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种植方法
白芷是一种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根部被用作中药材。通常生长在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等环境中。然而,白芷的种植并不是在一年中的所有季节都可以进行的。最常见的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这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下面学习一篇白芷种植方法。
1、选择土地和整地
白芷最好在平坦的土地上种植。优选土层深厚、疏松且肥沃的沙质土壤。前茬作物通常为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用腐熟的堆肥或厩肥3000-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为基肥。然后进行翻耕,深度约为25-30厘米,整平并耙细土地,构建高畦,其宽度为1.2-1.5米,高度为12-20厘米。不过,四川地区通常不构建高畦。
2、确定种植时间
白芷的种植时间有秋播和春播两种选择,其中秋播的效果通常较好。在河南,秋播通常在白露前后进行;在河北,则在处暑至白露之间;在四川,则在白露至秋分之间;在浙江,则在寒露前的10天进行。如果气温较高,那么秋分至寒露期间进行播种较为适宜。如果播种过早,白芷植株的生长会过于旺盛,导致第二年部分植株提前抽苔开花,根部木质化而不能药用。如果播种过晚,冬季的降水量会减少,气温也会降低,导致播种后不易发芽,从而影响生长。
3、播种方法
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在浙江、河南和河北,通常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为13-20-27厘米,沟深1-1.5厘米,每亩使用种子1-1.5公斤。播种后,需要整平畦面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四川,通常采用穴播方式,行距为30-33厘米,穴距为23-27厘米,穴底要平。每亩播种量为0.5-0.8公斤。播种后不需覆土,只需施用稀人畜粪水,每亩约1000公斤左右,再用人畜粪水拌草木灰覆盖其上,但种子不能被覆盖。然后用木板镇压或轻踩,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于发芽。大约15-20天后即可出苗。
4、田间管理
间苗:当出苗后植株高度达到4-7厘米时,可以进行间苗,一般进行1-2次。穴播时每穴留苗5-8株,条播时每隔7-10厘米左右留苗1株。按株距10-12厘米定苗。间苗时留叶柄青紫色或植株基部扁形的壮苗,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松土除草:结合间苗进行除草。苗期除草需要用手薅或浅锄,以后可进行中耕除草。
施肥:一般追肥3-4次。前两次在间苗和中耕后进行,每次每亩施稀人畜粪水1500-2000公斤。第三次在定苗后进行,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3000公斤并加入3公斤尿素。例如在浙江地区,第一次在3月间苗后进行,第二次在4月除草后进行,第三次在立夏前施肥。一般冬季施用圈肥。施肥应注意控制当年施用适量的肥料,以防过度生长提前抽苔开花。第二年可以增加施肥量并辅以磷钾肥,促使根部粗壮。
排灌:白芷播种后若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生长期间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保证植株生长所需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
综上就是白芷的种植要点介绍,白芷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另外也要注意气候条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种植白芷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