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美食旅游景点介绍
河南人口第一大县,常住人口约104万人,节奏缓慢风景美
河南人口第一大县,常住人口约104万人,节奏缓慢风景美
素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 之称的河南,拥有82个县,像浚县、淇县、濮阳县等等。要说哪个县人口最多,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可能是 邓州 , 常住人口大约为1247807人 ,只不过 邓州属于县级市 ,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县有所不同。 河南人口第一大县并不是邓州,而是被誉为“中原第一侨乡”的它,常住人口约104万人,节奏缓慢风景优美,很是宜居。
它就是 固始县 ,根据七普数据得知, 固始县常住人口为104.14万人 ,在河南找不出比固始县人口还要多的县。固始县为河南省直管县, 由信阳市代管 。 信阳,堪称河南最宜居的城市,多年上榜《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单,好山好水好风光 。固始县在信阳,有着信阳的特点,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地。
固始县,地处河南省和安徽省的交界处, 南有大别山,北有淮河,总面积为2946平方公里 。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拥挤,有的是小地方的安静闲适,在固始县不会走到哪里都是人挤人,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到县城赶集购物、玩耍等等。小县城很热闹,不急不慢,富有烟火气息。
固始县人杰地灵, 历史 上曾出过多位名人,像唐朝开漳圣王陈元光、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华侨陈嘉庚等 ,他们的祖籍地都是固始县。其 历史 文化底蕴尤为深厚,素有 “唐人故里,闽台祖地” 之称, 历史 上曾有四次大规模人口南迁,而 固始县则是中原地区向闽台一带移民的肇始地和集中地 。闽台人要是想寻找祖籍,最佳目的地还是固始县。
固始县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 , 2019年才脱去贫困县的帽子 。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通常生活节奏慢、物价低、房价低,人们生活压力很小,小日子过得很轻松。但要是想往好的地方发展,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没钱,一切等于“零”。由于经济的原因,固始县并没有遭到过度开发,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味道,这也是人们喜欢固始县的原因之一。
走进固始县会发现,这里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水是清的,没有散不尽的雾霾,也没有遍地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景象,让人很想小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固始人的生活,尝尝这里的 美食 ,游玩这里的风景等。 固始县不是著名 旅游 胜地,却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景,像西九华山、华阳湖、妙高寺、陈氏将军祠、安山、华夏根亲文化园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景点。
在固始县众多风景名胜当中,最著名的是西九华山。 西九华山集“茶、竹、禅”为一体,观赏面积达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其中不乏原始森林 。万亩茶园、森林、竹海、峡谷、瀑布、湖泊等,散落在景区各处,就像是闪亮的星星一般,熠熠生辉,山水相融,天人合一,美不胜收。 妙高寺 便坐落于山上,这座千年古寺,建于唐,兴于明清,经过漫长岁月洗衣,越发古老,韵味十足,让人流连忘返。
最后,固始县,河南人口第一大县,节奏缓慢物价低,空气清新污染小,风景美丽环境好,相信它的未来一定会美如画卷。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各个地方的饮食差异大,觉得所在的地方好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由于中国国土范围非常广阔,民族也很众多,因此各个地方的饮食会多种多样。不同地方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大,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道非常特色的美食,小编所在的地方就有几道美食,非常的有特色而且美味,比如固始鹅块、固始热干面以及固始炒鸡蛋等。
首先固始鹅块是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而且只有在固始县才有最正宗的做法。固始鹅块吃起来咸辣鲜香,在做的时候有许多独门的做法。首先要将整只鹅都清水下锅,什么调料都不要放。水煮开的时候在水微沸的时候,把火转为小火,慢慢用清水炖上两到三个小时,注意在炖的时候不用放任何的调料,直接用小火炖熟,如果用大火炖,那么肉就会发柴。在炖鹅肉的期间可以熬鹅油,然后姜、葱、辣椒切成小段。将炖好的鹅块捞出,把毛摘干净,然后剁成大块儿放在一边,备用汤也先不要倒,留着备用。将熬好的鹅油热锅凉油,放入姜丝进行爆香,然后再放入辣椒,可以在锅边淋上一点菜籽油,这样汤会更加的黄亮。把鹅块翻炒几下,就可以倒入熬好的鹅汤,然后放入调味料。最后可以单独准备一个锅底,放入干豆腐,把备用的汤倒进锅中,撒上葱段和自己喜欢吃的各种涮菜就可以吃了。
