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古代包食物的纸

是油纸,加工纸的一种。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供制雨伞﹑糊窗户或作各种防水﹑防湿包装之用。

古代包食物的纸

多功能食用包装纸一般分类

纸包装主要有瓦楞纸、蜂窝纸、凹凸纸,由这三大门类派生出来的纸包装,经常用于烘焙食品包装。例如:纸箱、纸盒、纸袋、纸罐、纸浆模塑、纸饭桶、纸管、纸角、纸托盘、纸板衬垫、纸餐具、纸盘、纸杯等等。

瓦楞纸箱,产量大,使用范围广,是当今世界所采用的最重要的包装制品。

蜂窝纸板独特的蜂窝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而且成本低,易回收,可再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包装材料。蜂窝纸板广泛用作缓冲衬垫、托盘、包装箱、角撑、护棱,还可以替代出口烘焙食品的木质包装。

凹凸纸,以瓦楞纸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迅猛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豆渣可食包装纸

与各种可食性包装材料相比,以豆渣为原料开发的可食性包装纸因原材料丰富且价格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已引起了一些食品厂家的注意,正准备将其用于食品工业包装,从而实现将豆渣变废为宝。

可食包装纸不仅在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研发热点,其产品主要用于方便休闲食品包装、可食性包装等领域,可以预见这种可食性包装用纸必将有广阔市场。

日本有人将废弃的豆腐渣制成可溶于水的“纸”,广泛用于方便面、调味品、烤肉、蛋糕、水果的包装。它的制法是:向豆腐渣内加入脂酸和蛋白酸,让其分解,然后经温水洗涤干燥成干品纤维,再添加山药、芋头、糊精、低聚糖、聚丙二醇等粘接剂而制成。

日本高崎造纸公司用食品工业废弃的苹果渣生产出果渣纸。其制法是:除去果渣中的籽粒,将其捣成浆,加入适量的木质纤维即可造纸。这种纸使用后容易分解,可焚烧或做堆肥,亦可回收重新造纸,不易污染环境,可用于食品包装。

日本酒井农业食品工程公司研究出一种用豆渣生产可食用纸的方法,是将榨汁或提取豆制品以后的豆粕(豆渣)加入适量的水和植物性蛋白酶,过滤出经酶处理后的这种豆渣液,即为含食物纤维素23%-25%的可食纸浆;然后用生产普通纸的方法和设备制成各种大小的干燥纸膜即为可食纸。

这种可食纸在食品工业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作快餐面的调料包装纸,糖果、饼干、粉状食品和饮品内包装纸等。由于这种纸在水中或唾液下可溶化,因而不必撕碎可直接食用,并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因为这种纸是食物纤维且不含热能,所以也可作保健食品的载体。

可食性豆渣纸因其较其他同类产品的优点:原材料(豆渣)丰富且廉价,加工工艺简单,合理充分的解决了食品包装废弃物与环保之间矛盾和大豆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副产品(豆渣)的处理与利用问题。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草药果蔬保鲜纸

中草药不仅能治病救人,也可以作为造纸的原料。

目前正在研制、开发的中草药果蔬保鲜纸,其保鲜保质性能远远超过现有的果蔬保鲜包装纸,可起到良好的杀虫、灭菌作用。这种纸是将多种天然植物、中草药粉液涂布在专用果品包装上制成的。原料多采用百部、甜茶、虎仗、甘草和良姜等十几种中草药,将其筛选、粉碎调成粉末液,即可用于涂布。

这种纸张制造方法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另外这种纸易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可食性纸型食品包装

可食性包装是世界食品工业新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已涉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肠衣、果蜡、糖衣、糯米纸、冰衣和药片包衣等等。

它是一种由可食用原料加工制成的像纸一样的包装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常用食品原料如淀粉、糖糊,再加入一些调味物质以后再进行纸型化处理,从而制造出像纸那样薄的可以食用的纸型食品包装;另一类是把可食用的无毒纤维进行改性,然后加入一些食品添加剂,制成一种可食用的“纸片”,用它来做食品包装。

由于可食性包装功能多样,无害环境,取材方便,可供食用,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食品业竞相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标有牛肉味、鸡肉味、苹果味等各种味道的“食品纸”包装的食品,很受消费者的喜爱,“非凡”是可食性纸型食品包装在冷饮包装中的运用,起到了保冷、卫生的作用。

英国开发的这种包装纸是以胡萝卜为基材,添加适当的增稠剂、增塑剂、抗水剂,利用胡萝卜的天然色泽,制成价廉物美的可食性彩色菜纸。这种菜纸可用作盒装食品的个体(内)包装或直接当作方便食品食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增强食品美感,增加消费者的食欲。胡萝卜纸是一种可食性的彩色纸,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一定的防水性,又具有包装功能和食用功能。

