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腐竹的家常做法
烧腐竹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菜,此菜色泽淡雅,味爽筋道,咸鲜微甜,营养可口。
食材准备:腐竹250克,冬笋片、冬菇片各25克,香菜段、鲜汤100克、色拉油100克、葱姜丝各15克,料酒10克、酱油50克,精盐、味精、花椒油各适量。
做法步骤:
1、腐竹用开水泡透,加碱水洗净油质,再用清水漂净,挤干水。切成段。2、锅内加油,烧成八成熟时,放入腐竹炸至呈金**。捞出控净油。3、炒锅加油,用葱、姜爆锅,加精盐、鲜汤、味精、料酒、酱油、炸好的腐竹,开大火烧开,调好口味,改用文火烧透,待汁浓时,淋花椒油出锅装盘即成。
其他做法:
食材准备:腐竹、花生、熟的白芝麻、姜、番茄、番茄酱、食用油、生抽、盐、白糖。
方法步骤:1、将腐竹用温水泡发,在前一晚上开始泡,第二天早上用清水冲洗之后切成小段装入饭盒,放在冰箱里冷藏。2、花生要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放入小锅里,加上大料煮上20分钟,不需要放盐。3、把番茄和生姜洗净,姜切成片,番茄切成小块。4、调红烧汁:老抽加上生姜片、白糖,搅拌均匀。5、炒锅放入2勺食用油,油热后将腐竹倒入油锅里,翻炒两分钟。6、接着加入红烧汁和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焖烧10到15分钟。7、开盖,放入番茄块和煮熟的花生,搅动几下,再放入3勺番茄酱,让其充分入味。8、开大火,不停的翻炒,接着收汤汁。9、最后撒上熟的白芝麻,搅拌均匀,出锅即可。
今年不打算出去了,就想在家创业,什么项目好?(不想回家?)
县级台给力农业节目有“招”可循
开办于2008年3月的《乡村行》,是蓬莱电视台一档杂志型对农专题节目,时长20分钟,目前开设有《走进农家》、《致富加油站》、《农家百事通》、《川盛热线》等板块。经过4年的运作,节目以其“内容实用、服务热情、形式欢快、主持诙谐”的节目风格而深受观众喜欢。如今的《乡村行》,不仅拥有一批忠实的农民观众,而且还受到了不少城里人的“追捧”。节目收视率稳居本地前列,栏目广告收入也连年攀升。下面结合《乡村行》栏目的创办和实际运作,就新时期县级电视台如何策划创办好对农节目谈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招:抓策划、找定位,纲举目张有方向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策划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节目的走向,关乎节目的存亡。节目创办之初,就要做好前期策划,找准栏目定位。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栏目的个性特色和发展方向。做新闻还是做专题?还是二者结合?是传统做法还是时尚做法?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充分做好策划准备工作。
为了给栏目准确定位,尽管我们当时人手紧(加上主持人一共才3人)、时间紧(3月份栏目组才组建,5月份就要求节目播出),但是我们还是花了一个月来做节目调研和策划工作。一是走访调研本地农民朋友,了解他们的节目需求;二是查阅做好农业节目的相关调研文章,集思广益;三是观摩学习其他对农节目,借鉴吸取别人经验。像荆州台的《垄上行》、山东农科的《乡村季风》、吉林卫视的《乡村四季》、河北电视台的农民频道、山西卫视的《黄土地》等,我们都一直跟踪学习,各取其长,为我所用。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农民朋友最需要的是种植、养殖技术,最渴望的是致富信息和服务,最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通过节目娱乐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最后我们决定把栏目的定位放在技术服务为主,兼顾休闲和娱乐,确立了“走进农家,服务三农,做农民知心朋友”的节目宗旨。
有了明确定位,为我们接下来的节目板块设置、节目形式、节目包装等方面的方案策划定下了基调。现在看来,前期的策划工作太重要了,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二招:抓选题、接地气,因地制宜搞服务
农民很实在,也很实际。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就必须让节目接地气,在选题和服务上下功夫。农民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我们就想什么,就做什么。也许我们的节目资源不如中央台、省级台丰富,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那就是我们距离老百姓最近。说的都是农民身边的事,聊的都是农民身边的人。一些本地的致富典型、种植养殖技术等等都是节目好的选题之一。实践证明,这类节目时效性强、借鉴性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很有看点,也很受老百姓欢迎。
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栏目搭建服务平台,大打亲情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一方面开通了栏目热线,实行24小时值守;另一方面开设了《农家百事通》板块,把观众反映的问题归类整理,并找相关专家解答后在板块中播出。既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又丰富了节目内容;既为我们提供了新闻线索,又为节目做了收视反馈
2008年6月,我们接到观众热线,反映杏子丰收却出现卖果难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及时进行了深入采访。节目播出后,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少热心观众和客商打来电话表示关注和关切,杏子也在一周之内销售一空。 2009年7月,蓬莱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农作物水淹严重。我们及时找到有关专家,采访制作了暴雨后的葡萄、苹果、樱桃等果树的管理,并打破常规,进行了四次重播,为果农提供了科学的雨后管理方法。
如今,“农家有啥事,就找《乡村行》”已经成为了许多农民朋友的口头禅。大家都说《乡村行》的节目不仅内容实在,而且及时管用,它提供的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等,基本涵盖了我们蓬莱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非常需要。仅2011年,栏目组就累计接听观众来电3200多个,接收短信1900余条,帮助农民解决解答实际问题1600多个。
第三招:抓形式、强看点,寓教于乐显活力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影响着节目的收视效果。既然农民朋友既需要技术知识又需要娱乐休闲,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节目做的轻松活泼一点?寓教于乐一些?为此,我们侧重在以下三方面打造节目表现形式。
