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有哪些国家级开发区
导语吉林省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食品、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为五大重点产业,尤其是汽车、高铁制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那么你知道如今吉林有哪些产业园吗?下面Maigoo编辑就从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类型为大家介绍吉林产业园区的概况。
吉林产业园概况产业园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2019年吉林省计划再造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新优势,努力把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通用航空、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数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末,吉林省产业园的数量达900多家以上,全部工业增加值3501.19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吉林高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以下企业认定为高新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和吉林省形象,企业本身也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2020年,吉林省组织认定高企1085户,有效期内高企数量达到2495户,同比增长46.9%,增速居全国前列,首次突破2000户,较“十二五”期末的342户增长629.5%。
吉林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部分)公司名称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今非昔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临江市宝健纳米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宏拓汽车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长春市宏达工贸有限公司吉林省神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吉林仟客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亨昌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聚法科技(长春)有限公司更多吉林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保税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截至2020年12月,吉林省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边境经济合作区2家。
吉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截至2021年1月,中国共设立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吉林占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时间:2010年
管辖面积:93.06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时间:1993年4月
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粮食深加工、光电信息和生物制药等四大主导产业。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从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开始,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共设立16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吉林占有5个。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时间:1991年
区域面积:78.6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生物与医药、光电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和一区多园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批准时间:1992年11月
规划面积:130余平方公里
产业体系:已形成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据信息、职业教育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90年起,中国先后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6种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2年起新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统一命名为综合保税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60个,其中综合保税区147个,吉林占有2个。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批准时间:2011年12月
规划面积:4.89平方公里
重点产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交通装备工业零部件制造与模块组装两大主导产业。
珲春综综合保税区批准时间:2018年
规划面积:1.04平方公里
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海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服装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格局。
吉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自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2010)发布实施以来,2015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共推出4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成为旅游行业继5A级景区之后又一金字招牌,是旅游产品改革创新、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12月,吉林共有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长白山旅游度假区吉林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沿边开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对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1月,吉林共有2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和龙边境经济合作区吉林省级开发区省、市级开发区是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管理的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发挥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省级开发区1991家,其中吉林省占有48家。
吉林省级开发区名单开发区名称开发区名称开发区名称长春宽城经济开发区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长春绿园经济开发区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长春榆树经济开发区吉林德惠经济开发区吉林龙潭经济开发区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吉林永吉经济开发区吉林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区吉林桦甸经济开发区舒兰经济开发区吉林磐石经济开发区吉林四平经济开发区吉林梨树经济开发区伊通满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吉林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吉林双辽经济开发区吉林辽源经济开发区辽源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区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吉林二道江经济开发区通化聚鑫经济开发区吉林辉南经济开发区柳河工业集中区吉林梅河口经济开发区吉林集安经济开发区吉林白山经济开发区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吉林抚松工业园区吉林靖宇经济开发区吉林长白经济开发区吉林临江经济开发区扶余工业集中区吉林白城经济开发区吉林镇赉经济开发区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洮南经济开发区吉林大安经济开发区吉林图们经济开发区吉林敦化经济开发区龙井工业集中区汪清工业集中区吉林安图经济开发区吉林物流园区物流园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园将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2月,香江物流园入选国家第二批示范物流园。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积极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物流园区37个,在建和规划建设10个。从发展数量上看,2014年到2020年期间平均每年建成投入运营4.5个物流园区,未来2年将建成投入运营7个、规划建设2个。
香江物流园香江物流园是吉林省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内的重要节点工程,也是国家45个公路主枢纽工程项目之一。已被列入长春市政府“退城进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及长春市政府仓储物流业“十二五”规划项目。被中物联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并已成功申报吉林省第一家“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项目总计划投资7亿元人民币,占地50万平方米。
