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利与弊?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好处自然是提高产量,社会进步,农民不在那么辛苦,也减少了城乡的差别。
弊端就是这样会使很多农民有失业的可能,因为机械工作没有手工干活细会减少丰收,同时浪费土地,中国的土地山坡多,很多地方用不了机械,机械化还使能源消耗大(柴油,电力),环境有少量的污染。
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首先想讲的是,这题目是有问题的。食品安全与有机农业并不直接有关。当然总体来说,有机农业确实在标准上,比一般农产品高,所以安全性上一般比普通农产品要好。但是必须注意安全性并不是有机农业关注的首要目标。
好吧,先谈谈的概念。我知道所谓Organic Agriculture在具体标准上有一定争议,但总体来说,有机农业可以认定为屏除农药、化学肥料、基因改造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非天然物质的使用。维基百科转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百度百科
所以,请题主注意,有机农业和食品安全从定义来说,没有半毛钱关系。有机农业由于不允许使用化学制剂,因此农残、添加剂超标的问题确实得到规避。但是食品不仅只有农产品,农产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的途中一样可以造成污染。哪怕仅针对地里的作物,田间管理不善,土壤问题等依然可能造成作物质量不达标。
正因为有机农业的高标准,其在选种、育种、耕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就要下更大的力气,换句话说就是成本更高,转化到终端,必然带来成本上升。即使通过规模养殖、成本优化等措施将有机农业的成本降低,其终端售价必然高于普通农产品。再回头看我国国情,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167元,基尼系数却高达0.469,吃饱饭都已成为巨大的问题。如果大规模推广有机农业,到时候基尼系数就会更加好看,社会就更加不稳定,吃饭就更加成问题。
综上,国家真的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食品安全没有必然的联系。关注食品安全,与其费力不讨好的推广有机农业,不如把有限的金钱和时间放在加强现有食品各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提升农民、食品加工人员和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