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片吸虫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7 08:42:58
【牛肝片吸虫的预防和治疗】肝片吸虫病是牛的一种主要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的病原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虫体寄生在牛的胆管里,能引起胆管炎、肝炎、肝硬变。
病牛营养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有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危害较大。
症状 牛感染该虫后,多呈慢性发病。
轻微或中等感染的,如膘情较好的,一般不表现发病症状,当严重感染时则引起发病。
此病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为病牛有轻度发热,行动迟钝,发生腹泻,放牧时离群落后,有时可突然死亡;慢性型为病情常呈慢性经过,表现为食欲缺乏,牛体逐渐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颈下与胸腹下部出现水肿,被毛粗乱无光泽而逐渐脱落。
预防 应在春秋两季驱虫1次,在驱虫期间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处理。
不能在有肝片吸虫病的潮湿地上和低洼地带饮水,也不在低洼潮湿地上割青草喂牛。
对牛的粪便应严格检查,发现有虫卵的,一定要杀死虫卵,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治疗 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牛每100公斤体重给药4~5克。
此药难溶于水,可做成舔剂。
投药后2~3天会排稀软粪便,4~5天恢复正常。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0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