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成都市“新三农”亮相现代农业博览会

成都市“新三农”亮相现代农业博览会

成都市“新三农”亮相现代农业博览会

“温江的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温江园艺很有特色,打造农旅发展新消费场景很有优势……”作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第八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第八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成都市温江区以“新三农”精彩亮相“农博会”,集中展示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效。

本届农博会以“强合作、促消费、拼经济、开新局”为主题,坚持线下线上结合的展览展销方式,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促进农产品消费、产销对接、产业合作等赋能增效,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促进、区域合作等搭建了展示贸易专业平台。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及时组成食品、园艺、农旅等板块,组织20家优质农业企业参展,推出40余种“高精特”农产品系列参展。

拥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温江大蒜”傲立群雄;以和林村为核心的粮经复合产业园,呈现了独具特色,林田相依、林院相融、林水相通的新村美景;以盘活乡村资源资产,助力农民富裕富足的改革赋能受到参观市民的普遍关注。

在温江展馆,有一个特殊的展示窗口,展现了温江10年以农帮扶色达脱贫脱困的图文和影像。十年帮扶路,仅在现代农牧业方面就投入帮扶资金2120万元,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色达县退出贫困县。在本届农博会上,成都市温江区隆重推出经典案例,充分展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和新成果。

在温江馆现场,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对温江众多农产品颇有兴致,尤其对“温江三绝”十分关注,观赏、咨询者不断。市民惊喜得发现,“失踪”多年的温江肥儿粉,不仅包装漂亮,还区分年龄段,“一会儿一定要买几盒回去品尝。”

传统农产品走新路,创新突围见实效。成都市温江区在农创、农养、农旅“新三农”工作中,不拘形式,大胆创新,坚持投资与贸易相结合、科技成果与转化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突出交易功能为重点。

成都市温江区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理事长表示,温江在“新三农”上拿得出手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农创方面,以桂花衍生产品为主的桂花茶、桂花糕等;以农养为主的岷江书院、九坊宿墅系列主题民宿等;以农旅为主的鲁家滩公园、仙境花园自然露营地等。有众多消费新场景的呈现,构成了北林区域大公园。他认为,温江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充分释放空间价值、环境价值、平台价值。

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在哪里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德通桥路392号,该校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四川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二、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介绍

1958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成都召开,为贯彻落实“成都会议”精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应运而生。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探索招生分配改革和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人才直通农村之路,享誉全国。2002年,学院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是成都市举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四川省唯一一所农业高职院校。2005年,成都畜牧兽医学校、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整体并入,学院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学院在全国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是四川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被确定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全国农业职教成果一等奖、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学院现有柳城校区(德通桥392号)和海科校区(新华大道二段179号)两个校区,均坐落于国际花园城成都市温江区,校园面积541亩,并建有崇州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和彭州葛仙山产教融合园区两个面积1000余亩的校外实践园区,形成了“小校区大园区”的办学格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现有校舍面积17.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8.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9428.26万元,图书总量51.3927万册。学院有教职工585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93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职称163人,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222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1.15%。学院还荟萃了众多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精英和技术能手作为学院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近几年,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参加全国、省、市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多次获得各类奖项。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2012-2018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我院以获奖数量36项,成绩排名位列全国第15位,四川省第一位。

学院现有现代农业、园林园艺、畜牧兽医、城乡建设、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机电技术7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7个,其中农业类专业19个。年均招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3500余人,在校生10000余人。学院着力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将校园文化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亲农的情感、事农的本领、兴农的信念以及敬业的态度、勤业的作风、创业的能力。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农村建设的践行者、农业技术的推广者、农民致富的引领者”。据第三方调查,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05%,半年后毕业生自主创业平均比例为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三年后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1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学生回到家乡,扎根农村,自主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学院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把情感系于“三农”,把理想系于农村,把教室放在田野,把出路寄于创新,形成了“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学院文化精神,“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学院始终秉持“守望田园,不辱使命”的“三农”情怀,坚持面向“三农”、立足成都、着眼四川、辐射全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主动投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学院是中国农学会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农业专委会副会长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乡村振兴协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援外和涉外项目培训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特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四川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和成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是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和成都农业创新创业联盟牵头单位,是四川中职农林牧渔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单位和四川省农林牧渔技能高考组考学校,是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职教师资基地,是四川省第一批被授予“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和“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的院校,是成都市第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是支撑四川省、成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基地。

面向未来,学院明确提出了“13554”发展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才立校、科技强校、改革兴校、依法治校”的建校原则,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农业高职院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