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如何做好商标品牌文章?
农业领域曾是品牌营销的盲区,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越来越多新农人的涌现,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始成为众多农业经营者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较晚,许多人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还存在一定误区。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文章?
体现差异化
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的出处并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是品牌经营最基本的作用,是生产经营者给自己的产品赋予品牌的出发点。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城市的超级市场中有众多的同类农产品,虽然是由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但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往往很难分辨出两种同类产品的区别。
现在一些经营者开始注意农产品注册,但多数缺乏地域特点,往往是别人注册什么商标,自己也跟着注册什么商标,没有发挥自己当地产品的特点、优势,这种?跟风?效应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重复性竞争。造成了?一种特色产品,多个注册商标?的分散局面,没有发挥产品商标的优势,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商标要注册
品牌对农产品优质化、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增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产前、产中会影响农民的生产行为;在产后,它左右着产品的命运。受传统观念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和基层干部品牌意识淡薄,忽视品牌的创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没有标识,在促销和宣传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打价格战,而忽视了对该农产品品牌的经营和投入,每当该农产品打开市场,准备注册商标做大做强时,才发觉该商标已被人抢先注册了。如福建漳平市西元苦瓜,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摸索了一套管理经验,单产、质量在周边市场遥遥领先,产品逐渐被市场承认和接受,并成功挤进福州、厦门、广州等农贸市场,可?西元苦瓜?商标已经被广东菜贩抢先注册了。
渠道很重要
品牌的知名度要靠销售规模来体现,而销售规模要靠销售渠道的运作才能实现。搞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加强对销售渠道的开辟和管理,形成一个通畅的、高效的销售网络,消除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分离,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平台,是农产品推广的重要工作,也是农产品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产品摆放在什么地方应由其定位决定,地摊上的产品很难和高档挂起钩来;超级商场摆上?三无?产品总是那么不伦不类;高档产品要是放在集贸市场或是地摊上无论如何也不会引起人们积极的联想。有的企业为满足中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就刻意将农产品摆放在小店,殊不知这给中高收入者的消费带来了影响,因为中高收入者一般都不喜欢到小店去买东西,农产品也不例外,其中?面子?的份额占的较多。
学会赚吆喝
很多人认为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需要就去买了,人们不需要的话做再多广告也没有用。这样造成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内容少。品牌的知名度极低,没有与客户建立良好和稳固的联系,更谈不上树立名牌优秀企业形象和利用名牌获取丰厚的利益回报。
其实,农产品不仅需要品牌,更需要品牌的整合传播,就是要增加对品牌产品的宣传投入,要善于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农业品牌。要重视现代物流新业态,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方式,开展网上展示和网上洽谈,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以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
品牌故事怎么讲才精彩?
每个农产品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故事,伴随其从出生始到成熟整个成长过程,这些故事形塑了它们的外形特征、个性风格、功能作用等,使其成为万紫千红中独有一个,无可替代。它们的故事若得以展示、传播,恰似于农产品之上附着了一层动人故事的光环,熠熠生辉。当消费者了解了其不同寻常的故事之后,便不再会对其等闲视之,农产品因此也就增加了附加值。
