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资讯 >

中外合资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外合资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榆县是全省的绿色食品基地县和全国的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农村人均占有耕地居全省之首。几年来,我县农业坚持走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路子,特别是绿色食品的产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设绿色食品谷子产业化是我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一是提高我县推广绿色、优质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我县的杂粮杂豆面积较大,许多品种是民间的流传品种,已经严重退化,优质新品种的更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提高我县农民科技种田,提高农业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建设能改善我县农民科技种田的水平,用科技来带动我县农业的发展。

三是保证我县绿色食品基地高产稳产的需求。我县的绿色食品基地产量低而不稳,时常发生产品供应中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影响了我县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必须建设高产稳产的绿色食品基地来满足生产加工需要。

四是提高绿色食品谷子的种植加工产业化的需求。我县的小米因出众的品质在全国市场比较受欢迎,小米的需求量较大,但我县的绿色食品基地的面积有限,小米的产量不能满足企业加工与销售的增长。

五是提高绿色食品小米的加工品质的需要。优质的农产品必须有优质的加工机械,才能创造出优质产品。县内的加工机械均为八九十年代的产品,加工落后,影响了绿色食品小米的品质。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通榆县于2001年有七个品牌的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其中包括:榆香公司的“瀚海珠”牌绿豆、荞麦、红小豆、葵花仁、黑瓜籽;金谷银杏种品有限公司的“向海”牌小米;三家子畜牧场的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的同时也被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心上七种绿色食品之中属A级绿色食品“向海牌”小米的销量最好,产品供不应求。项目生产基地为八面乡,当地农民种植谷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有种植谷子的习惯,而且八面乡的土质较好,适合做为绿色食品谷子的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的农民素质较好,经过培训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绿色食品谷子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

当地饲养的牲畜较多,能够提供出大量优质的粪肥,并且农民的化肥投入量较低。2005年接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的大气、土壤、水等指标的环检,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可以作为绿色食品谷子的生产基地。

不知道有没有点帮助!

农业绿色产业链包括

近几年青年返乡创业成为了一种风潮,但大多数献身农业的有志青年都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更多的是凭着对农业产业的一腔热血,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仅仅依靠的是长辈的经验和自行探索。

在缺乏农业技术与农产品加工技术的专业训练下,种植的农产品品质往往良莠不齐,无法卖到好价钱,甚至有的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索性打起?苦情牌?。有的迫不得已把卖不出去的蔬菜水果加工成副产品,但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小型作坊加工,其食品安全性及合法性,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在踏进农业产业之前,必须认真思考的议题!

一、 从事农产品加工以前,一定要了解如何种植作物

简单的从事农业梦想,你可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产季遇上农业缺工,花钱也找不到人帮忙采收,即使找到了,成本有太高;收购的蔬菜水果大小、品质不一、或是出现病虫害等,提高了加工的成本及食安风险。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民无法提供足够的蔬菜水果进行加工,导致延迟出货的状况。

除了规划在不同的产区订立收购合同,让鸡蛋不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之外,必要的时候还得与农民协商,适当调整产期降低灾损风险。

想要帮助农民,不单只是收购他们的农作物就能解决问题,协助生产才是实现互惠互利和持续发展的模式。而自产自销的小农业者,更应该随时关心当地政府的各项农业补贴,同时应该加强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只有你懂得了如何种植农作物,才能彻底了解农作物的习性,从而为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认识食品标示及加工登记法规

近年来流行各种原始或者古方的美味,除了美味之外,生产作业环境是否经得起食品法规的检验?从事食品加工的从业者,都必须遵守食品标识法规: 包装上必须详细列出产品的原料、成分、添加物质、保存期限、热量及营养标示等。特别是以网络作为主要销售渠道、或者自产自销的小农品牌,更应该注意正确的食品标示,一旦食品发生劣化、产生安全问题时,才能针对商品的制造过程,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

自己从事食品生产的农民朋友,当产量达一定规模时,就必须向相关部门申请《小作坊食品加工许可证》,有了国家的许可,才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许多所谓的古方生产,其安全性只是建立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赖关系上。

产品的加工环境、烹饪流程、作坊的清洁度、设备、与包装材料等,是否符合合理的规范,有无食品安全问题?现今在管理与监督上仍然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从事加工的人员,最好能穿着手套,戴上帽子及口罩,避免食物受到污染)自产自销的小作坊生产,应该积极地建立自主管理规范及系统,如此一来不但能提高农产品品牌信赖度,也能同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所以了解食品标示法规,才是维持品牌形象最具体有效的策略。

三、拒绝煽情文案,透明产销记录才能持续发展

许多主打直接和农民购买的鲜果品牌,大多数只以口头约定方式与不同的农民订立收购事项。而在广告商品时,由于没有公开透明的进出货记录,只能用煽情的文案诉诸故事行销,消费者根本无法追踪原料的来源及生产过程。

有许多销售者强调绿色无污染种植,却无法提供检验证明。若能提供每一批原料的生产溯源,既能增加与消费者的信赖感,鼓励消费者支持小农生产;同时让产销透明化,还能真正杜绝经销商的恶意压榨行为。

四、正确的农业科学观念

常常看到许多农创产品标榜有机才是无毒的理念。所谓的无毒蔬菜水果,指的是没有健康问题的农产品。但其实不只是有机耕种的才是安全的,只要是遵守安全农业操作规范生产的蔬菜水果,都是无毒农产品。

其实?农药零检出?与有机种植没有绝对的关系。换言之,有机转型期、或是有机田地附近有惯性的种植方式,即使农民使用有机种植,其生产的作物仍然有机会被验出农药残留。

农产业的投入门槛固然低,但牵涉层面非常广,从生产、收获、加工后贮藏,到销售及物流都是不一样的高深学问。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建立小农品牌不困难,但如何持续发展和经营,从而真正解决农民的产销问题,这四个问题,你一定要考虑清楚!

农业绿色产业链包括绿色农业融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以农、林、牧、渔业为主体,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为外延,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我们一般将 "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绿色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环保产业,同时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护的弱质产业。

绿色食品是在质量标准控制下生产的,其认证除要求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使用外,还对产品内在质量、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有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说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到产后的加工、管理、贮运、包装、销售的全过程都是靠监控实现的。

因此,绿色食品较之其他农产品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安全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5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