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产品配送公司为何难以盈利?

农产品作为我国13.68亿多人口的生活必需品,其生产和流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7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8.52%。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配送行业在城市中越来越不可或缺,成为新兴的朝阳行业。

产品配送公司为何难以盈利?

作为下一个风口行业,也成为了资本青睐的对象。其商业模式包括B2B模式、B2C模式、电商模式、社区模式、订购模式等等。但这些模式下能够盈利的农产品配送公司却并不多见。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农产品配送公司盈利难?

1、农产品产地较为分散,存储、运输损耗多。

中国地大物博,农产品品类繁多。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占25%-30%,物流成本占6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水平。物流成本占比过高提升了农产品价格。由于农产品属于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可能太高,从而导致农产品配送公司的盈利率低于其他商品,这成为农产品盈利难的主要原因。

2、农产品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管理较弱。

农产品配送公司中家族企业、夫妻店较多。而农产品配送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企业管理方面效率低下。农产品配送企业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采购成本、物流成本等等运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有些企业管理模式缺乏创新。从而导致公司离职率居高不下,采购成本不透明、客户投诉率较高,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3、农产品服务标准缺失,品牌性不强。

生鲜农产品非标品类多,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定行业标准。从而导致市场上的农产品配送公司品牌不强。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明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盈利。

4、农产品配送行业物流信息化运用程度较低

在物流信息化技术方面,农产品配送公司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新兴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困难,如RFID、EDI技术、条形码、GIS等技术在在工业物流领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农产品配送企业未能得到大力推广应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信息网络不健全,采摘、检测、分拣、加工、销售各环节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能快速传递,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农产品配送企业想要持续盈利,必须从配送人员管理、品控服务、信息化技术管理;物流、检测、冷链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人工成本、仓储成本,提高服务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直连田间与餐桌,才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菜肴,才有可能持续盈利并扩张。

生鲜非标准化程度高、低客单、低毛利、易损耗、高时效性要求的特点,决定其触网难度大。导致目前生鲜配送企业在生鲜供应链依旧存在着许多痛点。

(1)客户下单及结算流程繁琐且极易出错

客户通过微信群、电话下单,接单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接、整理、汇总需求,且极容易报错价、记错规格、写错斤两,导致企业损失。

(2)运维接单及跟单

销售或者接单员要把散落在各个微信号或者电话接听的订货要求,一一记录,并用EXCEL表格整理,然后录入到传统的进销存系统,再汇总每样食材的订购数量,并发送给采购员。

(3)采购

采购需等待接单文员,把所有订单的订货需求汇总,并通过微信对接,然后把采购需求表格打印出来,大致评估库存量,然后前往农批市场采货,或者向供应商发单,让供应商送货到仓库。

采购完成后,再分别后仓库核货,和财务核单。

(4)仓储

由于生鲜配送主要工作都在夜间进行,凌晨时分仓库陆续到货,分拣员立即开始分拣,难以做到对入库的食材都称重入库,并记录库存。

所以,生鲜配送企业,绝大部分都没有真实的库存数据,主要依靠出库的数量来判断经营情况。

因为没有入库数据,所以对库存、盘点、损耗难以管控。

(5)分拣

生鲜配送,需要根据客户的订货斤两,进行称重拣货,并需要对烂叶摘除、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材挑出。

为了完成分拣,需要接单员预先通过EXCEL表,为每个客户制作分拣单,列明该客户所订购的食材、规格、斤两等信息,然后将分拣打印,分发给分拣员工。

分拣员接收到分拣单之后,按表格上的要求,找到食材,摘拣后称重,把实际称重斤两填写至表格,然后将食材放置于周转筐内,等待司机来装货配送。

最后,分拣员要将完成后的分拣单交还,由接单员把实际称重斤两录入至传统的进销存系统,以实现后续的打印发货单、客户账单核对等。

与以上传统运营模式相比,线上平台则显得更加灵活高效。尤其在这大浪淘沙之下的背景下,生鲜企业选择一款适用且好用的小帮菜生鲜配送系统已然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