它最早是由日本研制开发的,也称纸菜。蔬菜食品的共有特点是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膳食纤维在加工生产中相当稳定,故加工出的纸菜产品营养损失很小,并且产品含水量小约10%,便于运输和贮藏。它不仅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蔬菜易腐烂、不易贮藏的问题。

就生产工艺而言,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压模成型法,这种方法将浆料平铺在成型板上,经两次烘烤成型;二是辊压成型法,即浆料经由两个反向旋转的压辊直接压成纸状切片,成型后干燥得到成品。这些方法都是采用加热干燥,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天然色素等热敏性营养素,成品还会出现干缩及褐变现象。

而冷冻干燥技术则可以避免上述工艺的不足。冷冻干燥技术是将物料被冻结后在高真空下(≤611Pa),物料的水分由固态直接升华至汽态,整个干燥过程都是在低温下进行,成品有效地保持了蔬菜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天然色泽。

人们用这种“蔬菜纸”包装的食品,不用撕开“包装纸”就可直接食用。

目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绿色可食性包装产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便于储藏保鲜和运输,且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食品与高级食品包装材料,因此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与开发前景。

蛋白质涂层包装纸

日本一食品公司研制出一种蛋白质涂层包装纸,它是用蛋白质作为涂料涂在纸上面,经特殊工艺而制成的包装纸膜,可承受一定温度,防止侵蚀,无毒,方便食品加工,不污染环境。

耐水加工包装纸这种包装纸的耐水性、透气性好,因为浸透率比别的材料高,其表面强度和层间强度高,有抗菌性,还能吸收氨气等。

这些特征并非靠添加剂、树脂和化学药品来获得,因而安全无害。因MWS具有这些特征,可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结露吸水薄膜(片)及其他领域。目前,MWS已应用于酒糟渍制食品的真空包装,与其他材料复合,作为多水分半成品食品的包装纸,充分发挥其防霉、吸水和耐水性的优点。

食品保温包装纸

最近,美国研制出一种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纸,它们的作用就象太阳能集热器一样。如果用它包装食品,并且放在阳光照射的地方,包装内的食品就会被加热,只有将包装打开热量才会散去。

英国伦敦Sainspurys超级市场有限公司与英格兰DSsmith包装公司联手研制开发出一种创新型便携式隔热保温冷藏瓦楞纸质包装容器,专供大型超级市场、大型自选商场冷冻食品低温冷藏包装之用。

使用该容器包装低温冷冻食品,如冰激凌、雪糕等,常温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容器内能保持足够的低温,保证所包装的冷冻食品在超市内付账之前以及返家途中不致融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种创新型便携式隔热保温冷藏包装容器的设计意图,是提高商品的品牌效应,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低温冷藏包装环境。设计这款包装,一方面要全面考虑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包装成本降至最低,还要保证最佳低温保持效果。

在该款包装选材上,由于百分之百采用纯纸浆纸板制作,所以当容器用过废弃后还可循环再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此款容器用后可折叠存放以备再用,经实际使用可实际重复使用10次以上。

食品包装防腐纸

食品包装防腐纸能在一定时期内防止食品腐烂的一种专用包装纸。纸面涂有植物杀菌剂,杀菌力较强,药效持久。无毒、无色、无异味,不致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和食品原有风味。植物杀菌剂是挥发油,不同的食品用不同的杀菌剂,如桔子应用桉树油,桃子用桂皮油,苹果及生梨用八角茴香油等,都有相当效果。

据报道,日本Nippon纸业公司成功开发出防腐可食的食品包装纸新产品。它的制法是:先将原纸浸入含有20%的琥珀酸、33%的琥珀酸钠和0.07%的山梨酸乙醇溶液中,然后对其进行干燥即成。用这种纸包装带卤汁的食品,可以在38℃高温下存放3周不变质。

日本开发出一种不用加热或添加剂而具有脱水功能的包装纸,选择能透过水的半透膜为表面材料,内侧放置高渗透压物质和高分子吸水剂。由于食品中水分以液体状态的渗透压差可通过半透膜向高渗透压物质移动,所以这些水分子就被高分子吸水剂固定。

该包装纸不会使食品组织细胞被破坏,它是沿细胞间隙吸水,不仅能吸收食品表面的水分,而且可吸收内部深入的水分,还具有低温下吸水等功能。这种包装纸能抑制酶的活性,防止蛋白质分解,减少微生物繁殖,从而达到保持食品新鲜度、浓缩鲜味成分、去掉水气、提高韧性的效果。

