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茎蔓,为细菌性病害。预防方法是在播种前种子消毒,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药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茎蔓。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

子叶上发病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黄褐色、半透明点状病斑。

真叶发病,叶片呈水渍状小点,随后逐渐扩大, 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潮湿时叶背面病部溢出黄白色菌脓”,后期病叶干枯,呈现黄褐色。

病斑脆弱,易干裂脱落。

茎、果实的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凹陷,带有大量细菌粘液。

果实表面病斑处易溃烂,裂口向内扩展,一直延伸到种子上,致种子带菌。

白兰瓜细菌性角斑病为细菌性病害。

病菌由病残 种子携带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可由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毛孔等侵入植植株,导致感病,若种子带菌,种子发芽时病菌即侵入子叶。

病菌可通过风雨及昆虫和人的接触传播,形成重复侵染。

低温多湿,或潮湿多雨,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播种前种子消毒: ①采用60℃温水浸种15分钟,浸种时不停搅动。

②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种后直接播种,不催芽。

实行与非葫芦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

生长期及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翻。

田间应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合理灌水,适时整枝,加强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发病初期喷药,用25%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2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