母畜感染后一般只发生一次流产,提示感染即多为初产母猪,流产两次的少见。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不同种布鲁氏菌对人的易感性不同。羊种布鲁氏菌对人的侵袭力和致病性最强;其次为猪种布鲁氏菌,尤其猪布鲁氏菌亚种1和亚种3。牛布鲁氏菌病疫区,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呈散在发病。患者有明显职业特征,凡与病畜、污染畜产品接触多的人,如牧区牧民、毛皮加工工人、挤奶工人、吃生乳者和科研人员等,其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5.发现历史与流行动态

我国在公元708年即有本病流行的记载。在国外,本病1860年开始发生于地中海,1887年英国DavidBruce医生首先在地中海马尔他岛分离到布鲁氏菌,故而得名。

6.潜伏期

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后,潜伏期一般为2-3周,最短为3d,长的可达数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1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