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土池养殖河豚技术要点

红鳍河豚俗名廷巴鱼,河豚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在红鳍河豚成鱼养殖成活率上,各养殖单位或个人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则只在50%左右。红鳍河豚俗名廷巴鱼,河豚是沿海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土池养殖河豚技术要点

目前,在红鳍河豚成鱼养殖成活率上,各养殖单位或个人高低不等,高的可达90%以上,低的则只在50%左右。

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就红鳍河豚在成鱼上池养殖中保持较高成活率的几个技术要点总结如下: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10亩~50亩为宜,并配套有单独的进排水闸各1处,每个池塘备有水泵。

池塘要彻底清除淤泥,特别是多年养殖用的旧池塘,苗种放养前要严格清除多年积累的腐殖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用消毒药物处理晒干后再进水,水深保持在1.8m以上为好。

苗种放养1.苗种质量外观看,无论是多大规格的苗种,其体质要求健壮、活力强、肥满度大、色泽鲜亮、无畸形、规格整齐。

2.放养密度规格为800尾/kg~1000尾/kg的苗种,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5000尾/亩;规格为0.5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80尾/亩~100尾/亩;规格为0.7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60尾/亩~80尾/亩。

3.苗种消毒苗种经过高密度的温室越冬,于放养前必须用甲醛溶液消毒鱼体后,方可入池。

饲料投喂成鱼养殖期,饲料的投喂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目前,饲料多采用冷藏的杂鱼或从港口收购的新鲜杂鱼,笔者提倡以新鲜的杂鱼为主,冷藏的杂鱼为辅,每周增加投喂1次杂虾,以调节鱼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正常情况下,投喂量为养殖鱼体体重的5%~7%,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减少投喂量;为了降低饵料的浪费和便于观察,可在池塘中设点投喂,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减投喂量。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环境,可以使鱼体生长快、发病率低而饲料利用率高。

在红鳍河豚养殖过程中,大潮期间每隔3天换水100%以上,小潮期间可以根据情况添加一定的新鲜海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更要加大换水量,以保证池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鱼病防治疾病防治工作贯穿于从苗种放养到成鱼出池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针对多年出现的鱼病,笔者认为,在养殖期间除了选择优良苗种、管理好水质、科学投喂以外,还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胆碱,每隔10天~15天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进而达到抗病防病的作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大量培养光合细菌,以改善水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5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