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疫病的防治方法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5 23:55:35
西葫芦疫病主要危害嫩茎、嫩叶和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西葫芦疫病怎么防治?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侵染引起。
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通过风雨、灌溉水传播,植株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气流传播再侵染。
该病在平均气温18℃开始发病,发病适温28~30℃,在此期间若遇多雨季节则发病重,大雨后暴晴最易诱发此病流行。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4~5月为发病盛期,华北地区7~8月为发病盛期。
连作地、排水不良、浇水过多、施用未腐熟栏肥、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较重。
防治要点①实行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深沟高畦种植,施用充分腐熟有机栏肥。
②种子处理:可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催芽。
③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块,注意控制浇水次数,雨后及时排水,加强通风换气,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④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69%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剂3 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news/1_65746038.html