一是主持本土化。我们采用了本地出生的主持人,并且从主持到采访,从导语到解说,都采用蓬莱土话。同时,节目主持也尽可能采用了外景主持报道方式,上村庄,进农家,把节目主持放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拉近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
二是节目趣味化。我们每期节目的开头,都设计一段噱头,采用说相声的方式,由主持人和搭词的两个人引出节目内容,代替传统的节目导视,让节目一开始就能吸引住观众。同时,我们还注重在节目中设计一些表演情节,让节目更加鲜活生动。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期《川盛苹果园里学套袋》的节目,主要介绍苹果套袋技术。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就是请专家上地头讲解录制。但这样做未免俗套枯燥,估计没几个观众看得下去。可这类节目又确实是老百姓需要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我们当时的做法就是让主持人川盛充当一位不会套袋的果农,让他在果园学习套袋技术。结果可想而知,技术动作错误百出,让观者忍俊不禁。然后让专家来点评、纠正,这样节目做得既轻松活泼,又到达了传授知识技术的目的。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打来电话说,原来我们也犯了川盛同样的错误。
三是包装个性化。我们充分运用动画、字幕、音乐等趣味化的元素,努力使节目做到轻松一点、活泼一点,打造属于自己的视听形象。我们设计的“主持人头像动漫”角标如今成了节目的标志。记得节目开播时,许多观众都没记住我们的栏目名称,却记住了这个摇头晃脑的动漫角标。
在片头音乐、背景音乐的选择上,我们也力求乡土化、人情化,尽量考虑到农村观众的年龄,多采用民间小调、欢快愉悦的曲子。我们的《农家百事通》板块中使用的背景音乐《泉水叮当》,不少观众朋友都说不仅曲子好听,而且一听音乐,就知道是《乡村行》的观众互动节目开始了。
这些形式上的改变,既拉进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又提升了节目的亲和力和可看性。像我们的主持语言、动画角标、节目音乐等都成为了栏目特有的元素符号,为老百姓津津乐道。
第四招:抓活动、树品牌,扩大影响出效益
在家里我认为,只要是你多用心,多留意,你可以搞一些农产品加工或者快递服务,抖音直播带货或者三农自媒体,农家用品的销售,特色蔬菜及水果的种植,只有你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方法总比困难多,加油,个人己见,仅供参考。
我是阿兵,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谢谢。
今年不适合创业。找着0投资的,投资的今年一概不能干,尤其上半年
今年在家创业,首选就是自媒体,现在真是的自媒体时代来了,所以一定不要错过,把握这个机会,找找身边的特色,优势,然后摸索学习操作起来吧。加油_
祝你成功!
所有项目,都是好项目,都数赚钱还项目,必须适合你自己。
其实也挺好的,在家。养鱼塘。多种点水稻也不错的。最重要的还可以看望家里面的父母。
做自媒体,去田间劳作,做直播。
看了网上这么多说今年经济形势不好的,不建议大家做投资的,其实总体来说经济好不好跟自己的投资是没什么基本面上的联系的。
但我希望的是大家要记住一点,当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想着去拍视频做抖音,快手卖货的时候,其实也是这个行业到了瓶颈期的时候,现在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流量确实非常的巨大,一些大网红的带货能力也是经过了市场的的检验,大有势如破竹的形式,或许也正是这种自媒体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诱惑了或者说是已经懵逼了很多人的眼睛。
2021年的开年确实是让很多人都忘不了的一年,**期间对传统行业的打击有的甚至是毁灭性质的,这也导致很多人有了一种放弃传统行业的打算,甚至有工作干的不顺心的,萌生离职去自媒体创业的打算。我奉劝还有稳定工资可拿的那部分人,想做自媒体当然可以,但一定是在你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做。并且二者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切记冲动离职,全职自媒体。
另外就是说到2021年创业的事情,我倒是觉着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的同时到来。人人都觉着2021不易创业,当然我们也很容易在大街上看到门面房转租,空租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如果自己对某个行业比较了解,而刚好身边又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做这个行业,我觉着还是要抓住机会,迎难而上。
至于大部分人想着的在家就能创业的想法,我是很大的不赞同的,在自己没有基础,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你谈何在家创业,又拿什么样的姿态来在家创业呢?创业如果那么容易的话,那这个社会上应该是老板多,员工少,而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有很大一部分人经过这次**以后,甚至连个工作都没有了。比你有经验的老板还干不下去,你又凭什么去创业呢?难道仅仅是那一腔热情吗。
视频直播,把你最擅长的事,展示给大家,去帮助别人。
可以发展养殖水产,可以开货车,可以发展蔬菜果木行业
很多人可能建议回农村创业,以为成本低,生活自由,压力小,其实不是这样,我现在就在农村,远远不是你想的这样,理想与现实相差不止一条街。
农村创业离不开二种:种或养。
我走访了有种桔子、种菠萝蜜、种百香果、种沉香树;有养田螺、养鱼、养水鱼、养蛋鸡等。
在农村创业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怕脏不怕累,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搭电抽水,锄草杀虫,疾病防治等样样都要会一点。
在农村请人帮工,没有城市那么方便,如果要请到合适的人,可能要耽误工期,农村的人情世故更加明显,要请人做工,不仅要考虑工资,还要考虑务工人员的时间观念。
不管是种还是养,收入周期普遍较长,小则半年,多则三年,如果不是规模化操作,平均月收入是有限的。
如果只是种点东西,养点东西,只为自给自足,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你想创造收入,会让你失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3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