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露地栽培芋头
芋头原产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北方地区以种植小型芋头为主,在旱地、平原和水田均可种植,耐储运。食用部位为地下肉质的球茎,肉质粉绵、香滑,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钙质等营养物质。
芋头原产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栽培历史悠久。
北方地区以种植小型芋头为主,在旱地、平原和水田均可种植,耐储运。
食用部位为地下肉质的球茎,肉质粉绵、香滑,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钙质等营养物质。
芋头叶片肥大,株型漂亮,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以种在园区的路边、花坛,美化环境,也可作为盆栽蔬菜在室内种植,是一种很有推广前景的名特蔬菜品种。
对环境的要求 芋头适宜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5℃至30℃,低于20℃不利于生长,夜间15℃至18℃,种芽在13℃以上才能发芽;喜湿润但不耐涝,生长期间遇到低温干旱的条件,则会引起植株生长不良,造成产量降低。
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叶片容易干枯。
较耐阴,短日照条件有利于球茎的形成和膨大。
适宜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
芋头的生长期长,需肥量大。
需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钾的需求量最大,氮肥次之,磷最少。
每生产1000公斤球茎需纯氮4.02公斤,五氧化二磷1.44公斤,氧化钾7.63公斤。
栽培季节 芋头为喜温作物,京郊露地种植春种秋收。
整地及施肥 芋头忌连作,重茬会使生长不良,一般减产20%至30%,所以需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
整地前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细碎的有机肥3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作为基肥。
耕深25厘米以上,耙碎坷垃,平整后按1.3至1.4米的间距,做成畦面60至80厘米宽,畦沟60至70厘米宽的瓦垄高畦,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
播种育苗 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接播种。
育苗移栽的方式:选择口感好的槟榔芋等品种,从上年无病地块中的健壮株上选母芋中部的子芋作种芋(选择标准:单球重30克至40克,球茎饱满,顶芽充实,大小整齐的芋头作种芋)。
每亩用种量根据品种、种芋大小和栽植密度而有不同,一般每亩用种80至100公斤。
芋头生长期长,催芽育苗可以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
早春定植前20至30天在日光温室设施内育苗,选择沙壤土的地块作苗床,用50%多菌灵消毒苗床,做成1.3米宽的高畦,按8至9厘米的间距码放种芋,然后覆盖3厘米厚经消毒的沙壤土。
调节床温在20℃至25℃,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当种芽长至4厘米至5厘米即可定植。
定植 株距35厘米至40厘米,单行种植行距7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为3000株至3500株。
芋头宜深栽,覆土深度自种芋上约3厘米,过浅则影响发根。
田间管理 芋头喜湿,忌干旱。
前期维持土壤湿润即可,遇雨进行中耕。
生长中期及球茎形成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高温季节灌水应在早晚进行,以防中午浇水伤根。
芋头需肥量高,除施足基肥外,应分次追肥。
追肥原则是苗期轻或不追肥,在子芋和孙芋生长旺盛时期要看苗施肥,每次追肥不能过多,以免植株生长过旺,不利于地下球茎养分的积累。
在6月下旬每亩开穴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300公斤,7月上中旬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8月上中旬每亩施用尿素5公斤,硫酸钾肥10公斤。
出苗前后应多次中耕、除草,促进生根发苗,发现缺苗时及时补苗。
地膜覆盖栽培,当幼芽出苗时人工破膜,使幼芽露出土面,并覆土压实膜口,可提高地温、保墒。
培土能防止顶芽抽生,促进子、孙芋膨大,并增加侧根生长。
一般在6月地上部迅速生长,母芋迅速膨大,子、孙芋形成时培土,以后每20天进行1次,每次培土厚度约7厘米,共进行2至3次。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软腐病,高温、高湿易发生。
发病初期喷施0.7比1比100的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幼虫为害叶片,在傍晚喷洒生物农药百草一号”1000倍液防治。
适时采收 叶变黄衰败是球茎成熟象征,此时采收淀粉含量高,品质好,产量高。
但为了供应市场也可提前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6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