其次,固始县的热干面也不同于武汉的热干面,虽然与武汉的热干面非常相似,但是也有自己的特色口味。固始县做的热干面的时候口味非常的独特,可以算是自成一派,在用水煮面的时候,对火候非常讲究。在煮好面之后沥干水,然后再配料。固始县的热干面一般会放辣椒油,鸡精,鸡汤、葱姜、鲜辣味粉、芝麻酱、榨菜丁等十几种调料,然后搅拌在一起。豆芽是其中的灵魂,再加上一点香菜,荆芥或者是葱,如果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一点辣椒油。口味非常的独特和好吃,而且与传统的武汉热干面也有非常大的区别。
最后是固始炒鸡蛋,虽然做法与其他地方的做法都一样,都是把油烧热之后直接把鸡蛋倒进其中,打散煎熟就可以了。但是因为固始的鸡蛋与其他地方的鸡蛋有非常大的不同,固始的鸡蛋由于都是走地鸡产出的,所以鸡蛋的营养含量更高,煎出来的鸡蛋会更黄更香。况且,固始鸡蛋也是固始县特色的农产品。
固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西九华山
西九华山位于河南固始县东南境,属大别山脉中段,为国家A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著名景点有豫南名寺、妙高禅寺、 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
2、安山森林公园
安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泉河铺乡境内,安山又称长山、东大山。公园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主峰浮光峰海拔419.4米,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异常丰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
3、华阳大佛山
华阳大佛山又名曹家寨山,位于河南固始县最南端,大别山北麓,海拔1025.6米。这里群山林立,峻秀奇伟,泉水旺盛,共有大小瀑布深潭50余处。两座高山平湖——华阳湖、天鹅湖似两颗璀灿明珠镶嵌于群山之间,美不胜收。
4、固始秀水公园
秀水公园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区西南部,靠近固始县政府,是豫东南屈指可数的城区公园之一。
秀水公园始建于1997年3月,1998年12月试开园,占地518亩,以“山、水、名、古”为四大主题。后一直在修建完善中,为固始城区百姓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之一。
5、固始根亲文化园
固始古为番、蓼、蒋等国,建县有近2000年历史,东汉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开国元勋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由此得名,并沿袭至今。
固始根亲文化园位于县城南行政新区内,西南起始于国道312线与蓼城大道交叉口,东北至成功大道与九华山路交叉口,沿郑小河扇状分部,河道全长2.5公里。
我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大移民中,向东南沿海、向东南亚的移民浪潮的起始源头即为固始,因而固始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称。
固始可有什么旅游景点?
西九华山风景区
西九华山风景区位于陈淋子镇境内,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旅游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西九华已开放迎宾的景区有禅文化景区、茶文化景区、竹文化景区、民俗体验区、山水游览区,以及旅游服务区,其中的“长江河漂流项目”为中原第一漂。
陈氏将军祠
陈氏将军祠位于陈集乡境内,唐天宝年间所建,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该祠坐北朝南,占地800平方米,有房屋26间。三行青石铺路,庭院随迁而高。正常带廊,有石阶、石柱、石楹。石狮、石象、石鼓玲珑剔透。
祠堂内外有楹联匾额“开闽数十年烽烟无惊称乐土,建漳千百载香火不绝祀将军”、“威震闽粤,尘静东南”等。祠门外是一湾池水,唤作“月牙塘”,现存水面10余亩,月牙塘东南角是陈氏“七星拱月”祖墓地。海外及漳州等地不断组团来人到此祭祀祖根。
妙高寺
妙高寺坐落在陈淋子镇西九华山,始建于唐初,盛于明清。占地22000亩(包括耕地)。原房99间半,由山门、东西耳房、大雄宝殿明三暗五、地藏王府、配殿等建筑组成,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曾吸引无数高僧鸿儒、大心居士、十方长者、善信人等前来潜行研佛。
安山森林公园
安山森林公园位于城区东北20公里,属豫皖两省结合部的安(阳)山境内,海拔419米,方圆45平方公里,为国家3A级景区。公园内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享受自然的理想胜地。
华阳大佛山旅游风景区
华阳山又称大佛山,因山体形似卧佛而得名。这里不但山高林密,风景奇特,而且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有建于东汉时的“观音洞”庙,隋唐时期固始蔡氏家祠“蔡子庙”,充满神话的张爷庙。
有历史名宦遗迹邓岭花门楼、锁口圣旨楼、蔡家楼;有著名姓氏大户兴建的家祠,如王佛堂、段家祠堂、钱氏宗祠;还有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固始县政府旧址等等。大佛山景区还有六叠瀑布白龙瀑布,碧波荡漾的天鹅湖、华阳湖。
固始县景点