现在很多新农人都开发了自己的自媒体渠道,将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公众。那么如何通过自媒体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当中也是有学问的。内容营销中的写作,不是为了让人欣赏,而是为了说服。要说服别人,就要跟演说一样。那么,要怎么才能让写出来的东西更有说服力?迎合人类最基础的视觉、触觉、嗅觉等等感官需求非常重要。以下技巧可供新农人在做内容营销时参考。
构建场景制造体验
不要一味地去说感受,而是要把体验过的场景描述出来。比如,不要强调你今天吃的蒸排骨有多好吃,多美味,多吸引你。而要说揭开盖子那阵热气飘到脸上、看到排骨闪着油光、口水上来了、肚子也响了。当别人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不是在打瞌睡,而是照着它们在还原这个场景。这样,制造体验、吸引他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多用比喻产生联想
比喻就是要用大众脑子里已经熟知的东西,去触发他人还不熟知的东西,让新旧知识发生关联,从而把新知识也变成旧知识。比如,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Twitter是什么,但是把它比喻成?英文界的新浪微博?就会令人恍然大悟。这比一味地地介绍Twitter能干什么要省事得多。
多用对比体现优势
要让对比双方一较高低,分出胜负,优劣自然就看出来了。比如描述农场种的有机枸杞果子很大,可以说?鲜嫩的枸杞果子,比1块钱硬币还大?,那么,看到这个信息的人就会立即对枸杞果产生直观的印象。
多用动词感同身受
动词能够直接让人感受到力量。很多动词都可以直接套用到日常的动作上。比如,形容一个人工作压力大时,用?工作压力好大好大,心好累好累?这种柔情似水的说法毫无感染力,如果换成?肩上扛着的压力像一头好吃懒做的猪,天天在长胖,每当想使尽力气把它顶开,却发现全身肌肉都开始抽筋了。?就会让人感觉到这个人是从内心到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少些强调令人接受
越强调越乏力,有时越强调什么,就会越暴露出越缺什么。就如同我们常说那些喜欢大声喧哗的人,往往是没有底气的人。比如,?好、很好、非常好、超级好、好得不得了?这种?大便体?越是说得多,越让人怀疑事物本身的真实性。
平易近人增加受众
文案中使用的词汇越高级、越专业,受众越少,感知度越低。比如,大谈金融技术、生物农药的杀虫原理、修枝方法、奶牛防疫等专业性强的词汇,以及频繁使用英文词汇和文言文语法,这样的文案估计只有传播到有这个兴趣的人才会被浏览,对于不懂这些专业的受众,这样的文档就如同催眠。
农村产品产地形象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起着明显的作用,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欢迎参阅。
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篇一
1. ? 原产地? 战略
西藏的冬虫夏草、红花, 北京的二锅头、烤鸭,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 许多产品具有产地特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特产?。反过来,? 品牌产地?(Country of Origin)形象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起着明显的作用。购买商品时,上海制造往往意味着技术先进、品质优良; 来自塞上草原, 往往无污染的感觉;来自新疆、西藏的产品, 又往往带有异域风情,风味独特。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去年夏天,我们策划了?丝路晨光? 珍品油系列,该珍品油系列有小麦胚芽油、葡萄籽油、红花籽油、西红柿籽油等4种产品,在这些产品中,有3种原料产自新疆,而且红花籽产自著名的红花之乡塔城,那里的红花品质堪称最佳;葡萄籽产自吐鲁番, 吐鲁番的葡萄天下闻名;西红柿籽则来自塞外名城库尔勒。独特的产地优势赋予产品天然、纯净、健康、营养的形象,是最有冲击力、最富特色的品牌优势。因此,笔者在新疆产地上大做文章,把品牌定位为?来自西域的特种油?, 把品牌名称提炼为?丝路晨光?。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至西域, ?丝路? 也成为新疆的一种代称, 提到?丝路? 就会想到新疆。著名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丝路模特大赛? 也成为中国顶级的、影响广泛的时尚赛事。这些都给?丝路? 赋予了许多文化、美学蕴涵, 给人以文明、异域、浪漫、美的联想。 ?丝路晨光?,包含了产品最大的特点和独特的价值 新疆产地和健康功效,富于文化美感和朝气,与原品牌有传承联系,而且音律和谐, 富于美的联想。?丝路晨光? 丰富的内涵,完美地诠释了产品价值。
此外,笔者还在产品包装和宣传物上大打产地概念,用产地概念传递给消费者天然纯净、质量上乘、健康正宗的印象。最终, ?丝路晨光? 珍品油系列以产品优异的市场表现证明了?产地? 战略的威力。
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篇二
