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麦常见病害有荞麦立枯病、荞麦霜霉病、荞麦斑枯病、荞麦病毒病、荞麦白霉病、荞麦轮纹病、荞麦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蛴螬、蚜虫、粘虫、草地螟、荞麦钩翅蛾等。
1.症状: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
发病初期先在茎基部着生赤褐色凹陷斑,后病斑扩展,幼苗萎蔫、倒伏、枯死。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健苗,提高植株抗病力;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土中菌量;适时播种,降低发病率;合理密植,每亩保苗密度在7.5~8.5万株,促苗壮长,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叶,减少病菌侵染。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用种子量4‰的50%三福美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也可在苗期或发病初期,交替选用80%乙蒜素乳油3000倍液、95%恶霉灵(立枯灵)水剂3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立枯磷)乳油600~1000倍液、5%井冈霉素(有效霉素)水剂1500倍液、3%多抗霉素(科生霉素)水剂600~800倍液、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50%福美双·甲霜灵·稻瘟净(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淋2~3次。
1.症状:主要侵害叶片。
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褪绿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背面着生白色的霜状霉层(孢囊梗与孢子囊),严重时叶片卷曲枯黄,最后枯死。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清除、深埋田间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减少翌年侵染源;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加强田间管理,促苗壮长,提高植株抗病力。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用种子量5‰的70%敌克松粉剂进行拌种,预防病害。
也可在发病初期,交替选用69%烯酰吗啉·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700~8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噻霉酮(立杀菌)水乳剂800~1000倍液、25%甲霜灵(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1.症状:主要侵害叶片。
叶片染病着生圆形至卵圆形褐斑,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有淡黄色晕圈,轮纹不明显,中间褪色部分生有小黑粒点(分生孢子器)。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耕翻晒田,加速病菌分解,减少病源;选用抗病品种;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与非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病源;及时清除杂草,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提高田间通透性,降低发病率;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受害;及时拔除、烧毁病株,减少病源。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用种子量3‰的40%福美双·拌种灵(拌种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也可在苗期或发病初期,交替选用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30%氧氯化铜(靠山)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50%苯菌灵(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荞麦病毒病的症状:植株染病后矮化,叶片小且卷曲、皱缩,叶缘边不整齐、周围有灼烧状。
2.荞麦病毒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复合肥料,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逆性,缓解和减轻病毒的危害;清除、深埋病株和杂草,减轻危害;及时防治蚜虫,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2)化学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交替选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25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菌必清)水剂300~500倍液、1.5%硫酸铜·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水剂10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耐病毒诱导剂)水剂100倍液喷施叶面,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荞麦白霉病的症状:主要侵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面产生浅绿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的斑驳,病斑扩展时受叶脉限制。
叶背面着生白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荞麦白霉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深翻灭茬、晒田,促进病菌分解,减少病源;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与非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减少菌量;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拔除、烧毁病残体,减少病源;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受害;及时消灭地下害虫,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用80%乙蒜素(抗菌素402)乳油50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捞出晾干播种,预防病害。
也可在苗期或发病初期,交替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硫(灭病威)悬浮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霉必清)可湿性粉剂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1.荞麦轮纹病的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和茎秆。
叶片染病着生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斑,有同心轮纹,后期病部中央生有小黑粒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变褐枯死。
茎秆染病产生梭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后病斑变为黑色,上生有黑褐色小点。
2.荞麦轮纹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清除或烧毁病残体及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菌源;实行轮作倒茬,减少植株发病率;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小时,再在50℃温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后晾干播种。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选用种子量4‰的50%三福美(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土粒散)粉剂进行拌种。
也可在发病初期,交替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悬浮剂600倍液、65%代森锌(培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1.荞麦叶斑病的症状:主要侵害叶片。
初期在叶面形成圆形至椭圆形红褐色斑点,后中间变为灰色,病斑外围红褐色。
湿度大时叶背生有灰色霉状物(子实体)。
2.荞麦叶斑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耕翻晒田,加速病菌分解,减少病源;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清除杂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受害;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源,减轻发病。
(2)化学防治:在播种前,用种子量5‰的2%戊唑醇(立克秀)干粉种衣剂进行拌种。
也可在发病初期,交替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1.症状:幼虫取食种子,啃咬幼苗根、茎,使植株丧失吸收养分能力,枯黄而死。
成虫为害地上部的幼茎、嫩叶和花。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耕翻田地,将蛴螬暴露在地表,被风干、冻死或天敌啄食,降低翌年虫口量;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避免将虫、卵带入田间,减轻为害;深施化肥,驱避幼虫;实行水旱轮作,杀死幼虫;人工捕杀成虫;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保护和利用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铜绿蜣蝇、中华盗虻等天敌,控制蛴螬;合理灌溉,间接杀死幼虫。
(2)化学防治:在耙地前,每亩可选用2%哒嗪硫磷(杀虫净)粉剂1~1.5kg,或1.1%苦参碱粉剂2~2.5kg,或3%毒·唑磷(护地净)颗粒剂3kg,与细土15~30kg拌制毒土,混匀后撒于地面,结合耙地翻入土中。
或在播种前,用种子量2‰的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5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