固始县景点有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安山森林公园、秀水公园、华阳湖景区、固始白鹭园等。
1、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
2、安山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避暑、休闲、民俗和寻根兼备的森林公园。安山森林公园公园内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享受自然的理想胜地。
3、秀水公园:位于县城中心区域,环境优雅,交通方便,东大门气势恢弘,八卦亭灵秀飞动,飞虹桥七彩卧波,牡丹亭翘首飞檐。程控喷泉、南北湖、月季园、百果园、S型花架、儿童乐园、国防教育园星罗棋布。
4、华阳湖景区:因其承蓄华阳大佛山下夏河湾溪流而得名,华阳湖水质清澈香甜,湖深鱼肥,周围群山环抱。华阳大佛山、卧佛山、核桃尖山分布四周,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5、固始白鹭园:是我国淮河以南内陆平原上罕见的水禽栖息、繁殖地,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为主,鹭鸟类达3万多只。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
历史沿革 天等县地图
天等在秦朝时为象郡辖地。汉武帝起至唐代,属郁林郡。
宋朝时,县境内置龙英、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属广南西路邕州横山寨,余属邕州太平寨。
元朝时,龙英峒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峒改置结安州、佶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余各州沿袭。向武、都康州属邕州田州路,上映州属镇安路,余各州属太平路。
明朝时,废上怀恩州,余各土州沿袭。
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为向都县。龙茗、镇结县属镇南道,向都县属田南道。
解放初,镇结、龙茗、向都三县分属武鸣、龙州、百色地区。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9月,镇向县又与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县治添等镇。1957年4月,改名为天等县,添等镇亦改称天等镇。1958年12月,天等、大新县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1959年5月撤消龙茗县,恢复天等、大新县,属南宁专区(1970年改为南宁地区)至今。解放以来县境内辖地变化的有:镇结县大隆区划给平果县,都结区划给隆安县;全茗区划给大新县,甘茶区划给田东县。平果县杰流、天南、品力、孟养4乡和隆安县茴梨乡划给天等县。
行政区划 天等县天等县政区沿革源自宋代。宋属广机西路邕州横山寨和太平寨。元属邕州田州路、镇安路和太平路。明直隶广西布政司田州府、思恩府和太平府。清属左江道镇安府和太平恩顺道太平府。
1916 年置龙茗县、镇结县和向都县。 1951年 6月,置镇向县和龙茗县。同年9月,镇向、龙茗并为镇都县, 1957年 改名为天等县。 1958年 ,天等、大新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 1959年 撤销龙茗县,恢复天等、大新县,天等县属南宁地区。 2003年 南宁地区撤地建市,天等县属崇左市。
天等县辖4个镇、10个乡:天等镇、龙茗镇、进结镇、向都镇、都康乡、宁干乡、驮堪乡、福新乡、东平乡、进远乡、上映乡、把荷乡、小山乡。
地理地理位置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公里,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9公里。
地形 天等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7.4%。
气候 天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年平气温20℃。年均降水量1429毫米以上,年均无霜期340天。
资源矿产资源 地下矿藏有锰、磷、铅、铁、铀、金、重晶石、红梯矿、硫磺等10种。锰矿储量涉及东平、宁干、把荷、向都、上映、福新、驮堪等7个乡镇,氧化锰储量达3000万吨(含碳酸锰储量),其中仅东平矿区已探明氧化锰就有1620万吨,且大部分可露天开采,易采易选品位在28度以上,低磷低铁,是全国冶金用锰基地之一。磷矿分布在向都、把荷、宁干三个乡镇,已探明储量759万吨,含磷24.5%,有中型矿库2处,小型矿库1处。
天等县水资源 天等县六条主要河溪径流的补给,主要仰赖于大气降水。年平均径流深度为658.8毫米,径流系数为0.3至0.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3亿立方米。县内径流年内分配不均,5月至9月比较集中,约占全年的75%左右,枯水年春旱特别严重。境内岩溶地貌占77.4%,地表河溪少,多年平均降水量虽不少,但降水大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山高水深的局面,特别是进结、驮堪等乡镇的石山地区,水资源尤为缺乏。
电气资源 天等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644立千瓦(包括借大新县稔底建电站可开发量7200千瓦在内),1985年已装机9004.9千瓦(包括稔底电站已装机4800千瓦在内),尚可开发利用7639千瓦。