吉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以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在中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2020年12月,文旅部印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的通知》,根据通知,吉林省广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等获得了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
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占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项目由长春吉广传媒集团承担投资及建设运营任务,吉广传媒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5000万。园区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对现代服务业战略部署,营造“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园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广告创意为特色,集聚优质广告创意产业链,与区域汽车、医药、农产品等支柱产业相结合,打造以客户为导向,一站式的品牌管理、实效营销服务。
吉林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2021年2月20日,经过县(市、区)申请、市(州)推荐、专家评审等公开竞争选拔程序,拟将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家产业园认定为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
吉林省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产业园名称产业园名称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吉林市龙潭区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公主岭市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汪清县豆麦现代农业产业园集安市山葡萄现代农业产业园德惠市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敦化市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安市白羽肉鸡现代农业产业园蛟河市粘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伊通县黄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吉林电子商务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了明确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2021年2月20日,经过县(市、区)申请、市(州)推荐、专家评审等公开竞争选拔程序,拟将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家产业园认定为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
吉林省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园区名称所在城市长春农产品物流园长春市普洛斯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产业园长春市普洛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长春市吉林省纵横易电子商务产业园长春市长春国家电子商务产业园长春市吉林省国家电子商务产业园长春市梅河口市电子商务示范园长春市长春丰泰电商产业园长春市吉林慧聚电子商务产业园长春市吉林长春青年电商集聚师范园区长春市长春顺丰电商产业园长春市长春现代物流贸易园长春市长春东南亚国际物流园长春市吉林电商产业园长春市长春国际电商产业园长春市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市四平市南环物流园四平市四平颐高东北电商产业园四平市梨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四平市四平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四平市四平志城颐高电商产业园四平市四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四平市通化东昌区物流园通化市喜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化市中亚电子商务产业园通化市延吉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通化市柳河电子商务产业园通化市辽源龙山现代物流园辽源市辽源亨通物流园辽源市辽源矿区物流园辽源市辽源仙城物流园辽源市辽源东北袜业电子商务园辽源市吉林辽源电子商务园区辽源市吉林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吉林市白山市物流园区白山市白山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白山市洮水电子商务产业园白城市松原市乾安县物流园区松原市吉林松原宁江区农产品物流园松原市加载更多吉林各城市产业园长春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地标产业园概况高新企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子商务园区各城市产业园推荐阅读推荐阅读吉林省体系文章推荐01吉林省GDP房价人口吉林大数据02吉林传统文化盘点吉林文化03吉林省旅游景点大全吉林景点04吉林省旅游攻略大全吉林旅游05吉林美食最全攻略吉林美食06吉林著名品牌大全吉林品牌07吉林著名人物汇总吉林名人08吉林学校名单汇总吉林教育09吉林便民服务信息吉林名片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显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指在有一定资源、产业和区位特点等优势的范围内优先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在某空间上形成产业群的聚集区,是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管理,集科技研发、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示范服务、生态保护、创新孵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其特点为:一是聚焦主导产业。产业园建设要聚焦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并要围绕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生产要素集聚,国家级产业园的主导产业明确要求要在本省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特色和强大竞争优势。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不能太多,一般1-2个,并要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和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加工是纽带,但不能只有加工,生产在园外,园内必须解决加工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供应。这一点和农业产业强镇类似,二者不同的是产业园是以县级为主体组织建设的,产业园的空间范围可以跨乡镇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则把地域范围固定在一个镇域内了,二者在国家层面空间范围不能重复,即同一个乡镇如果包含在了国家级产业园范围内,就不能再申请农业产业强镇,反之亦然。此外,聚焦主导产业这一点与特色小镇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有明显区别的,后两者没有明确要求围绕主导产业推进相关建设,特色小镇更强调产城融合和三生融合,示范园主要强调产业融合模式的示范。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园必须有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科技要素聚集,包括与相关科研单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聚集等等。这里所说的科技要素更多的是科技的集成化应用,与农业科技园区的侧重点不一样,科技园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和试验示范为主,产业园也讲科技创新,但更重要的是要推进科技集成化,支撑产业园现代化发展。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园内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突出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认证比重较高,已形成较多知名产品品牌或公用品牌,种养基地基本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园内主要农产品或加工产品实现质量可追溯。这一点在农业产业强镇等其他产业发展形式中没有过多提及。
四是注重多方参与。产业园倡导开门办园、“有边界,无围墙”,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园区内不能一企独大,必须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产业园建设格局,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产业发展形式。
五是强调农民受益。让农民受益是产业园建设的落脚点,园区内的经营主体必须要与当地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形成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如果不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只是经营主体受益,产业园就失去了重要的发展意义。这一点和其他产业发展形式基本一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4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