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高于多少可以举报
在疫情期间遇到菜价大幅上涨等扰乱市场的行为时是可以进行举报的。国家其实没有明确规定疫情期间菜价涨价多少才可以进行举报,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报为例:商家需明码标价,商品购销差价率不得超过35%,相关部门将从严查处哄抬价格行为。
遇到菜价与平时相差太大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拨打“12315”消费者举报热线或是“12345”市长热线进行投诉;也可以拨打所属地区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反映情况,具体联系号码以各县级市区指挥部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
在疫情期间,由于运输成本和安全成本问题,菜价有所上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趁机哄抬价格的做法却不可取,相关部门也在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我们也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
根据规定,监察部门经营者和有关单位也应该严格遵守《价格法》的要求,不得在特殊时期对销售商品进行大幅度涨价;一旦发现违反规定是行为,经营者或相关单位将会被没收违法所得,并且进行罚款处理,最高可达500万元;情节较为严重的或是构成犯罪行为的,相关人员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想很多人在就餐时都遇到过食物价值与价格不符的不愉快体验,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餐馆就餐遇到不合理收费,有权拒绝。可以到相关部门,或是拨打投诉电话,利用法 律的形式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食物价值与价格不符的现象。
一是“时令价”模糊不清。海鲜、家禽、高价蔬菜,经营者往往在餐牌上标着“标时价”,消费者结账时才发现价格高得惊人。
二是优惠券限制多。一些酒楼以优惠代金券招徕生意。当消费者下次就餐并出示代金券时,店方则以“这种券只能在一天中某个时段使用”、“这种券只对某些菜品有效”等理由搪塞,并以代金券背后印制的“使用规则如有改动,恕不提前通知”、“本券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条款开脱。
三是原料中途调包。即消费者所选择消费的食品与经营者提供的不一致,即便是要求当面验证,也不能避免商家在烹饪环节做手脚。
四是海鲜计量作假。由于许多海鲜要按斤称重且价格不菲,经营者常常在海鲜计量方面做手脚。如在电子秤下面垫塑料泡沫,导致称量时缺斤少两;等消费者挑选好海鲜时才按单价数字并“开始计算”,将秤盘与海鲜一起称重计价;在电子秤前堆放物品,或将秤放在较远处,让消费者难以看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2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