水果套袋包装纸

用套袋技术培育的水果作为绿色果品投放市场,比未套袋的同类产品贵一倍,同时套袋水果解决了未套袋水果农药残留较高的难题,促进了水果出口。近年国内苹果套袋纸及纸袋已形成了一个产业,并带动了套袋设备的研制开发。梨袋、葡萄袋及蔬菜果袋等都相继进入了市场。

水果套袋纸分为内袋和外袋,袋纸又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黑色,外层一般为本色。为防止室外风雨环境的破坏,水果套袋纸要求较高的湿抗张强度、很高的透气度。

由于这些特殊的要求,纤维原料配比和合适助剂选择,是其技术要点。

高克重食品包装鸡皮纸

鸡皮纸是一种单面光的平板薄型包装纸,定量为40g/㎡,不如牛皮纸强韧,故戏称“鸡皮纸”。鸡皮纸纸质坚韧,有较高的耐破度、耐折度和耐水性,有良好的光泽。可供包装食品、日用百货等,也可印刷商标。

传统的面粉包装袋在强度、防湿性能等诸方面还不尽如人意。目前用于制作面粉的大小包装袋的高克重鸡皮纸基本试验成功。

这种利用进口漂白针叶木浆生产的白鸡皮纸,白度高、无荧光、拉力强,符合卫生要求。用它制作的糊底袋,采用梯形粘接法,每层独立粘接,层与层之间则采用点糊粘在一起,从而使其更加牢固。与普通纸袋相比,这种新型纸袋强度高1.5倍。一袋装满25公斤重的四层纸袋在1.5米高处自由落下,15次仍不破包。

这种纸袋,本身具有吸湿性相同条件下,用其包装面粉比用布袋的保质期要长2~3月。另一特点是无毒、无味、无污染,符合粮食卫生标准。

吸水机能包装纸

这种包装纸品的最大特点是吸水能力强,它能保持本材料自重10倍的吸水量,且安全无害。

吸水机能纸与无纺织物的吸水能力和保水量有显著差别,吸水机能纸明显占优。这是因为无纺织物只能在原材料纤维间的细孔中保持水分,而该纸不仅具有以上能力,而且其纤维本身也能吸水,待吸水机能纸吸水后,就变得非常柔软。

由于具有这些特征,吸水机能纸可用作吸收火腿、香肠等结露的薄膜(片)、吸收生鲜食品滴水的薄膜(片)以及化妆用品和卫生材料的薄膜包装。

国家级权威机构专家介绍,PVC保鲜膜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目前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即占国内市场近80%份额

本报记者 李秀中 发自上海

由于在本国遭禁,日韩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大举进入中国。

据专家介绍,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有比较大的危害,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

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鲜膜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产。但一些超市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却大量采用PVC保鲜膜,这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

对人体危害较大

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相对于PE、PVDC产品,PVC保鲜膜透明性好、不容易破裂,同时具有很好的黏性。他介绍说,使用PVC食品保鲜膜一个人一分钟可以包二十几份商品,同时还可以用机器包装,这是超市愿意大量采用PVC保鲜膜的原因。

然而,PVC食品保鲜膜的优点却建立在它对人的危害上。

“聚氯乙烯其中有氯,这是有毒的。PVC食品保鲜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人造成危害:氯乙烯单体含量高,会挥发出来;PVC保鲜膜用的增塑剂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这种物质容易析出,随着食物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致癌作用,特别是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所以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国家塑料制品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翁云宣告诉记者。

翁云宣所在的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授权,具有法定权威性和第三方公正性,是塑料产品性能检验的最高技术机构。

事实上,PVC是一种硬塑料,要将它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必须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DEHA是一种添加在合成树脂材料中可增加产品柔韧性及弹性的物质,在PVC保鲜膜中含量约为40%~50%。

这些增塑剂会慢慢往外渗。翁云宣介绍说,PVC保鲜膜遇上熟食的油脂,其中的增塑剂更容易释放出来,并渗入食物之中。

上海市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程师余红梁也介绍,DEHA食用后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虫数减低,甚至精神疾病等。

正是因为危害严重,欧洲早在数年前就禁止使用PVC作为食品包装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杜绝了PVC食品包装。据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宣布,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装材料。

然而,这种有“毒”的食品保鲜膜近年却在中国大行其道。

超市大量采用

“PVC食品保鲜膜在中国的存在是从1995年开始的,主要用于超市和酒店。”北京国青诚信科技有限公司刘京生经理告诉记者。

刘京生从1995年开始代理“三井”、“三菱”等日本高档PVC食品保鲜膜销售,自称是国内最早做PVC食品保鲜膜的人。他告诉记者,1995年,PVC食品保鲜膜的全国用量不过几吨,现在年用量已经超过15000吨。

