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背飞虱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22:21:27
寄主水稻、英白、玉米、大麦、小麦、甘蔗、高梁、稗草、早熟禾等。
为害特点同褐飞虱。
形态特征长翅型雄虫体长3.2―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l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病、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长4―4.5mm,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长0.7-0.8mm。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生活习性新疆、宁夏年生1―2代,东北2―3代,淮河以南3―4代,长江流域4―7代,岭南7―10代,海南
南部11代,属迁飞性害虫。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期从南向北推迟,有世代重叠。该虫长翅型成虫飞翔力强,每雌产卵85粒左右,当田间每代种群增长约2―4倍,田间虫口密度高时即迁飞转移。
防治方法(1)选用赣早釉42号等抗白背飞虱的抗虫品种。(2)其它方法参见褐飞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