原生态? 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饮食健康意识越发明显。消费者对自然、健康、绿色的产品的需求正成为一种趋势。因此, 自然、绿色便成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塑造自己品牌的有力支撑点。2006年底,笔者在北京的公司迎来了几位来自甘肃的朋友。他们千里迢迢带来了几个十几斤重的籽瓜, 还有几箱色泽金黄的饮料 籽瓜汁。他们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独辟蹊径,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解决了国内外同行业为之头疼的?瓜好吃,瓜类饮品难做? 的国际性难题, 率先于2003年6月推出了籽瓜汁饮品, 并申报3项发明专利, 填补了饮料界尚无高档瓜汁类饮料的空白。
为提炼品牌名称,我们综合品牌策略、产品特质和客户意见,最终定为?东方瓜园?, 寓意绿色、健康、美昧, 富于感染力和食欲感。为了提升产品的价值感,笔者把原来的产品名称?籽瓜汁? 改为?籽瓜露?,一个?露? 字,传递出自然、原生的信息,立即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感。然后笔者将东方瓜园品牌定位为?现代人的时尚健康饮品?,并把其品牌核心价值定位为?原生态?。
?原生态? 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 ?原生态? 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未经过异化的东西, 即回到事物本源看事物。现代文明的发展,不但没有使?原生态? 贬值, 相反日益成为消费者追捧的时尚。 ?原生态?旅游、?原生态? 食品、?原生态? 建筑、?原生态? 文学、?原生态? 教育等等,方兴未艾。东方瓜园籽瓜露的?原生态?包含这样的信息:籽瓜是
西瓜的母本,未经异化的原生品种; 籽瓜露源于中国最大的最正宗的质量最好的籽瓜产地,纯正自然,返朴归真,品味原生。总之, ?原生态? 就是?自然、原生、健康?。产品推出后,大受欢迎, 最近还被作为甘肃特色产品的经典代表, 被2007年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确定为指定
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篇三
?文化突围? 战略
农产品透着?土气?,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往往缺乏品牌资源整合能力,对农产品深加工产品的?文化? 价值缺乏挖掘, 不能用?文化? 来提升品牌价值。其实,我国悠久深厚的农业文明,赋予了许多农产品深加工产品浓厚的文化底蕴, 只要善于挖掘利用, 便能策划出差异化十足的品牌和产品,增加品牌附加值。
前年6月,百年智业公司迎来了几位来自墨子故乡 山东滕州的客户,他们开发出了美昧健康的板栗粥产品,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扩大市场,最终找到了北京百年智业。
栗子,与桃、李、杏、枣一样,为我国五大名果之一,也是一种文化韵味很浓的食品。栗子粥在民间历史悠久,也是受世人追捧的营养食品,有句俗话: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香粥赛补剂。笔者紧紧抓住板栗粥美昧、健康的核心利益点,并尽量挖掘板栗的文化底蕴, 用文化诠释品牌和产品的价值,寻求文化和情感的认同。笔者为板栗粥产品提炼出以下的副品牌名称 ?板栗世家?。?世家? 出于司马迁《史记》,本是《史记》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编入《世家》的, 除儒学宗师孔子和农民起义领袖陈涉之外,其余全部是皇胄或福勋之臣。譬如(倜公世豸 、 《留侯(张良)世家》、 L子世家》,等等。其后, ?世家? 被指名门望族,如?金粉世家?、?名人世家?。另外, ?世家? 还指技艺高超、受人尊敬、世代相传的家族,譬如?中医世家?、?国画世家?、?书香世家?。?世家? 意味着积淀, 意味着文化,意味着技艺, 意味着诚信,意味着价值。 ?板栗世家? 的品牌名称说明了秉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的先进板栗粥制作技艺,饱含了板栗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养生文化, 诠释了?中国板栗粥第一品牌?的品牌定位。
而且笔者已经将?板栗世家? 作为注册商标,以合法的垄断手法, 帮助客户提高未来的竞争壁垒。也就是说, ?亲亲?、?银鹭? 等方便粥业者未来可以跟进做板栗粥, 共同将这个市场做大,但是?中国板栗粥第一品牌?、?中国最好的板栗粥?只有一个,那就是?板栗世家?。在笔者的策划下,?板栗世家? 可以被模仿,但注定无法被超越。
在罐装方便粥市场中, 板栗粥属于差异化产品, 目前市面上几乎看不见同类竞争产品。2007年9月, ?南海亚龙品牌战略发布会暨两岸著名策划人黄泰元先生演讲会? 在山东滕州盛大举行。?板栗世家? 板栗粥, 这个还不是知名品牌的商品,吸引了全国各地数百名经销商参会, 与会经销商对?板栗世家? 差异化的包装、糯甜可口的味道称赞不已。笔者所做的题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变革与经销商的蓝海商机? 的演讲更是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听完笔者的演讲,经销商信心十足,纷纷签约,盛况空前,一上午就卖了600多万元的货物,企业乐得合不拢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1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