记者走访了上海一些大型超市,在生鲜区的小包装蔬菜、水果,以及肉类还有熟食大多采用PVC保鲜膜。在世纪联华长寿路店,记者在肉类区看到一卷大的PVC保鲜膜,售出的肉类毫无例外都用PVC保鲜膜包装。

董金狮介绍,目前,国内PVC保鲜膜品牌主要是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占据整个市场的70%~80%,而日韩产品在整个市场占据逾80%。

“现在国内的PVC食品保鲜膜几乎都是日本、韩国的产品,以及我国台湾企业的产品。”董金狮告诉记者。

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的PVC保鲜膜品牌是三井、三菱、郡是、南亚、三荣等。

刘京生认为,从近年的销售数据看,国内对PVC食品保鲜膜的需求增长,每年都在30%以上。

而这也为日韩相关企业找到一条生路。

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就是由日本郡是高分子工业(株)和上海张桥经济发展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日合资企业。

刘京生告诉记者:“这是日本国内掀起第一股以PE代替PVC的浪潮时,郡是转移到我国的企业。是第一家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食品保鲜膜生产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生产PVC保鲜膜的企业。目前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

据了解,郡是是上海唯一一家生产PVC保鲜膜的企业,它占据了上海大部分市场。记者联系郡是公司销售人士,了解该公司对于PVC食品保鲜膜危害的看法时,对方称:“你觉得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有就有,你觉得没有就没有。”

“现在进口的PVC保鲜膜已经比较少了,大多在国内生产。”刘京生告诉记者,目前他所代理的“三井”保鲜膜一年销量也就在100吨。

2004年10月,韩国三荣集团在中国大连投资6000万美元创立独资博膜包装产品有限公司——大连三荣化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PVC保鲜膜、BOPP包装膜、CAPACITOR电容膜等。其中PVC保鲜膜共6条生产线,宣称年产量达1万吨。

“目前大多是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很少,因为国内没有相对应的企业。同时,由于PVC保鲜膜利润率很高,国外企业也不愿意合资。”刘京生告诉记者,“PVC食品保鲜膜现在价格是2万元/吨,而PVC原料也就在1万元/吨,至少50%的利润是有的。”

刘京生介绍,目前,日本独资的PVC保鲜膜企业还有杭州NCI、无锡理研等企业,而韩国一家企业也正准备在北京生产PVC食品保鲜膜。

对于日韩企业大举转道中国,董金狮解释说:“日本、韩国国内产品受禁,但是这个产业形成的巨大生产规模不愿意就此淘汰掉。它们存在规模巨大的PVC原料生产企业以及机器设备企业,因此就转移到中国来了。”

刘京生介绍说:“目前,生产PVC保鲜膜机器设备几乎全是日本的,这个行业日本做得最好。目前国内的PVC保鲜膜企业大多采用富士重工的机器设备。”

国内无企业生产

“国外食品保鲜膜材料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偏氯乙烯到聚氯乙烯,再到聚乙烯。”余红梁告诉记者,他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考察时就发现PVC存在问题,所以就没有引进。而PE保鲜膜生产成本低,工序简单,不像PVC需要添加很多种助剂,所以他所在的研究所就决定引进PE生产技术。

他表示,国内食品保鲜膜企业基本上都是以PE为原料。

记者从上海市塑料行业协会中了解到,该协会会员没有PVC用于食品包装的企业。翁云宣也告诉记者。“拿到我们中心做PVC保鲜膜质量检测的都是国外公司,包括一些国内代理企业,没有国内企业。”

现在国内没有企业生产PVC保鲜膜,还因为它技术要求高、投入大。

“而国内PE保鲜膜企业都是一些小公司、小集团,没有哪家有实力来做。”董金狮介绍。

刘京生告诉记者,一条生产线加上辅助设备需要2000多万元。所以目前生产PVC食品保鲜膜的企业多附属于大的化工企业集团,且以日韩企业为多。

余红梁透露,外企PVC保鲜膜能顺畅进入中国,是因为它们能通过我国相关卫生标准。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食品级聚氯乙烯成品的国家标准是1988年卫生部颁布的。

翁云宣告诉记者:“虽然PVC保鲜膜存在危害,但是我们国内法规没有禁止,也没有明确限制PVC食品包装。目前,我们中心主要是按照国家指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通过标准的则被认为是合格的。”

他表示,现在实行的标准已经滞后。

余红梁也表示,过去制定的老标准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在国外纷纷提出禁止或者限制PVC食品包装时,国内也应该有所行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3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