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咽喉炎的防治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下面介绍一下甲鱼养殖咽喉炎的防治。
甲鱼咽喉发炎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目前对咽喉炎尚无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病机理与致病菌均未确定。
本文以实际防治案例为依据,就发病原因与防治方式进行探讨。
病发初期摄食量下降,病鳖静卧食台且精神不振,口腔微呈喘气状。
部分病鳖,出现爬墙、打水或倒游的现象。
颈部红肿,有时口鼻出血,腹甲呈纯白色的贪血状态,肝呈土黄色,鳃组织的丛毛状小突起出血和坏死严重。
温室养殖甲鱼,水温全程30℃左右,但随着季节变化温室内部气温变化巨大。
盛夏与隆冬时节,由于温室养殖水体与温室气温具明显的温度差,甲鱼时常出水呼吸而易出现甲鱼咽喉炎。
若盛夏时节,注意调控温室空气温度,中午至傍晚时分开窗通风并适量投喂清热解毒制剂可避免出现咽喉炎。
外塘养殖,盛夏时节下午,无风天气状态下,可更换部分水体调控养殖池塘水面温度。
条件允许时,可开启增氧机使池水上下交流。
隆冬时节,温室保温性能差的养殖场,易爆发咽喉炎。
应确保甲鱼温室空温与水温温差小于3℃,减少出水呼吸的甲鱼应激,从而减少咽喉炎的发生。
温差可引起甲鱼咽喉炎,温室水体恶化同样易引起甲鱼咽喉炎的发生。
当养殖池塘水质恶化,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过高亦能引发甲鱼腮腺炎。
养殖前期,增氧时间易过大,致使水质过酸,腐败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超标,使甲鱼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咽喉发炎;增氧不足,水质恶化,水中氨氮含量超标导致甲鱼咽喉炎。
预防该类甲鱼咽喉炎,需调控好池水理化指标,并定期消毒,每个月至少外泼一次外消药,如:碘制剂、戊二醛、二氧化氯等。
若池水氨氮正常,亚硝酸盐过高,pH值低于7.0,增氧应降低。
外泼生石灰 30~60ppm ,内服双黄莲 10g/kg并结合使用呼吸道类抗生素。
若池水氨氮过高,亚硝酸盐正常,pH正常,慢慢加大增氧,亦可适当更换水体(更换量少于三分之一),然后用碘制剂3ppm泼洒,内服双黄莲 10g/kg并结合使用呼吸道类抗生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4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