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种植管理技术
竹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种竹笋管理比较简单,但如果不讲管理,照样发挥不出效益,以下介绍竹笋种植管理技术。
第一年选择竹种:较好的品种有大头典竹和八渡笋竹。
前者出笋早,五一”节前后开始出笋,比其他笋早收一个月,早笋市价高。
后者品质优,正常一棵笋有几斤重,后笋市好销售。
整地造林:整地株行距3米×4米或4米×4米,每亩56或42株,长明坎,坎长、宽、深为1米×0.3米×0.3米。
苗木造林选用根苗,即挖取上年留生的成竹苗或用枝苗育出的一年生实生苗。
这种苗第二年产量比枝苗高三倍。
合格根苗要烟斗完整带根带芽眼。
造林时,竹苗烟斗扣在坎的底部,苗杆埋入坎泥中,苗杆节眼向两边,苗杆尾苗留5―10厘米露在坎面上。
这种种法有利用竹苗保湿成活。
种时要浆根,踩实坎内泥土。
造林时间为早春至清明节的雨季。
抚育、扩坎、施肥:抚育一年2―3次,及时抚育很重要。
扩坎要迟一点,在新竹长出之后的下半年进行。
6―8月份施肥一次,每株施复合肥0.5斤。
围牛保苗:竹子最忌在未生好新根之前被牛碰松竹苗,这样竹苗不能成活。
第二年施肥:现提倡环保,在出笋季节不主张追肥,以避免竹笋久放腐烂。
故第二年在春节前后就要追肥了,每株施复合肥1斤。
竹子不怕肥近,哪里有肥,竹笋从哪里钻出来。
收笋:大头典从五一”节前一点开始收,7月为高峰期,9月出笋渐少,国庆”节后应停收笋留笋长成竹。
起笋方法:一般笋尖出土3―5厘米时挖取,挖开泥土,见笋基部至少留一双芽眼,以后新笋又从芽眼长出,一株变两株,竹笋以未成笋节为优。
抚育、扩坎:抚育二次,4月份铲一阍人,8―10月铲一次。
砍老竹:10月份留成竹后,12月份可砍去上年留竹今年出笋的老竹,留下今年新竹。
因为老竹已没有芽眼,不能出笋,只能抢吃养分,谓之公孙不见面”。
如需留枝苗,则到下年1―2月份再砍老竹,取枝苗。
砍老竹后,即对竹丛进行松土扩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