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香菇的虫类病害预防措施及方法

选择新鲜优质的原辅材料、优质菌种、保证灭菌彻底、点种操作规范、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就能极大限度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漫延,就可以不用农药。(1)基料堆酵阶段:首先,使用防虫网来预防虫类近料产卵,是经济有效、方法简便的上佳措施,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药物残留问题。选用一般蔬菜育种上用的防虫网即可,即使微小的菇蝇也无法钻进。

香菇的虫类病害预防措施及方法

其次,经常喷洒高效、低残药物于料表驱避虫类,但使用浓度应低,喷洒量要少,以免产生药残。

再次,有条件时尽量采用熟料栽培方法,防虫的同时又兼灭杂菌、病菌,一举多得。

最后,在双孢菇、姬松茸菇类栽培时,推广应用二次发酵技术,高达60℃以上的温度,持续2天左右,将使虫类活体包括卵、幼虫以及成虫全部被杀灭,尽管生产成本稍有提高,但却换来了既杀虫、又杀(抑)菌、而且基料腐熟均匀、祛除异味等诸多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2)播种发菌阶段:相当数量的虫害就是在该阶段侵入的,一般持续约3周~5周的发菌阶段,平菇、鸡腿菇等菌袋均扎有微孔,可完全满足菇蚊类、螨类虫的进出而基本不受限制。

首,高密度窗纱(如防虫网)封装发菌室门窗及通风口等,并坚持闭光培养,以免成虫趋光进入。

其次,经常检查室内有否成虫,一经发现,立即喷洒菊酯类低浓度药物予以杀灭,即使单纯喷洒清水,使菇蚊类翅膀上沾有水珠,成虫即可坠地并不能再度飞起,亦可致死。

最后,培养室周围环境较差时,例如靠近垃圾、厩厕、粪堆等,除尽可能的予以清理防范外,室内需经常喷洒杀虫药物于空间、墙壁上,也是非常有力的防范措施之一。

(3)出菇管理阶段:第一,菇棚门窗及通风口封装高密度窗纱(防虫网即可),防成虫进入。

第二,尽量降低棚内光线。

第三,管理用水坚持用井水或自来水,不用沟、湾、塘中的死水”。

第四,进出口地面撒1米~2米宽的石灰带,以防螨类、鼠妇等害虫及小动物进入。

最后,在出菇间歇,适量喷洒菊酯类药物,并配合施用甲醛、漂白粉类药物,具有虫、菌兼防的双重作用,但在子实体生长其内,应禁用任何药物,以防药残影响质量。

及时发现虫害并采取措施予以杀灭,应严格选择药物品种,既注意药残问题,又防止发生药害。

初发虫害密度极小时,使用高效低残的菊酯类药物,空中或料表覆土喷雾即可予以杀灭。

中等发生时,将有部分产卵于料内,可将子实体一次性采光,对菇蚊及跳虫类采用800倍DDV对料表、覆土层喷施,并覆膜3小时~5小时;对螨类虫害可喷洒1000倍杀螨类药物,如扫螨特杀螨醇等,亦经覆膜数小时;对线虫类采用0.5%甲醛溶液予以重喷,亦须覆膜2小时~4小时。

当料表出现褐色斑块、菌柄有虫蛀现象时,已属重度发生。

此时,幼虫多在料内,喷洒药物一般无效,可采用磷化铝通杀”的措施予以一次性全部杀灭。

方法是:将子实体全部采光,菌墙栽培时,使用塑膜覆盖菌墙,两边间隔1米放置一片磷化铝,快速将塑膜四周用土压实,约8小时~10小时即可。

菌畦栽培方式的杀虫,参考上述。

注意要点:操作要快;覆膜要压实;撤膜时,应先打开菇棚门、窗及通风口。

然后将塑膜掀开,待1小时~2小时后,再将塑膜移出棚外,将磷化铝废料小心捡出,予以深埋处理。

(1)彻底清理虫源 应对菇棚周围的厕所、鸡舍、猪牛羊圈以及垃圾堆等进行彻底清理。

如无法迁移的,可予以定期喷药杀虫处理。

使用药物主要是敌敌畏等。

尤其应注意大型粪堆中的虫卵,其中菌蚊、粪蝇类虫卵可通过高温发酵、表面喷药等措施进行杀灭,以杜绝虫源。

(2)棚外定期用药 连片棚区,可采取联合或集中用药的方式。

对棚外50米的范围,每周集中用药一次。

药物为800倍敌敌畏溶液。

对独立菇棚,可在菇棚四周定期用药。

尤其是雨后的1-2天内用药效果最理想。

(3)菇棚设置防护 对菇棚的通风口、门口等与外界相通的地方,应加封高密度防虫网;或采用普通窗纱加一层棉质口罩布的方式。

有条件的,最好修建缓冲间,以杜绝菇蚊、菇蝇类成虫飞入。

(4)棚内药物驱虫 对制200-300倍高效驱虫灵溶液,根据害虫密度每隔2-4天喷洒一遍。

喷洒重点是门口及通风口等处。

在出菇期间,也可对子实体直接喷洒无毒、无残留、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药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3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