土地资源 天等县土地总面积为3263179亩,1980年有耕地393137亩,占总面积12%,其中水田201785,旱地191352亩;园地7655亩,占0.2%;林地664419亩(1974年林业普查数),占20.4%;疏林地115750亩,占3.6%;牧地499190亩,占15.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1510。
经济2007年以来,天等县坚持工业主导战略,突出抓好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园区经济和民营经济四大“工业板块”,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迅速,工业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一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95.47%。
一壮大支柱产业 。该县立足本地资源,着力壮大“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一黑”即锰矿产业,该县继续着重抓好锰矿加工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加工项目,打造锰产业集群。“一白”即蔗糖产业,该县继续实行“项目跟着甘蔗走”政策,力争入厂原料蔗突破42万吨,加快俊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日榨4000吨技改项目二期工程和末端水处理项目建设,走循环经济道路。一季度这两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9303万元,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为88.26%。
二扶持特色产业 。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极具天等本地特色的“五味”农业实现产业化和工业化,重点扶持辣椒加工龙头企业,以天等指天椒节为载体,通过项目洽谈及环境投资推介会,加大辣椒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该县在指天椒节上成功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同时,鼓励加工企业充分发挥天等辣文化传统优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开发指天椒系列产品。目前,全县共有辣椒加工企业9家,产品畅销大江南北。
天等县三提速园区经济 。统筹园区经济发展,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南轻工业加工区、东平乡锰矿加工区和特色工业园区“两区一园”的建设,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把工业园区作为低成本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一季度该县的“两区一园”共引进项目11个,资金总额3.38亿元,33个企业正申请入园区,园区经济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新高地和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发展民营经济 。该县积极启用民间资本,筹集民间资金,推动全民创业,出台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天等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和吸引区内外以及周边县市的创业人士到天等置业,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该县新引进针织、首饰、机械等民营企业20多家,有力地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跳跃式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上半年,天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776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529元,同比增长18%。
面积人口天等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公里。全县总面积323.88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76.76万亩,占85.48%,耕地面积38.56万亩,占11.93%,人均耕地面积0.97亩。2000年末,全县人口总数40.16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98.83%,汉、瑶、苗三个民族人口占1.17%。
交通县城距南昆铁路隆安站87公里、田东站80公里,距湘桂铁路崇左站120公里,距中越边界凭祥口岸和龙州水口口岸不足200公里。主要公路交通干线有天等――大新——南宁180公里二级公路,天等――大新——崇左116公里二级公路,天等――田东80公里三级油路。
旅游境内有风景名胜30多处,较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县城附近的丽川独秀峰、得月楼、派替湖、龙蟠山;龙茗的八仙山、观音山、向都的万福山、百感岩;上映的仙桥。溶洞有天等的安宁洞、百灵岩,向都的百感通天岩、清风岩,都康的清音洞,把荷的观音岩。
天等县狮山银湖 即天等那利水库,位于县城西部的宁干乡那利屯,离县城有20公里,是天等县重点中型水库。水库属分叉型丘陵水库,库内弯叉多,水带狭长。库内有1个半1岛、1个孤岛、1座交通水泥桥、1口泉池,库尾连线广西唯一蚬木大林场——九十九岭林场的第一岭。一年四季,库区鸟语花香,曲水通幽,水面宽阔,风光景色独特,环境幽雅。
