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街边的鲁菜馆子越来越少了?
鲁菜食材有讲究,
煎炒烹炸慢火蒸;
溜滑爆香需人工。
做工精细细火候,
真材实料成本丰。
厨艺三年二把刀。
当今效益见效快,
街头烧烤大排档,
青菜摸酱十几块。
半两肉串好几元;
火锅汤料万具备,
各种食材放锅中;
省时省力利润大。
红红火火聚财通,
对比鲁菜败下风!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样的馆子才是鲁菜馆子?
鲁菜位居八大菜系之首,主要的构成是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博山菜,目前依然是山东各地的主流菜系,很多的餐馆依然在经营鲁菜。
至于说鲁菜馆子越来越少,其实是有点以讹传讹。时代在发展,客群在改变,口味在丰富,综合体在增多,一些川菜、湘菜、淮扬菜、东北菜、特色单品菜等在山东各地开门纳客,这是 社会 潮流的必然,也是对山东餐饮市场的丰富和补充。
不要以为只有九转大肠、滑炒里脊丝、爆炒腰花、糖醋鲤鱼、趴肘子等才是鲁菜,以青岛、烟台为代表的胶东海鲜菜,以济南、博山为代表的鲁中菜,以孔府菜为代表的高档私家菜,以及各地的风味特色菜,如临沂炒鸡、枣庄辣子鸡、单县羊汤肉、潍坊肉火烧、朝天锅等等都属于鲁菜的范畴,怎么鲁菜会越来越少哪?山东人的婚丧嫁娶,宴客亲朋,家人团聚,哪家吃的不是鲁菜?
不要因为综合体和街面上有了一些外省和国外特色的餐饮店,就说鲁菜越来越少,毕竟这部分菜品不是主流。
我在外省和外地工作生活几十年,确实很少见到鲁菜馆,到是见过满大街的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即使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纯鲁菜馆也很少,都是走融合菜路子,这值得深思。
鲁人懒,不思进!这个懒是指思想上的懒,不是说鲁人不勤劳。山东人在外经商开饭店的特别少,主要是心理上感觉麻烦,不愿意做这行,这是市面鲁菜馆少的原因之一。
鲁菜烦。烦特别指鲁菜做法烦琐。做纯正鲁菜要求用高汤海鲜调味,对食材新鲜度要求高,讲究火候,吃个脆嫩鲜!制作太烦琐,厨师不愿意做。现在做纯鲁菜的饭店也就北京的几个高级饭店了,一般人吃不到。
味精的出现让鲁菜失去了地位。鲁菜的鲜是天然鲜,海味鲜。在今天的厨师面前这都不是事,一勺子味精解决问题。味精的出现让鲁菜渐渐失去了鲜的优势,这也是一大原因。
鲁菜不求进展,制作不精细,不出新菜。我吃过淮扬菜的肉丸子,也吃过鲁菜的四喜丸子。淮扬菜细腻滑嫩口感好,鲁菜丸子口感粗糙,这就是鲁菜厨师的技术不行啊!这几年粤菜、湘菜、川有不断推出新品种,一说鲁菜就是九转大肠、葱烧海参、油爆双脆,这几个菜折腾来折腾去,没有新菜品输入,怎么能不落没?
鲁菜的没落是一定的,这是时代进步的原因,这也和山东人性格有关,山东人好躺在过去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性格上又自大,这些都是局限性。
我是山东人,所以敢说,我也承认,这些缺点我都有!
因为鲁菜制做过于讲究,鲁菜厨师越来越少,再加上现在开饭店的人急功近利,还有生活的快节奏也影响了吃大菜的人数一一
好的贵的吃不起
除了饺子,山东能上台面的菜还真不多!
小民钱不多。
现在走到哪里都吃不到正宗的风味菜全让乱炖给搅和了,想吃只能自己做了。
因为鲁菜属于官府菜,制作考究原料昂贵,不适合街边小馆,所以现在越多的川湘菜,散布在全国大街小巷,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消费倾向还是大众化。
时代变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