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半夏种植技术与管理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味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华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等均有分布,主治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等,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下半夏种植技术。

半夏种植技术与管理

1.种植地块

一般建议选择肥沃、含有机质多、pH偏酸性、土质疏松、具有排灌条件的砂质壤土或黏壤土地块栽种。

2.繁殖方法

半夏有种子、珠芽、块茎三种繁殖方法。生产上主要采用珠芽和块茎繁殖。大田栽培的主要采用块茎繁殖法。块茎增重多,产量高。

3.种植时间

长江以南地区可在秋末随刨随种;黄淮地区可春栽。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惊蛰”至“春分”间下种,但过早温度低,起不到早栽作用,过晚虽然出苗快,但生长期相对缩短,影响产量。

4.及时追肥

半夏是一种喜肥植物,出苗后即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000~2000公斤,以后看苗再进行多次追肥。小满以后,当第一批珠芽长出许多新植株时,田块内植株密度增大,而且球茎生长迅速,需要水肥较多,此外要重施粪肥、饼肥和尿素,每亩施放腐熟厩肥、草皮灰混合肥4000-5000公斤,同时加放花生麸50公斤(经粉碎堆沤过),撒施于畦面上。施肥后即进行培土,防止肥料流失。

5.适时摘蕾

为了促进球茎生长,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当植株抽苔时,要分期分批把长出的花苞摘除。此外,半夏繁殖力强,珠芽落地后,生长极快,不易清除。因此,佛焰苞长出时必须把它摘除,使球茎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半夏产量。

6.科学采收

半夏的收获时间对产量和产品质量影响极大。适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品色白粉性足、折干率高。刨收过早,粉性不足,影响产量。

综上就是半夏的种植技术要点,种植半夏合理掌握田间管理方法非常重要,除了以上提到的点以外、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也是提高半夏产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1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