龙角小天池 位于天等县天等镇仕民村龙角屯后面的高山之中,水温冬暖夏凉,四季宜人。水位平稳,历年大旱不干涸,久雨不外溢,水位升降仅一米左右,池水清澈碧绿。周围全是石山,天池有四奇:一水源奇;二池中的鱼奇;三形成奇;四储水量奇。
万福寺 位于天等县向都镇北郊1公里处,该山孤峰挺拔,圆如卓锥,高约60米,腰径约50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山上洞口建万福寺,洞下层建文武庙、供奉孔夫子、关公、岳飞几位历史人物。洞前石壁上用蚬木架一天桥,经300余年仍相当坚固。洞壁上有多处石刻。
百感岩 位于向都街东北2公里处,洞内有大小洞穴数十,钟乳遍布,枯榕江自南向北穿过洞底,景色壮观,为溶洞之首, <徐霞客游记>载:"此洞外险中闷,既穿历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后,以通奇汇众,流于底而不觉,幽明两涵,水陆济美,通之则翻出烟云,塞之则别成天地。西来第一,无以勿也民间有侬智高据洞驻兵的传说。
江海崖葬景观 有方棺、圆棺各1副,内有人骨;那砚山崖葬有圆筒棺2副,经鉴定为宋代崖葬;呈屯崖葬有圆筒棺17副,为宋至明代崖葬;龙念山崖葬有圆棺近20副,经鉴定为宋至明代崖葬;兰屯崖葬有5副员棺材,鉴定为宋至明代岩葬。
赵墓 1975年2月24日出土。赵是龙英州第15任土官、奉训大夫军功钦赐蟒玉加四品服色世袭知州赵彦麟之世玄孙。清乾隆七年(1742年)死,葬于今龙苟进宁村百六屯边。墓穴深入地下1.4米,周围夯20厘米厚的三合土层。墓室用青砖砌成,尸体用椁相套下葬。椁长270厘米,宽、高各95厘米,板厚10厘米棺长215厘米,高、宽各60厘米,板厚7厘米,外层用6层油麻布包裹。椁棺之间塞满松香及生石灰。尸体包13层绫绸缎衣服。出土时,尸体已在地下埋葬233年,但仍完好无缺,皮肤尚有弹性,椁棺也完整无损。尸体仍在广西医学院,衣物现存广西博物馆。
天等崖画 位于县城西北化隆乡荣华村那砚山南面石壁上,距县城4.8公里。画面所在石壁呈岩厦状,崖画即绘于岩洞及隙内灰**的骑马人、牵马人、马、狗和一组符号图象构成。
天等县崖画分4组,既有纤细简单的线条,又有粗犷浑厚的笔调,既有排列整齐的图象,也有规格不一的画面,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独秀峰 位于城东一公里处,由丽川独秀峰和丽川河组成,是天等县比较有特色的景区,是南宁地区的八大美景之一。秀峰麓下丽川河水,五拱古桥。古桥上游拦河坝,水从坝上飞泻,水花飞溅,形如瀑布。峰顶建有六角亭,气势恢宏。河岸树木葱郁,宛如一条盘龙向前奔腾。四周群峰环抱,青山浴水。难怪<杜鹃声声>影片选此拍摄处景。二战时期,红二纵到此打土豪、筹军响,是革命纪念胜地。
特产天等指天椒 果小朝天,肉厚、色泽鲜红,辣叶十足,醇香浓郁,品质独特,曾荣获1983年国家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的称号,被誉为“天下第一辣”而名扬海内外。
天等大肉姜 是广西名优的传统产品之一,姜块肥大,肉质细嫩、品味香辣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天等苦丁茶 天等县种植苦丁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有面积已达5千多亩,年产鲜茶450多吨,可加工制成高品位优质的球形、花形、条形等品种共100多吨。
天等荞头 天等荞头是广西名优土特产品之一。该产品香脆、淡辣,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帮助消化之功效。
天等茴油 产于天等“四城岭”、“九九岭”的八角茴油,茴油度数高、品质优,早在建国前就一直驰名中外。
天等八角 天等生产的八角在建国前就已闻名港澳。天等县现有八角林9.8万亩,年生产鲜果6千多吨,折干果约2千吨左右。
天等猫豆 天等猫豆是天等传统的土特农产品。目前天等县年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年产量1.4万吨,收获季节为10~12月份。
特色小吃吉劳(又称集劳或吉烙) 几乎每个天等人都知道这种天等本地的小吃(最出名当属丽川集劳),虽然在其它地方也有类似的食品但经对没有天等这样家喻户晓。用面粉 水和成稀糊状,然后先用专用的圆花边吉劳模具盛上薄薄一层面糊,再放一层韭菜馅或酸菜馅或是一些荤菜(只要想吃什么馅都可以放),在放好馅料后再将涂一层薄薄的面糊。下油锅炸到金**为宜,这里捞起滴油后就可以入口食之,想吃软的或脆的都可以加减油炸的时间来控制。这种小吃制作方便,好吃耐饿。如同北方的饺子一样在天等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本地小吃。
天等县猪肠糕 猪肠糕是天等县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由于它味香可口,多吃不腻,且很耐饱,因而深受天等人的喜爱。
猪肠糕有两种吃法:一是把煮熟的猪肠糕剪成一小节一小节放在碗里,用手抓着吃或用筷子夹着吃;二是将煮熟的猪肠糕整条放到锅里煎,煎到肠皮光滑油亮时就捞上来剪成小节吃。如果想吃辣的、酸的、咸的、甜的,可调点辣椒水、米醋水、酱油水、糖水等,再加点香油和香菜味道更妙。
把荷鱼丸 天等县把荷鱼丸,是地道的地方风味小吃,汤煮、酥炸、煎蒸均可,韧而不硬,营养丰富,没有腥臭味,清爽不腻,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
把荷鱼丸选用垌列河的鲤鱼为原料,把荷鱼丸即做即吃,可与鱼头、猪肠粉、腐竹、水豆腐、银耳、香菇、酸笋和南瓜花等煮汤,风味独特,十分可口,多吃不腻,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亦可将鱼丸隔水蒸熟后,与姜丝、葱末、西红柿和香油等做成的卤汁拌匀吃,令人食欲大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